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在场的魅力: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54870
  • 作      者:
    张志忠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志忠,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讲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和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访问教授。著有“莫言论》《1993:世纪末的喧哗》等,中闷作家协会第一届鲁迅文学奖评委,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上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京华学术文库·在场的魅力: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论集》是从作者30余年米撰写的数百篇长短文字中精选出来的,选择自认为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心得堪为示范的篇什,分为十个专题,使读者能够在领略当代文坛的风云激荡和当代文学评论“在场”批评的魅力的问时,得到更多启迪,窥得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需要的一些入门路径和基本方法。
展开
精彩书摘
  因此,李瑛笔下出现了大量的历史话题。“我对生命、生活、人生、艺术和美学等意义和价值方面的认识,现在比起过去也似乎有了更深的领悟;在思想上,我一向是生活在未来多于生活在现在之中的,而近年我发现自己常常是不自觉的沉浸在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之中,也许是由于过去的岁月越来越长,生活的积淀越来越多的缘故。”①它不但写了一系列回忆自己童年的作品,如《回忆》组诗,如《摇篮曲》《乳名》《蟋蟀》,还写了许多关于遥远的民族历史往事的诗作,开阔了自己的文化视野。如同在《考古发掘者》中所描写的,“每天清晨和太阳一起/赶到几千年、几万年前的古代去”,叩开时间的门,从历史的遗迹中发现生命的踪迹,前人的脚印,甚至盗墓人的梦,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要复活被遗忘的生命,并且让起死回生的历史与今天展开对话。于是,在像一粒草籽一样渺小的石壕村,一面是我对历史的情感进入,我也得以生活在那一个“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恐怖之夜,看到了令杜甫扼腕痛惜的场面,体验到那种无力的痛苦:“我认识它已一千年/我记得黑暗里/村头唯一的亮光/是役吏闪闪的刀锋/浸透颤抖的星星的/是老妪的热泪/而一个投宿的汉子/揉一揉彻夜不眠的眼睛/血,波浪般冲撞着胸腔和骨头”;一面是诗圣老人的情感仍然活着,通过不朽的诗篇,穿越历史,向着未来延伸,“没有人告诉我/只杜甫的眼睛钉子般盯着我/已一千年/他那颗憔悴的心/仍在村头迎风跳动/已一千年/村里夜半受惊的野狗/狂叫着,忽远忽近/已一千年”(《石壕村》)。这样,在现实与历史、生活与诗歌的交融中,生成了浑厚悲怆的意境。这成为李瑛的历史题材创作的一大特色,他不是单纯地追思历史,而是让历史复活在诗歌中,让复活了的历史与现实、与诗人对话,在双向的交流和互动中,编织出一片超越时空阻隔、激活双方的生命和情感的旖旎画面,把通常人们理解的自我与历史的“我与他”的客观审视的关系,改换成“我与你”的亲切友好相互交流的关系,使我们的情感和视线都在这种关系中发生潜在的变化。一个武士俑的铜像立在桌上,诗人的世界立刻扩大了许多,诗人的情感立刻柔和了许多,感到了另一个热烈的生命的存在:“此刻,你站在我面前/一声不响,像一位远来的/客人,陌生又熟悉地/望着我,望着我/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望着我写诗/你对我投出烫人的目光/又像对我说些什么”;于是,这种情景也改变了诗人的行为和情致,诱发了诗人的关切和遐想:“但此刻,我不敢向你/吟诵金甲铿锵的苍凉的边塞诗/怕横飞的大雪下,马嘶声中/你会滚落燃烧的泪滴”。诗人的用心可谓良苦。李白有“不敢高声语,怕惊天上人”的妙句,李瑛的这几句诗,很有这种情味。然而,诗的情绪到这里还没有充分宣泄,古代的武士和今天的军人,他们共同的职责和命运还要进一步相融为一体,“我和你”还要变成“我们”,变成战士共有的情怀:“望着这渗进青铜的生命/在夜半的寂静中/我像听见远古传来的声音/在呼喊你和我的名字”(《武士俑》)。历史和现实,古代武士和当代军人,通过“我和你”而沟通,而融合为一。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偶遇》,一对于40年代后期的乱世中分别、失散了40年的老朋友,在机场候机楼邂逅相逢,40年来风雨沧桑,应该有多少话儿要想彼此诉说,干头万绪该从哪里说起?“此刻,/两双眼凝望,只有深思/两颗心颤动,只有沉默”,但是,无情的航班时刻表,留给他们的却只有10分钟时间,“只十分钟/苦茶里浸透惊喜和欢乐/离别四十年/便又各自提着行囊去了/匆匆、匆匆的/‘我们’又成了‘你’和‘我’”。正因为这40年的分别,和重逢之后的再见不知何时,才使得这漫漫生命长河中10分钟的“我们”格外可贵吧。
  生命,不止是李瑛诗歌创作的新视点,而且构成李瑛诗歌的语言方式。李瑛的诗歌,一向是最讲究语言的,“一个诗人应该有高度的艺术感觉,语言的感觉——不是随意拾取生活中自然形态的语言,而是必须刻意追求加工提炼的语言,去努力寻找那唯一准确的单纯的语言——有生命力的语言。”①对于语言的刻意经营,锤字炼句,构成李瑛诗歌魅力的重要因素。比和兴,明喻和暗喻,意境和象征,被他运用得得心应手,炉火纯青。如果说,在他为战士们歌唱的年代,李瑛诗中的喻体和喻义,都和战士、祖国等观念相连接,那么,在他为生命而歌唱的时候,诗中大量出现的,是富有生命寓意的语言,是将各种命题转化为生命感知的表达方式,赋予诗中的物体以生命的鲜活和生动。
  ……
展开
目录
发现“摩登”之美(自序)

·文本细读
暧昧的启蒙暖昧的自我——《狂人日记》《沉沦》新论
恢复感觉理解含混体贴文本——文学教学与文本阐释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分析
追忆逝水年华——王蒙“季节”系列长篇小说论

·从意象解读诗歌
“所有的生命都张开了翅膀——李瑛诗歌近作谈片
镜中之像像外之旨——洛夫诗作中的镜像研究

·心灵探秘
读奇文,话奇人——张承志《心灵史》赘言
现代“巫女”的“蝴蝶梦——徐小斌小说论

·美在形式
论莫言的艺术感觉
强化文学评论的审美品格

·锋芒所向
贾平凹创作中的几个矛盾——以《高老庄》和《废都》为例
也谈“当前文学创作症候”之根源
误读的快乐与改写的遮蔽——论《启蒙时代》

·时潮追踪
领异标新二月花——对小说创作新潮的思索
试论90年代文学的文化视野
怀疑与追问——新世纪长篇小说的一种思想气质

·拷问灵魂
抗拒遗忘
历史之谜和青春之误——从近年文艺作品中的红卫兵谈开去
此岸与彼岸:苦难如何化为甘泉

·论从史出
剪不断,理还乱——“莎菲”形象与作者丁玲之间的纠缠辨析
强化史料意识穿越史料迷宫——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的几点思考

·全球视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