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法国哲学家、作家、女性主义者。1929年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曾在多所学校执教。1945年和让-保罗?萨特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第二性》,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的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她和汉娜?阿伦特、苏珊·桑塔格并称为西方女性学术的三个中心。
已故法国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杰出的作家”。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评价道:“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她在文学上的成就代表了一个时代思想的冲撞,并深刻影响了我们这个社会。她在法国文学史理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我以政府的名义表彰她为女英雄。”
郑克鲁,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法国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曾获得法国政府教育勋章。翻译作品有《巴尔扎克短篇小说选》、《茶花女》、《法国抒情诗选》等经典作品,主持编著《法国文学史》,获1994年中国社科院科研成果一等奖。凭《第二性》I、II荣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
展开
我始终认为,波伏瓦的社会建构论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因为这是一个正确的理论和看法,它不可能过时。
——李银河(社会学家、性问题研究专家)
★在当今时代,波伏瓦的独立人格对年轻人和艺术界依然有着启迪。尽管波伏瓦终身和萨特在一起,但她的独立性是萨特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其在文学上的创造引领了女性主义文学思潮,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思想也独具特色。
波伏瓦在全世界都是一个热门人物包括在国内,但是奇怪的是,国内研究者很少对她做专门的学术研究,目前大多只停留在翻译和介绍层面,国内学者也更关注的是其文学性,对作品中的社会思想和哲学思想重视不够,更多只把她当作一般女作家,低估了她的价值。
——高宣扬(同济大学法国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我认为作为女性都应该看看这本书,因为每个女人都应该学习一些女性主义的知识。这个社会,在很多方面男性都占据了优势位置,隐藏了很多男性霸权,女性首先要意识到这一点,对此敏感,有社会平等的概念,然后才能做到自我保护,才能避免被这个男权社会奴役。
——梁文道(著名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