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诗的还乡:从《诗经》到新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279927
  • 作      者:
    段炳昌,张柠主编
  • 出 版 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诗的还乡:从<诗经>到新诗》中,诗歌评论家们抽丝剥茧,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李森的诗作在“全面复兴古典诗意语文”方向上的成功的努力。评论家们从“汉语性”、“现代性”、“词与物”等不同角度考察李森诗歌的诗意深度与文本背后隐藏的诗思。这对启示当代青年诗人的诗歌创作、陶冶大众人文情操有着深刻的意义。

展开
内容介绍
  《诗的还乡:从<诗经>到新诗》收录了沈奇、张曙光、臧棣、耿占春、敬文东、默默、张柠等著名诗人与诗歌评论家对李森诗集《屋宇》的解析与评论。《屋宇》是诗人李森试图在当代新诗中“全面复兴古典诗意语文”的一次成功的努力。在本书中,诸多评论家和学者从专擅领域出发,以不同的学术视角来测量李森诗意的深度与文本背后的秘密:从“汉语性”的角度分析李森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继承与创造性转换(沈奇、张曙光、夏可君、黄梵);从“现代性”的角度考察李森对现代世界进行迂回式批判的方式(敬文东、一行);从“词与物”的角度讨论李森诗歌恢复词与物原初关系的明确意识(臧棣),或摆脱现代诗反讽模式的独特意图(颜炼军);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论述李森诗歌中“意识的痛苦与无意识的乐趣”(耿占春),或体察李森诗歌的话语类型(张光昕)……这些学力深厚的评论文章,内容涉及李森诗歌的不同侧面,为读者走进李森所搭建的澄明的诗歌“屋宇”打开了一扇扇门。

展开
精彩书摘
  在“秋云”与“春水”之间
  ——李森诗歌艺术散论
  沈奇
  李森是一位才情较为丰厚的诗人。当代中国诗歌界,包括许多成名诗人在内,大多缺乏足够的才情,仅凭一得之见和一得之技艺,或者一得之“时势造英雄”的际遇,在那里不断重复他者或重复自己,终至模糊不清。李森的诗路历程,“谱系”清晰,风格鲜明,加之学者背景的支撑,其修远而坚实的创作理路,已然自成格局而不容忽视。由此,欣赏和研究李森的诗歌艺术,自会欣然于另一种语境和心境——没有“史”的影响和“潮”的干扰,只是如晤旧友般地面对一位自得而适的诗人和他的诗歌艺术,发出一些自得而洽的感想为是。
  一
  有二十多年写作历程的李森,一直随遇而安地“寂寞”于自得,不太过心于所谓“诗坛”的存在。无疑,这是一位以艺术为生活方式、以诗歌为生命礼遇的诗人。“他从容不迫,在诗中随手打开抒情的风景,随意打开抒情的岁月,率真,生动,自然,深沉。”
  然而毕竟,不屑为病态的当代“诗坛”写作的诗人,不等于就连荣誉的认领也同时放弃,何况还有诗友的瞩目殷殷切切——一向较为低调的李森,近年却连连高调出手,于2008年结集2009年出版《李森诗选》后,又接续于2012年出版近五年新作结集《屋宇》。厚重近五百页码的《李森诗选》,是诗人1988至2006近二十年诗歌作品的精选集,带有总结与回顾性质;《屋宇》则是诗人近五年间横逸旁出而刻意探求的一脉走向之得,风格大体统一而取向别有所专——一条横轴线,一条纵轴线,“李森诗歌”由此“谱系化”,期待可能的知己与识者的重新评价。
