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温州杂剧”的产生年代
据《草木子》与《南词叙录》记载“温州杂剧”应是最早问世的南宋戏文。它的产生年代有两说:《猥谈》谓“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1127年)”;《南词叙录》说“始于宋光宗朝(绍熙11901194)”。倘以南宋初年为温州杂剧产生的上限,以宋光宗朝绍熙为下限,则两者相隔约为六十多年。关于温州杂剧的产生年代,在没有出现新史料和可靠的推论之前,仍以古人所载为准。
南宋已经有戏文这一体制,可从由宋入元的周密、张炎的著作中,以及元人刘一清、钟嗣成、周德清的著述中得到证实。祝允明虽是明朝人,但他的叙记是目睹宋人旧牒而叙写的,其文献价值比元人更为可靠。《猥谈》所载禁演戏文的赵闳夫,据宋朝宗室世系推算,约在光宗绍熙前后(参见钱南扬《戏文概论》)。祝氏同时的徐文长可能知道这一文献,故《南词叙录》记述永嘉杂剧产生的时代时,采用了这一说法。
(三)“温州杂剧’’的形式
这里所指的形式,包括了“声腔的组成形式”与“舞台演出形式”两个方面。
1.声腔组成形式
《南词叙录》谓:“永嘉杂剧……其曲,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宋词的音乐水平大家比较熟悉,但是“里巷歌谣”究属怎样一类歌曲呢?由于徐氏说过“本无宫调”、“亦罕节奏”两句贬词,便产生种种对初期南戏声腔(以下简称“南腔”)的不正确的看法。有把初期南腔说成没有伴奏的干唱;有以为是“随心出腔”,“不能衡以音律节奏”的歌曲;并说“这种性质一直到明代中叶还保存着”。故欲把初期南腔形式描绘得恰当一些,不得不给“里巷歌谣”铨定一个真正的含义。因此,首先要探究《南词叙录》所载“本无宫调”、“亦罕节奏”的歌曲,到底指哪类歌曲,属哪一种剧本?只有这样,才能在探讨中不致产生无的放矢,徒滋纷扰的局面。
《南词叙录》第一、二条的“不叶宫调”、“本无宫调”的歌谣④,一指“始于宋光宗朝”的歌曲;一指“永嘉杂剧兴”的歌曲。以“始”、“兴”言,所指当属《赵贞女》、《王魁》一类初期戏文中的曲牌(详下)。据第三条记载,系指明《琵琶记》中的曲牌。据第四条记载,则指已经列入套曲的[黄莺儿]、[簇御林]、[画眉序]、[滴溜子]等类曲牌。我们要特别注意下面这样的情况,即徐文长所批评的“本无宫调”的歌曲,为什么牵连到“用清丽之词,洗作者之陋”(徐氏语)的,像《琵琶记》那样属南曲正宗的曲牌呢?为什么把高则诚的“不寻宫数调”说成是“安于浅近,大家胡说可也”呢?“大家胡说可也”比之于“畸农市女顺口可歌”差多少呢?为什么把《琵琶记》中的曲牌和“永嘉杂剧兴”时的曲牌看作同类歌曲呢?囫囵吞枣地把徐氏所说的从初期南戏到《琵琶记》时代的曲牌视同民间小唱,并据此对它们施以没有根据的推断,而不去寻究徐氏几个词语的确实含义,凡此种种都是久久弄不明白初期南腔真相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叙述温州杂剧的声腔组成形式时,应先澄清“宫调”、“大家胡说可也”、“随心令”等等的措辞问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