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审美教育书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709019
  • 作      者:
    (德)席勒(Friedrich Schiller)著
  • 出 版 社 :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只有在艺术中,人才是游戏的,只有游戏中,人才是自由的。尼采说:席勒使德国人变得年轻。美学专家、南京大学教授周宪先生倾力推荐:“席勒这本写于两百多年前的书信集,还在强有力地棒喝着我们这些书肆又盲目的当代人,由此可见伟大思想的永恒魅力。”
展开
作者简介
  席勒(1759—1805),德国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歌德并称为“德国最伟大的作家”,死后与歌德合葬。席勒与歌德的合作创造了德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十年,他的《欢乐颂》被贝多芬谱为《第九交响曲》四海传唱,他以美学为依托思考了人性的完善、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改良。席勒的著作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从蔡元培到郭沫若,从鲁迅到田汉,从王国维到朱光潜、宗白华,无不推崇他的思想成就、受到他的直接影响。
  张玉能,祖籍江苏南京,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西方文论、文艺学等方面研究。主要著作有《审美王国探秘——席勒美学思想论稿》、《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新实践美学论》、《美学要义》、《西方文论思潮》、《西方美学思潮》,译著有《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席勒散文选》、《赫尔德美学文选》。
展开
内容介绍
  《审美教育书简》收录了席勒的最重要的美学散文六篇:1.《审美教育书简》(1795年),2.《论美》(1793年),3.《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1794-1796年),4.《秀美与尊严》(1793年),5.《论悲剧艺术》(1792年),6.《论悲剧对象产生快感的原因》(1792年)。可以说把席勒的主要美学思想和观点都包含在内了。应该说,这是一个席勒美学思想的大众化读本或者普及读本。
展开
精彩书评
  这些书简是那么美妙宜人,就像一杯可口的饮料,甫触到舌尖就能调动起你全身的神经系统。我长久以来所认为正确的东西,我经历过的以及想要经历的东西,以一种如此紧凑、如此和谐的方式被呈现了出来。
  ——歌德
  正如一副躯体,如果缺少某种化学元素、某种维生素,就会衰弱、生病,而“席勒”这个元素正是我们的社会这个有机体所不可或缺的东西。
  ——托马斯·曼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以及其他文章里建立了浪漫运动时期的人道主义的理想:理想的人是全面得到和谐自由发展的“完整的人”。
  ——朱光潜
展开
精彩书摘
  教会中的滥用职权搅扰着他,他又极其诚实,不愿公开隐瞒一些他所暗自承认过的东西。按照这种思维方式他使自己作出指令,让他的使节把这个指令带到德国,在其中作了没有其他教皇作过的、而且直接违背这个教廷的各项原则的自白。其中说道:“我们知道得很清楚,若干年以来以各种不同名义在这个神圣宝座上早就发生了许多卑劣行径,如果从头到脚的病态,从教皇到教长的病态会继续蔓延下去,就不足为奇。我们大家都脱离了正道,而长期以来我们之中早就没有人,甚至没有一个人想做一点善事。”他又命令使节以他的名义在不同的地方作了解释:“他,阿德里安,不应因为前任教皇任内发生的事情而受到谴责,而且还因为他也处在卑微的地位上,淫佚放荡之类,他也会永远厌恶的,等等。”大家不难想象,教皇的这样一种素朴可能是怎样被罗马教士接受的:人们怪罪他最少的事情,是他想对异教徒背叛教会。