《性别视域下的中国本土职场小说批评》:
当文学生产过程中的“热身运动”阶段完成后,出版商会精心组织写手们进行文学生产,这种“组织”既体现在出版商对写手的写作直接建议,也体现在发动读者通过网络参与对写作者的后续写作施加影响。当产品最终出炉后,包装、宣传、炒作便接踵而至,某些写手甚至如同演艺明星般,被包装、打造成了“作家偶像”(如“80后”韩寒、郭敬明等),而读者也随之“粉丝化”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粉丝经济”有力地推进了产品的市场价值。当文学产品的预热、生产、销售成功后,它会由完善的生产链迈人完善的产业链。较之物质产品,文化产品的初始成本高而再生产成本低,故传播比生产能够带给投资者更厚实的回报,这种传播不仅包括量的传播,也包括文学产业朝电影、电视、戏剧、游戏软件等其他文化产业领域的介入:一部分知名文学作品被改编、拍摄成话剧、影视作品以及被制作成游戏软件,从而达到文学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以上诸生产环节紧密耦合,使得消费主义语境下的文学生产能够实现高额经济利润。
职场小说在当代制造的轰动效果,除了源于其内容、创作者与某一类型的社会文化消费心理发生共鸣外,最关键因素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的商业运营模式。当今社会,艺术创作已被视为一种独特的物质生产,在物质性生产行业里,顾客是上帝;在文学生产中,读者接受什么及怎样接受反作用于创作,是影响文学生产的重要的“读者因素”,尤其当文学生产被纳入消费、利润制造的链条时,读者们的反作用力空前强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