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小说史》:
1980年代,朋斯克迎来了创作的第二个春天。他蓄积和压抑10年之久的悲愤,冲决一切束缚喷发出来。朋斯克这一阶段的小说汇入“伤痕文学”大潮,出色地感应了社会脉搏的跳动,扣合了时代的主旋律,传递了人民的渴望之情。在小说《长夜》中,朋斯克以细腻而深刻的笔触,通过牧民萨格德尔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惨遭迫害的情景,控诉了10年浩劫带给内蒙古人民的灾难和创痛。这部作品形象地描写、再现了10年“文革”带给蒙古族人民精神上、生活上、肉体上造成的戕害。这一时期,朋斯克还出版有短篇小说集《桃汛时节》。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朋斯克在改革大潮的推进中,将艺术触角不断伸向新的领域,《“巴拉干仓”下乡记》《牧人之家》《十二年以后》《奶食品的轶事》等多篇小说,不仅呈现出题材开拓和深化的鲜明轨迹,而且也加深了探求人的内心世界的力度。朋斯克新时期的小说和其他同代比较注重在小说创作中倾吐情愫、着力表现生活冲突的作家相比,他的不同之处在于善于选材,抓住人们关心的热点,与社会心态和时代前进的节奏同步,特别是以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感应以及率直的现实反映而震撼着读者的心灵。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结集出版了朋斯克的中.短篇小说集《金色兴安岭》,收入有朋斯克1950年代到1980年代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16篇。1987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在“内蒙古当代文学丛书”中选编出版有《朋斯克中短篇小说选》;2008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推出《朋斯克文集》(1~3卷),集中展示了朋斯克在小说的艺术追求。
《金色兴安岭》是朋斯克最负盛名且最能代表他艺术风格的中、短篇小说集。其中的许多篇什,都以内蒙古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为背景,再现了草原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奋斗的足迹,反映出内蒙古草原的巨变。中篇小说《金色兴安岭》是朋斯克早期的代表作。作品以充满激情的笔致,再现了新中国诞生之际内蒙古人民为迎接胜利而浴血奋战的历史画面。小说描写了一支内蒙古骑兵部队,在兴安岭支脉——乌珠穆沁山区追捕围剿流窜的国民党残余部队的战斗场面,表现了骑兵战士机智勇敢的战斗作风,不畏艰苦的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革命精神。《风雪灰腾山》《伙伴》讴歌了内蒙古人民在翻身解放,成为草原的主人后,所焕发出的改造山河的冲天干劲。《长夜》《“巴拉干仓”下乡记》则是“文革”10年浩劫后,作者以沉郁而悲愤之情,描写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带给内蒙古人民的劫难,以及劫后草原的新生活。这些激荡着沸腾人心的生活画面,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内蒙古大地从新生到兴盛,由遭劫到复苏的生活轨迹。朋斯克笔下这些展示草原人民丰富多彩生活的作品,像广袤无垠的草原深处的花草,以它们清香、活脱、新鲜的气息吸引着读者,并为自治区小说创作提供了良好的艺术范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