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学时间研究》尽可能从传统自身的思想语境中去理清诗学时间问题的脉路,避免采用已有的理论框架来硬性规范这一复杂问题。相对中国古代来说,西方有关时间的理论学说体系完备,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时间问题的重要参照。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没有就中西时间观进行长枪大戟式的比较,而是把西方有代表性的时间学说作为反观中国古代时间的一面镜子,借此对古代时间问题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具体来说包括:柏格森的绵延时间与中国易学和道家的绵延时间;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时间与庄禅的内省式时间等。也因此,在《中国古代诗学时间研究》一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处理问题的两个努力方向:一是尽可能用中国哲学、诗学文本中的原材料说话,在文本细读中还原思想的原始面目;二是借镜西方的理论对中国古代诗学时间进行适度阐释,使得所论述的问题在中西互释比较的视域下变得更为丰富和明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