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形而下的不朽:汉代身体美学考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61221
  • 作      者:
    刘成纪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刘成纪,1967年生,河南虞城人。哲学博士,现为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美学研究所所长,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国际美学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美学史研究,兼及中西美学比较研究。曾在《光明日报》、《文艺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和译文六十余篇;代表性专著有《审美流变论》、《欲望的倾向》、《美丽的美学》、《中庸的理想》、《物象美学》、《太初有言》;主编《新视界文丛》三卷。
展开
内容介绍
    对人存在命运的关切一直是中国哲学和美学的基本主题,而这种关切最直观的指向则是人存在的现实形态——身体。作者认为研究两汉哲学和美学的身体观,目的在于为魏晋美学的形成提供一个纵向的历史阐释,并为后世中国美学中一系列身体性范畴的出现建立历史起点。本书梳理并论述了两汉美学对于身体的规定及其存在境域,既阐发和探讨了汉代形神和骨相理论的内在构成及对魏晋美学的影响、两汉思想家如何认识身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又通过分析身体的社会规训、身体的理想指向,着重研讨了汉代礼乐服制对身体的伦理再造与汉代儒家、道家、道教、佛教对生死问题的不同思考,特别是论说两汉身体观念对魏晋美学的开启价值,试图证明中国美学史的连续性和特点。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两汉美学对身体的规定
第一节 哲学的转折与身体的凸显
一、西汉哲学的转折
二、文化与社会特性
三、黄老的省欲及目的
第二节 何谓汉代的身体
一、西汉前期的“全身”
二、完整的身体及诸构成要素
三、“心”与五官百体
四、身心与形神之关系
第三节 形神骨相(一)
一、相术的背景
二、《淮南子》论“形神”
三、贾谊论“形神”
四、四体、眉睫与眼睛
第四节 形神骨相(二)
一、王充论命相与骨相
二、王符论骨相
三、历史成因及影响
第五节 活身、治身与修身
一、身体本位主义
二、《淮南子》论治身:养神与养形
三、汉儒的“修身”及审美意义
第二章 汉代美学中的身体与世界
第一节 身体经验与世界经验
一、身体与世界的一般关系
二、音声形貌与地理环境
三、《淮南子》论人在自然中的位置
四、经验的逻辑与想象的逻辑
第二节 身体的形而上起源
一、创生神话与身体的起源
二、气化论与身体的起源
三、气化论与人体的形成
四、身体的形而上学
第三节 天人相副与天人感应
一、从天人合一到天人同体
二、董仲舒论“天人相副”
三、董仲舒论“天人相感”
四、王充的质疑
第四节 被身体建构的世界
一、作为美学命题的天人合一
二、身体的规律与世界的规律
三、作为身体映像的自然和艺术
第三章 汉代美学中的礼乐服饰
第一节 身体与礼容威仪
一、叔孙通制礼
二、汉礼的特点
三、贾谊论帝王礼容
四、汉礼中的“隐”
第二节 身体与乐及歌舞
一、汉代音乐状况
二、乐由心生与心音相感
三、音乐的功能
四、音乐向歌舞的生发
第三节 身体与服饰
一、服装与权力
二、贾谊的服装政治学
三、董仲舒的服装哲学
四、服色、服制与自然
第四节 全能身体的形成与解构
一、全能的身体
二、礼乐服饰与造人的歧途
三、理欲冲突与礼乐制度的危机
四、东汉以后的新趋势
第四章 身体的死亡与对死亡的超越
第一节 身体的死亡与处置
一、薄葬与裸葬
二、汉代的厚葬
三、儒家葬制面临的问题
四、汉儒围绕葬制的争论
第二节 形而下的不朽
一、儒道不朽观念的歧异
二、神人、真人与仙人
三、汉代的神仙信仰与实践
四、汉代道家的方术
五、《太平经》的成仙之路及审美特性
第三节 对身体不朽的驳难
一、儒道的神学化与扬雄的批判
二、桓谭论人的必死性
三、王充论神仙之虚妄
四、王充对成仙的否定及哲学后果
第四节 身体问题在汉末的敞开
一、汉代思想状况及东汉末年的变化
二、荀悦的理论进展
三、长生理想的破产
四、佛教的出现
五、佛教的彼岸与死亡问题的终结
第五章 两汉身体观对魏晋美学的开启
第一节 汉代察举制与人物品藻(一)
一、视觉政治
二、以貌取人
三、天根与形容
第二节 汉代察举制与人物品藻(二)
一、以名取人
二、人物品藻
三、身体与制度
第三节 身体的死亡与魏晋风度
一、厚葬与薄葬
二、裸葬与裸体
三、游仙与炼丹
四、药与酒
第四节 身体的不朽与魏晋文学艺术
一、从人的不朽到文的不朽
二、人体与文体
三、书法
四、绘画
余论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身体及其映像
一、关于身体的哲学和美学定位
二、身体与世界的同质与互化
三、作为身体映像的自然
四、作为身体映像的艺术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