教皇这种最不明智的行为却完全会值得我们尊敬和惊奇,只要我们能够确信,他实际上是素朴的,也就是说,他仅仅由于他性格的天生真诚而会被迫毫不考虑可能的后果,而且,假如他对所干的蠢事完全彻底地领会了,他也不会更少地这样做。但是,我们反而有理由相信,他完全不是由于那种非政治原因而采取这种行动,而且希望他的纯洁无邪那样继续下去,通过他对反对派的谦让而为他的教会赢得一些至关重要的利益。他不仅为作为一个诚实的人应该采取这种行动而骄傲,而且也可以作为教皇为自己辩护,这时他就忘记了,一切组织的矫揉造作完全只能由不断否认真实来维持,所以他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把在自然的环境中可能保持的行为准则,在一个完全相反的情况下也奉为圭臬。当然这就使我们的判断变化很大:尽管我们不得不尊敬产生那种行为的心灵之诚实,但是那种行为很少不被观察削弱,以致自然在艺术方面以及心灵在身体方面就会有一个虚弱的对手。
  文明和生活中天才的素朴
  每个真正的天才必定是素朴的,否则他就不是真正的天才。他的素朴单独使他成为天才,并使他在理智和审美方面具有某些东西而在道德上也并不能否认他。他不知道法则,不知道虚弱的拐杖和倒错的严师,仅仅由自然本性,即本能,他的守护天使引导着,镇静而安全地穿过虚伪审美趣味的一切罗网;如果他不是那么聪明地从远处早就避开罗网,就会不可避免地卷入罗网。只有天才能够在已知范围之外仍驾轻就熟,扩大自然本性也不超越它的界限。尽管甚至最伟大的天才们有时也会遇到后一种情况,但是只是因为他们还有那种想象的时刻,这时防卫天性就离开了他们,因为范例的力量吸引住他们,或者他们那个时代腐败的审美趣味在引诱他们。
  天才应该满怀不苛求的天真和轻松来解决最复杂的任务,哥伦布的鸡蛋①适用于任何天才的决定。仅仅凭此他就证明自己是天才,因为他凭借单纯对复杂的艺术取得了值得庆祝的胜利。他并不按照已认识的原则行事,而是按照突然产生的思想和感情行事;但是他突然产生的思想是一个神之启示(健全的自然所形成的一切都是神的),他的感情是人类一切时代和一切历史的法则。
  天才甚至在他的个人生活和举止习惯中也显示出他烙在自己作品中的那种天真性格。他是端庄贞洁的,因为自然始终就是这样的,但他并非不引人注目,因为只有腐化堕落才是不引人注目的;他是明智的,因为自然决不能相反,但是他不是狡猾的,因为只有艺术才可能是这样的。他忠实于他的性格和爱好,但是,不仅因为他有原则,而且因为自然在产生任何犹豫时总是移向以前的位置,所以永远把古老的需要送回来。他是谦逊的,甚至是羞怯的,因为天才本身永远保持着秘密,但是他不是胆怯的,因为他不知道他所改变的道路之危险。我们对最伟大的天才的私生活知道得很少,甚至关于索福克勒斯、阿基米德、希波克拉底,近代关于阿里奥斯托、但丁和塔索,关于拉斐尔、阿尔布莱希特·丢勒、塞万提斯、莎士比亚、菲尔丁、施泰恩等人的某些轶事也很少被我们保存,这就证实了这种论断。
  的确,看似困难更多的是,甚至伟大的政治家和统帅,一旦他们由于他们的天才而成为伟大的,就显示出一种素朴的性格。在这里我只想提示一下古代的埃帕米依达斯(Epaminondas)和尤里乌斯·凯撒、近代的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尔夫和俄国沙皇彼得大帝。马尔波娄奇(Marlbomugh)公爵、图伦纳(Turenne)公爵、温多梅(Vendome)公爵全都对我们显示出这种性格。自然在素朴的性格中给另一种性别安排了她的最高完善。女性的卖弄风情追求微不足道的事物如同追求素朴的外观一样厉害;假如人们一向还没有素朴的外观,就足以证明,性别的最大力量以这种性状为基础。但是,因为普遍的原则在女性的教养那里永远与这种性格相冲突,所以女人具有道德性质,而很难像男人那样具有理智性质,凭着良好教育的优点得以不失去自然的那种美好礼物;而且,如果妇女使道德的这种素朴与一种对大干世界合适的行为结合起来,她就是值得尊敬的,就像把思想的独创自由与学校的全部严格结合起来的学者一样。
展开
目录
席勒:民族诗人,世界诗人
审美教育书简
论美
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秀美与尊严
论悲剧对象产生快感的原因
论悲剧艺术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