  读《李森诗选》,惊叹其早熟的心智与均衡的力道,似乎从一开始就出手不凡,而又始终不乏精彩,尤其是其诗思的澄明和语感的清通,以及对普泛事物的诗性“解读”,“解读”过程中知性的明澈与感性的幽敏,可谓与生俱来,让你分不清萌发与成熟的界限,一展开,就是秋云长天般的平远与清旷,潇潇洒洒,磊磊落落,而清朗有致。
  为此,李森在“出道”伊始就被苛刻的韩东“相中”,纳入“他们”诗派旗下,称其“有某种解构主义的色彩。但这种解构不同于对概念本身的解构,而是返回事物自身。李森有一种对具体事物的执著。有时他甚至走得更远,让自己位于事物成形之前的空虚之中。这使他的诗呈现了一种奇特的灵敏和类似于某种快感瞬间的真实。”而另一位“他们”诗人小海,则不无激赏地指认:“李森的诗歌一直给我冲淡从容、张弛有度、讲究意蕴的印象,很有一点中国诗人的风度和气派。”
  这些大体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知己之见,至今看来仍不失精辟。吊诡的是,身为“他们”诗派的诗人李森,并未因这一已然被当代诗歌史和文学史划归“先锋诗歌运动”代表流派的“门第”之“荣耀”所“塑身”, 而依然随遇而安地“寂寞”于秋云长天般的自得,乃至被诗人默默称之为“隐士”。
  其实李森的“寂寞”中从来不乏活跃,有如李森的自得中也从来不乏自信。在《李森诗选》“自序”文中,诗人从学理层面给出了一个夫子自道式的说法:“我的诗力求在隐喻的形而上和事物的形而下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关系,此可以说是一种隐喻的‘形而中’。”
  二十年后的一语道破天机,让所有欣赏与研究李森诗歌者豁然开朗,获得一把解读李森诗歌美学的入门钥匙。有意味的是,诗人为自己作完此一总结性的“正名”之后,却掉头他顾,跳脱“前先锋”的“历史虚位”,做了一次“华丽的转身”——“对生命之清晨的返回和颂赞”,而“一种更浑朴的诗终于来到他的笔下”,使“他的诗作一方面越来越具有古风,另一方面却并没有丧失当代性。”
  用“华丽”指称一向“清朗”的李森诗歌,实在有些悖谬,但若将“华丽”拆解为“高华”与“清丽”, 复以“古风”与“当代性”之兼容来看待他的新集《屋宇》,却也不违其大体风格取向。于是我们有了两个“李森”,两个风骨如一而“风韵”不同的李森诗歌——欣赏者自可各取所好,研究者却不得不面对立论的困惑:在“才情丰厚”所致之外,“前先锋”何以要转身“后古典”?
  而这,正是吸引笔者并为之此论的关键所在。
  二
  作为“他们”诗派的成员,作为横跨“第三代诗歌”“九十年代诗歌”和“新世纪诗歌”三段历程的实力诗人,李森前二十年的诗歌写作虽不失沉着与淡定,却也难以完全跳脱大的时代语境之潜在影响,在“高原”个我的潜沉修远中,也时有对“平原”之与时俱进的心理互动与美学互文,却又因性情使然,不能亦步亦趋随之“标出”,便也难免“落单”而复归“自得”。
  秋意本天成——无论是心境还是美感,李森这一抹未经繁华便早早淡远的“高原”之“秋云”,不得不一再返身自我,寻求未尽而独属的新的境界——二十年后,返身《屋宇》写作的李森,对“平原”的张望以及对“当代”的探视终于暂告了断:
  诗人,一朵玫瑰曾可怜你会思想
  现在,轮到一朵迎春花来可怜我的惶恐
  ——《春日篇·博尔赫斯》
  再见吧,世界,我跟着我家的燕子去了
  ——《春水篇·春分》
  我有高原,让你们逆水而上
  ——《屋宇篇·游鱼》
