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何以是京都
喜好历史的人,与其沉浸在历史著述中去想象,莫如将自己置身在历史中去体验。可这实在是个难题,因为历史毕竟是历史,社会飞速发展,物非人也非,就连童年时的街道都难辨当年模样,更不要奢谈穿越历史。
可世上偏有像京都这样的地方,1200多年来,仿佛一幅展开的历史画卷。遍布町屋的窄巷、咫尺便至的禅寺庙社、百千年的老铺,处处都是故事。放眼望去,像极了唐宋元明的古画。“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时常感叹京都真可谓是活着的唐诗宋词。17处世界文化遗产、1700多所寺庙以及800多处神社。恕我孤陋寡闻,不知世上像京都这样的古都还有几何?
在情感与文化上,对京都毫无违和感的恐怕要数我们中国人。可京都这样的古都,门槛却又极高。大到寺庙、庭院,小到一片瓦乃至一杯茶太多的鲜为人知之处。尽管大多数游人至此,皆会发出唐风宋韵的感叹。可若没有足够的认识便无法真正领略京都之美。
从来写京都的人很多,尤其喜爱舒国治先生《门外汉的京都》中对京都的抒情式的记述。不敢自诩是“门里汉”,但旅居于此,每日早起推门便见的京都却已实实在在化为生活的日常。习惯了沿着大德寺院墙的小路归家,习惯了家中来客要去买附近老铺鹤屋吉信的果子,一保堂的煎茶“薰风”待客;就连家中做菜也习惯了购买京野菜与九条葱。历史在京都生动而有温度,并非博物馆与古建筑前告诉你的那种曾经。
如此,作为资深的“京神病”患者,我从门里望去的京都,足以向外人道来。
京都缘起
常听人说起这样的话:“想梦回唐朝,就去日本的京都吧。”可唐朝到底是什么样子,谁也没见过。那么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人把京都与唐朝连在一起呢?京都何以得名?京都又到底哪里像唐朝呢?让我们走进历史来聊聊京都的前世今生吧。
先来说说“京都”这个名字的来源。山背国、山城国、丹波国、丹后国,成为平安京之前,京都地区曾有过各样的名称。给人感觉在成为“京都”之前都处于一种未开化的局面。
《魏志倭人传》(其正式名称为《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是目前所知最早记录日本(时称倭国)的文献。《三国志》中就曾经出现过“京都”的字样,书中的《曹彰传》里有这么一段话:“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曰威。”但该书成书于公元280年-290年,早于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五百年,诚然书中所指的京都并非今天的日本京都,而是对当时的魏都洛阳的通称。除此外,“京都”一词常见于中国古代典籍,由此看来“京都”一词借自中国。但在古代日本的文献中,京都的读法并非像今天地图上标注的那样称为:“kyoto”,而是被称为“ミヤコ(miyako)”。ミ+ヤ+コ是合成语,ミ代表尊称汉字为“御”,ヤ为“屋”+コ为“处”,意思为王的居所。日语中的ミヤコ写成汉字既可以是“京”,也可以写作“都”,二字意思完全重叠。只是后来出于对汉文化的推崇,借鉴中国的制度而合起来称为“京都”。因此,真正开始被称为“京都”要到公元1135年左右,那时距桓武天皇迁都已过去三百多年,日本人对这一汉语称谓的认识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
京都就是如此,连命名都是满满的中华意识。到今天,大部分京都人也并未觉得首都已经搬到了东京,他们以自己的文化自豪。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日语发音,京都话也受汉语四声发音的影响。对于他们而言,其他地方的话都是乡下口音而已。不到京都便等于没来过日本。学者梅棹忠夫在著作《京都精神》中写道:“日本颇少见,京都人心中潜藏着难以去掉的中华思想。所谓中华思想,就是以自己的文化为基准看世界的想法。也许化外之民对这种想法有时候要惊愕,有时甚至觉得很滑稽,但京都确实有这种思想传统。从这个立场看,京都以外是夷狄、野蛮之地。但是像中国一样,中华思想在京都也绝不是排他的,而是对适应这种文化的东西全采纳。在这个意义上,中华思想跟独爱吾乡之心或者夸耀家乡好属于完全不同的层次。”这样的话倒让我想到中国的北京以及那些曾做过古都的城市,人们的意识何其相似。看来,不下些工夫学习便无法欣赏京都这样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