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懂儿童心理学:其实你可以更懂孩子》:
1—2岁:透过面部表情判断婴儿的想法
心理知识
婴儿有两种最基本的情绪反应: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时出现的愉快情绪,一般表现为笑;当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出现的不愉快情绪,一般表现为哭。婴儿的微笑意味着他的生理需求得到了很好的满足,而且周围的环境也是舒适的,他感受到了安全和温暖,这一切都让他觉得非常愉快。
众所周知,面部表情是人类内心想法的忠实呈现。它从人类本能出发,不受思想的控制,无法掩饰,也不能伪装。对父母来说,通过面部表情可以深入了解婴儿内心的真实想法。
心理故事
小娜已经12个月大了。有一天,妈妈发现她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总会盯着自己的表情,好像是在寻求指导。事实上,妈妈脸上鼓励的微笑或者是焦虑的皱眉,会给孩子提供不一样的信息。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妈妈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把一个新玩具放在小娜不远的地方,然后分别做出3个特定的面部表情:微笑,害怕,无所谓的态度。结果显示,孩子看到妈妈害怕的表情时,会爬着更快地奔向妈妈,并渴望得到更多身体上的接触;而当孩子看到妈妈其他两个表情,则没有激烈的情绪反应。
在这个观察中,妈妈发现小娜针对不同的面部表情作出了有选择性的、不同的反应。当妈妈做出正面的、鼓励性的表情时就会变得大胆;而做出害怕的表情时就会变得畏首畏尾。儿童的这种反应明显不是模仿父母,因为儿童也会根据父母的表情做出判断。
当孩子到12个月时,也会通过表情来表现自己的需求,比如宝宝瘪起小嘴,好像受了委屈似的,这很可能是要开哭的先兆,也是对成人有所要求的信号。这时,父母要细心观察,了解宝宝的要求,适时地去满足他们的需要,如喂奶、换尿布等。
心理指南
宝宝们虽然因为年龄的原因不会说话,但是他们还是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面部表情就是孩子和父母沟通的渠道。父母们一定要注意观察,那样才能更好地照料宝宝。
生活,很多宝宝会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来向爸爸妈妈展示内心世界。虽然年龄小,但是宝宝的需求颇多。可是由于无法用言语表达,所以他们只能通过表情来表现。父母要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宝宝们这些微表情的含义,了解宝宝的需求,给予细心周到的呵护。当宝宝出现以下的表情时,父母就要注意了。
(1)喊叫——烦恼。
不到1岁大的宝宝,在嘈杂的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干扰,但苦于口不能言,只好用大哭大闹来表达自己的烦恼。这时,父母可以带宝宝去安静的地方散步,或者给点好吃、好玩的东西让宝宝安静下来。
(2)皱眉头或大哭——不高兴。
如果宝宝皱着眉头或者大哭,还时不时地看看旁边发出声音的物体,说明他被噪音干扰了。这时,爸爸妈妈应该先降低噪音,然后再用缓慢、柔和的语调说话,从而让宝宝的情绪缓和下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