  这些并非刻意摘选的诗句,却足以见得返身《屋宇》的诗人之心迹所由——这一次,诗人将已经放低的身段索性归真于卧姿:“躺下吧,像一个玉米在波浪里慢慢长出胡须∕躺下吧,像一块马蹄铁梦见湖中明亮的月牙∕躺下吧,像圣洁的雪峰在橘黄的呼噜中渐渐变矮∕躺下吧,像树冠上的鹭鸶把头埋在胸前的天堂”(《中甸篇·黄昏的耕牛》)——埋头“胸前的天堂”而不再“与时俱进”,另一个李森,“隐士”李森,在独与“高原精神”相往来的回肠荡气中,为我们奉献出“我们时代的乐府绝唱”!(一行语)
  欣赏或研究《屋宇》的读者或许会注意到,整部诗集的扉页上特别标有一句题词:“献给缪斯妹妹的颂歌”。将西语的女神转换为汉语的妹妹,由追慕而行伴,由殿堂而乡野,“逆水而上”的“高原”之子,于唯“现代”是问的时潮中,选择适时的“回跃”(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语)而“礼失求诸野”——“野”的自然,“野”的人世;“野”的色调,“野”的乐音;“野”的本康、本喜、本欢、本乐;“野”的本愁、本苦、本哀、本悲——与物为春,与天地古今和歌,在失去季节的日子里,创化另一种季节;在失去自然的时代里,创化另一种自然;在解密后的现代喧嚣中,找回古歌中的天地之心;在游戏化的语言狂欢中,找回仪式化的诗意之光——再由此找回:我们在所谓的成熟中,走失了的某些东西;我们在急剧的现代化中,丢失了的某些东西;我们在物质时代的挤压中,流失了的某些东西——执意地“找回”,并“不合时宜”地奉送给我们所身处的时代,去等待时间而非时代的认领。
  这是李森诗歌美学的另一脉“形而中”——“我知道,世界等着我开门瞭望,门槛等着我回来闭户厮守”(《屋宇篇·屋宇》);当“秋云”回返大地,“春水”的横溢漫流,便成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
展开
目录
沈奇:在“秋云”与“春水”之间——李森诗歌艺术散论
张曙光:诗的还乡
耿占春:意识的痛苦与无意识的乐趣——读李森的《屋宇》
臧棣:重塑词与物,或我们还有可能诗意吗——论李森的诗
张柠:退的美学与远古风雅的现代逼近
王明韵:李森诗歌随感
敬文东:把性感的还给性感
余旸:从图像到声音
周公度:李森的温柔帝国
默默:默默有语:把隐士李森揪出来
默默:李森:缪斯诗神的哥哥
李亚伟:他的诗中住着两位美人——读李森
黄梵:从《诗经》到新诗——李森近作读后感
夏可君:李森的新咏物诗以及古典诗意语文的全面复兴
张光昕:缪斯四姐妹——李森诗歌的话语类型勘探
颜炼军:寻找遗失的“绿词”——读李森诗集《屋宇》小札
李冉:诗是对自我堕落的抵制——读李森诗集《屋宇》
顾耀东:情怀铸屋宇——浅谈李森诗作《屋宇》及其他
宋家宏:飞行在天空中的诗人——读李森诗集《屋宇》
杨绍军:怀乡:解读《屋宇》的一种方式
李骞:古典的和现代的诗意表达——评李森的诗集《屋宇》
蔡丽:奇幻仙境里,和缪斯妹妹谈情说爱——读李森的诗集《屋宇》
李海英:李森诗歌绝望体验分析
王新:背负苍茫歌未央——评李森的诗
龙晓滢:一部作品是一种法则——说李森组诗《屋宇》
朱彩梅:汉语中的栖居与守护——《屋宇》解读
一行:时间屋宇上的一片青瓦——读李森诗集《屋宇》
一行:气之感兴与光阴的悲智——读李森组诗《春光》
方婷:风格的洗礼——评李森诗集《屋宇》
明飞龙:从旋转的风车到春的歌谣——李森诗论
朱振华:熟悉的陌生屋宇的世界
纪梅:主体性的隐在表达——读李森组诗《春水》
张翔武:物与伤:《屋宇》的四种诗境
人面鱼:多元汉语诗歌背景下的李森诗学体系

附一:新闻报道
附二:李森诗集《屋宇》研讨会发言纪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