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之美》分为三部分:首先介绍了美学中三个研究传统;其次,着重讨论了本体论及元批评。最后,通过使用一些实例来验证并阐明在对环境描述的审美分析中理论知识的使用。《环境之美》适用于:哲学、艺术和美学、景观建筑和规划、城市和环境设计、文化地理和环境研究的学者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及环境问题感兴趣的读者。
《环境之美》勾勒了一个环境美学的理论模型。它是一个对审美环境文化的可操作模型的描述,但只是整个环境美学领域的一半。下一个问题是,哪里需要它?作者正在计划并写作一个应用部分。
《环境之美》的目标是从分析哲学的基础出发对环境美学领域进行一个系统化的勾勒。作者把环境定义为物质背景;对环境的一个基本的区分是处于自然状态的环境和经人改造的环境。书中只讨论精神性环境中调控人与物质环境的关系的那部分。
第一个问题组是关于本体论的:作为一个审美对象环境是什么样的。首先,作者把环境与审美对象的主要范式艺术相比较。从传统上看,艺术与环境在建筑中相互交织,但它们也在所谓环境艺术实验中共存。环境与艺术的根本相似性在于这个事实:在两者中都存在一个特有的调控创作,传播和接受的惯例机制。在艺术中,这个惯例机制是“艺术世界”。在环境中则是“环境世界”。由惯例机制所决定的典范事例在勾勒这个领域的任务中具有核心意义:艺术中的经典作品,与自然和文化中吸引人的去处是相似的。
第二个问题组是关于元批评的:环境如何被描述?出发点是对环境的描述,阐释和评价。描述的目标应该是基于恰当的和适用的自然和文化知识的批评。这种美学可以被称为生态学的和人类学的美学。
《环境之美》的最后一部分讨论了环境美学的实践和它所能带来的好处:环境教育、立法等能以何种方式从理论上的结论出发来构建行动的实践方案。因此,作者从基础研究转向应用研究,尝试证明与艺术不同讨论环境时存在伦理学上的限制。
《环境之美》面向不同类型的读者:哲学、艺术和美学、景观建筑和规划、城市和环境设计、文化地理和环境研究的学者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最重要的,是那些对环境问题感兴趣并且愿意换一种方式来思考其意义、困境的读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