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诗学研究:民国诗词学文献珍本整理与研究》题目为“南社诗学研究”。南社作家逾千,其中既有新文学作家,又有旧体诗文的作家。南社作家所研究的诗歌,既有古体诗,亦有现代白话诗,甚至还有域外的诗歌,外在形式上区别明显。《南社诗学研究:民国诗词学文献珍本整理与研究》只对诗学著作中以文言书写、所论对象为古体诗的部分进行研究,这包括了以文言翻译的外国诗歌与日本汉诗。
笔者高平不揣冒昧,从事南社诗学的研究,探讨其性质特征,以问题为中心,澄清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期在鉴别比较中揭示南社诗学的基本内容、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本著作除绪论、结语与附录之诗学著作提要外,共有五章:第一章研究南社诗学与明末清初的幾复风流之关系。幾社、复社在政治上反对阉党统治与清政权,富有民族主义精神;诗学上继承明代前、后七子的思想,扬唐抑宋。南社主要领导人都生活在畿社、复社的主要活动区江浙一带,清末民初的反清革命浪潮使他们很容易接受幾社、复社的民族主义精神以及文学旨趣,在组织形式上,南社对幾复风流亦有所借鉴。第二章研究南社诗学与同光体之关系。南社内部按诗学倾向,大致可分为宗唐、宗宋两派。两派因为对待同光体诗人的态度不同而引起的唐宋诗之争,最终导致了南社的解体。本章重点分析了柳亚子对宋诗尤其是江西诗派的批判、对以宋诗派为主体的同光体诗人的讨伐,通过分析宋诗派代表陈三立的诗歌,揭示同光体诗歌的成就,并运用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解析柳亚子与同光体之争的实质,最后分析了宋诗派诗论最有特色之处以及由诗风之争引发的诗歌标准问题的探讨。第三章研究南社诗学与诗界革命之关系。首先对诗界革命的关键词进行辩证,其次指出南社虽因政治立场的不同而与梁启超等改良派最终分道扬幾,但诗歌创作及诗学思想上却深受其影响,并将诗界革命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同时对当代旧体诗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第四章研究南社诗学与域外诗学之关系。南社中许多重要诗人都有过留洋经历,域外诗学对其创作及诗学思想影响深刻。南社诗学对于西洋诗学的借鉴、学习,主要体现在新意境的开拓上,南社诸子的翻译实践与引进的诗学思想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贡献很大。南社诸子对于日本文学的态度主要体现在对近代日本汉诗的评点上,虽整体评价不高,但也能揭示出名章佳句的美妙之处,商榷之处体现出的心态颇值玩味。第五章研究南社诗学代表作家,分别讨论了陈去病的《诗学纲要》、黄节的《诗学》和姚鹓雏的相关著作,重点揭示其创新之处,并对其中部分观点进行商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