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诗歌与神仙信仰/孙昌武文集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1137941
  • 作      者:
    孙昌武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19-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神仙鬼怪、魑魅魍魉,加上华丽的辞藻、瑰丽的想象,诗歌将读者带到虚幻、神奇的仙境,也标示着中国古代诗歌创作浪漫主义新阶段开始。本书详述这一过程的起源及发展变化过程,告诉你道教所尊崇的神仙信仰是怎样使古代诗歌变得浪漫、传奇的。


展开
作者简介

孙昌武,1937年生,辽宁营口人。南开大学教授。曾任日本神户大学、韩国岭南大学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等职。治学集中在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宗教文化两个领域,著有《柳宗元传论》、《佛教与中国文学》、《道教与唐代文学》、《中国佛教文化史》、《禅宗十万讲》等;译作有《中国的神话传说和古小说》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系孙昌武先生研究道教与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关系问题的专著,诗文互注、解说精当,语言生动、论说透澈。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中与道教相关的神仙现象及作品的深入研究,阐明了道教对中国古代诗歌创作所起的重要推动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由不死观念发展而来的神仙观念,最初形成于战国时期。特别是富于浪漫情思的楚文化圈,更成为滋生这种幻想的良好土壤。

在统称为“老庄”的道家学说里,庄子的独具特色的人生哲学具有丰富内容和思想价值。他在“至人”“神人”“德人”“大人”“全人”等名目之下,描述了一种理想的人格和精神状态。有的学者把他所描绘的个人无所负累的心境或逍遥自在的感受称之为“情态自由”,以与卢梭、康德的“意志自由”,斯宾诺莎、黑格尔的“理性自由”相并列,认为这是“一种人的自我觉醒,一种重要的精神觉醒”,“应该是人类自由思想史的初章”。从这样的观点看来,庄子学派所理想的人生境界就具有突出的思想和哲学的意义与价值。庄子对“至人”等等各种名目下的人格的描述是否具有等级高下差别进而体现循序渐进的含义,自古以来人们看法纷纭,但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则是十分明显的。从宗教史的角度看,正是这些共同特征显示了它们与后来发展起来的神仙思想相关联。从具体显现看,庄子的“至人”等等的性格已具有后来的“仙人”“真人”的人格,它们可以被看作是神仙观念和神仙信仰的源头。这作为庄子学派思想的重要内容,也从根源上显示了它在神仙思想的形成史上的价值和意义。可以看看《庄子》书中的描写: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逍遥游》)

……圣人……入于不死不生。(《大宗师》)

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齐物论》)

以上三段,均出自《庄子》“内篇”即今本《庄子》前七篇,一般判定是庄子本人作品。下面是出自“外篇”的:

夫圣人鹑居而犁食,鸟行而无彰。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天地》)

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又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处乎无响,行乎无方,挈汝适复之挠挠,以游无端。出入无旁,与日无始,颂论形驱,合乎大同,大同而无己。(《在宥》)

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田子方》)

这些应是庄子学派的描述。这种理想人格在思想和哲学上另有更深刻的意义,在学术史上已有丰富、深入的评述,此不具论。就其与神仙思想的关联说,这些所谓“至人”“神人”“圣人”“大人”等等,则已经具有超越时间、空间限制的长生不死的“仙人”的根本特征。

在庄子稍后同是楚文化产物的《楚辞》里,超越的人生观念同样具有十分明显的体现。在其中的《离骚》里,作者屈原在国家危亡关头,执履忠贞而被谗邪,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他叙说自己的牢骚不平,也想到飞升:

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鸟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以下,又写到游高天,叩帝宫,直到西极昆仑,求神女宓妃之所在。接下来绝望于世事,更有一大段周游天上、观乎上下的描写。这种幻想的神游境界,已和庄子学派“神人”等等的想象极其相近。

曾被认为是屈原作品的《远游》,今人考定为战国末期人所作。朱熹说:“此篇思欲制炼形魄,排空御气,浮游八极,后天而终,以尽反复无穷之世变。虽曰寓言,然其所设王子之词,苟能充之,实长生久视之要诀也。”其中歌唱道:

悲时俗之迫扼兮,愿轻举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扶。

作者远游的目的地正是要去到超越人世间的神仙境界,他幻想说:

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贵真人之休德兮,羡往世之登仙。与化去而不见兮,声名著而日延。奇傅说之托星辰兮,羡韩众之得一。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群而遁逸。因气变而遂曾举兮,忽神奔而鬼怪。时仿佛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超氛埃而淑尤兮,终不返其故都。

这里已明确提出了“登仙”观念,又列举出仙人赤松、傅说、韩众等名字。这也清楚地反映了当时神仙思想发展的程度。

多方面体现上古宗教观念变化的还有《山海经》,在其中表现出人们对于长生不死的强烈向往。其中《山经》和《海经》内容与写法各成体系。一般认为《山经》形成于战国初期和中期;而《海经》则在其后,是迟至秦到西汉初年的作品。《山经》里记载了各种各样的神,包括作为神的西王母。而如《海外西经》里说到“轩辕之国在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白民之国在龙鱼北……乘之寿二千岁”等等,进一步又宣扬不死观念。再如《海外南经》有“不死民在其(交胫国)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大荒南经》记载“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大荒西经》说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有人三面焉,是颛顼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是谓大荒之野”。在《海内西经》里更有“不死之药”的设想: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

 “巫彭”等等,从名字看当是巫师,正是这类人到后来演变成为方士。这里记述他们已经“操不死之药”即掌握了不死的技术。有关“不死”观念的记述都出在《海经》部分,从观念发展进程看,这也可以作为《海经》后出的证明。就是说,战国末期到秦汉之际,不死的观念已相当流行;而不死正是神仙的基本特征。

《庄子》一书本是讲学理的,不是宣扬宗教信仰的。“寓言十九”有关“至人”等等的描述乃是寓言,寄寓着人生境界的一种理想。《山海经》则基本是古代地理书,“不死之国”等等乃是作为传闻记载的,当然也体现了当时人的观念。而《楚辞》则是“发愤以抒情”的文学作品,上天入地、上下求索不过是骚人的幻想,是艺术创造的产物。这样,从战国中期(在没有更多证据之前,姑且定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不死的“仙人”(也姑且这样称呼)观念,乃是人们的一种幻想、理想。幻想、理想的事物并不等于现实的事物;对幻想、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也不等于对它们的认同和信仰。但是,幻想和理想却给树立信仰开拓了道路;当然实现这一点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在战国末期历史动乱之际,在北方燕齐滨海地理环境中,树立神仙信仰和进行神仙追求的条件成熟了。


展开
目录

绪论:神仙幻想、神仙信仰、神仙术
西王母:女神、女仙及其文学意象
从《列仙传》到《神仙传》
骚人的神仙幻想和仙界巡游
游仙诗与步虚词
曹植的神仙幻想和游仙诗
嵇康的养生术和游仙诗
郭璞和他的《游仙诗》
愧悔与忧惧:沈约的宗教世界
走上茅山:唐代诗人与茅山道教
唐代的女冠与文人
2005年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