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未来三十年.新时代的改革关键问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87209
  • 作      者:
    郑永年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作者简介
郑永年,中国问题专家,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曾执教北大,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靠前中国研究杂志》(靠前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历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历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的资助。    郑永年于北京大学获得靠前关系学士(1985年)、政治科学硕士(1988年),并留校任教;后赴美国留学获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科学硕士和博士(1995年)。其主要从事中靠前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主要兴趣或研究领域为民族主义与靠前关系;东亚靠前和地区安全;中国的外交政策;优选化、国家转型和社会正义;技术变革与政治转型;社会运动与民主化;比较中央地方关系;中国政治。
展开
内容介绍
  时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自全面深化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路,面临新的局势与机会。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取得了很多成效,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这几年经济的增速放缓,新的举措如何制度化,从而预防和遏制新问题的出现?目前的改革遇到了哪些新的困难?中国如何处理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如何逃避中等收入陷阱,把国家提升成为一个富裕社会?
  改革和发展的顶层设计固然重要,但如果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停留在纸上文件,只会导致更多的麻烦。政府每年有什么改革新进展,有什么新的举措要完善,将成为未来几年观察中国的焦点。中国未来三十年的走向,取决于如何面对改革进入深水区这一阶段的关键问题以及采取的行动。
  在这些新秩序、新挑战、新矛盾的面前,我们该如何面对并积聚新的力量,从而更从容地面对变化的世界?
  《未来三十年:新时代的改革关键问题(修订版)》就是试图通过分析和回答这些新挑战、新矛盾、新力量出现的原因,目前的情势,以及应对的策略,对我们无法确定的未来给予更多的指导。
展开
精彩书摘
  《未来三十年:新时代的改革关键问题(修订版)》:
  这方面,世界各国都有很多经验教训。例如美国在20世纪初出现了大规模的公共食品危机,大企业行为缺乏监管,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等等。为了解决这些危机,美国建立了许多独立的政府监管机构像FDA(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等。种种危机,通过加强政府独立监管,逐渐得以缓解。目前的中国,政府监管的困难主要是监管机构不够独立甚至没有独立性,监管能力自然不足,监管投入自然不够。比如监管机构受地方政府管辖,独立性不强,受地方和部门利益影响很大。在混合所有制的前提下如何产生独立的监管机构,这是中国经济法制化的一个最严峻的挑战。
  第三,政府可以优化产业政策提高企业竞争力。除了传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之外,政府可以通过战略性行业的国企,稳定宏观经济。2006年国资委提出对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的七大行业“保持绝对控制力”。这里的问题在于,如何在“绝对控制力”条件下,不让这些部门演变成垄断性的既得利益者,具有足够的动力通过产业升级,而非通过垄断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政策还包括政府可以对节能环保等行业,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补贴等来鼓励某些行业发展。当然,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未来经济转型的关键,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决定了生产率的提高。目前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13%,大量的生产和出口集中在低附加值的部分。比如中国只生产了苹果手机附加值的4%,大量的利润被其他国家拿走。目前国家支持的七大新兴产业是好的开始。
  第四,在社会体制改革方面,政府首先要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社会安全网(safetynet),包括低保、养老金、失业保障等。同时对大多数民众提供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公共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
  在这方面,中国可以从东亚其他经济体的发展过程中学到很多经验。日本和后来的“四小龙”走的道路和欧洲不同。在强调市场的作用方面,东亚经济体和欧洲类似,但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则很不相同。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方面,东亚经济体的政府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积极推动社会的发展。鉴于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东亚政府往往先发制人,进行社会改革和社会制度建设,从而避免了类似于欧洲那样长时期的、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在东亚,只有韩国有比较激烈的劳工运动,但仍然远较欧洲温和,其他经济体由于社会政策的确立而得以和平发展和转型。不难看到,这些东亚经济体在20多年的时间里,不仅造就了经济奇迹,而且也造就了社会奇迹,即造就了庞大的中产阶层。在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改进能力、特有的企业终生雇用制度、政府方面的工资倍增计划等因素很快促成了中产阶层的成长。在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中产阶层的成长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的大发展和政府方面的社会政策。新加坡政府的作用更大,建国之后就确立了“居者有其屋”的住房政策,后来又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出台和完善医疗与教育政策等,为中产阶层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基础。
  ……
展开
目录
序 与中国未来三十年 / V第1章 新常态下如何推进改革新常态下如何推进改革 / 3防止“新常态”变成“非常态” / 10一个自由放任改革时代的终结? / 16中国会按照自己的逻辑走下去 / 30第2章 改革的风险与挑战中国的新经济政策及其风险 / 41中国不改革的政治风险 / 48中国不改革的社会风险 / 55中国经济改革的风险 / 61中国意识形态的回归及其影响 / 67中国民粹性民族主义的危害 / 72第3章 反腐败运动如何深化与反腐制度建设 / 81中国反腐败运动如何深化 / 87运动式反腐为制度建设创造条件 / 93反腐败与中国第二次政治革命 / 98中国反腐败运动揭示什么? / 104中国反腐败运动的新政治意涵 / 110腐败与中国的历史周期律 / 117反腐制度设计不能理想化 / 124第4 章 政府治理的关键问题与政商关系的重建 / 131中国重返法治国家建设 / 138法治与中国“空转政府”的治理 / 144中国如何避免“官员不作为”现象 / 150不能有官场新秩序已建成的麻痹思想 / 157中国政治中的“群众路线” / 163开放、竞争和参与:实践逻辑中的中国政治模式 / 170集权为了改革,改革需要分权 / 181第5 章 “一带一路”与中国的崛起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 193中国“一带一路”的政策工具 / 204中国实施“一带一路”的优势 / 211“一带一路”与中国的可持续崛起 / 217“一带一路”与全球经济再平衡 / 223“一带一路”与中国的“时代精神” / 229中国“一带一路”的几个重大问题 / 235“一带一路”:做什么、怎么做? / 241第6 章 中国崛起已不可阻挡塑造中国崛起的新国际战略 / 249中国外部崛起不可阻挡 / 256地缘政治变迁和政治秩序重塑 / 268中国的海洋地缘政治与陆地地缘政治 / 275反思中国多边主义外交 / 292第7 章 中国的大外交时代中国要避免轻信或者恐惧西方 / 301中国如何建设性地“平衡”美国力量? / 308美国的“日本困境” / 320中国要和印度确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 327中国与东北亚的未来 / 333跋 行动与中国的命运 / 34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