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二:是否“泼硫酸、铁笼子训练”残害孩童?
【网文】“晚上把孩子像猪狗一样关在笼子里锁上……一些‘乡主’还用刀把孩子手脚、身体、脸部割伤,甚至泼硫酸烧毁。”
被刑事拘留的宫春风对记者说,这些年跟孩子都有了感情,2010年过年的时候要把孩子送回养父家,孩子哭着不愿意,最后只能作罢。“我们对楠楠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在湖南长沙乞讨时,我还带他去瞧过腿,医生说治不好了。”
1996年曾经当过“乡主”的宫清河告诉记者:“孩子的父亲跟我一起在福建要饭,挣到的钱对半分,怎么可能去打骂孩子?”
记者走进宫小村“第一代乡主”宫效喜的家。宫效喜的妻子李侠说:“他出门算命了。”宫效喜卖艺乞讨是为了治眼睛和维持生计,一天最多能要20多块钱。后来,由于乞讨越来越难,宫效喜改行算命,李侠则守着家里的地。李侠说:“打骂可能会有,但没有外面说的那样虐待小孩,太夸张了。”
14日,记者在阜阳市社会儿童福利院见到了被解救出来的楠楠、倩倩。10岁的楠楠长得胖乎乎的,活泼开朗,坐在轮椅上和其他孩子开心地打闹玩耍。倩倩年纪稍长,见到生人略显羞怯,她告诉记者,“父母”教会了她100多首歌。
太和福利院院长杨卫峰说,孩子刚送过来的时候身上很脏,工作人员给他们洗了澡,买了新衣服,还替楠楠买了轮椅。通过几天的观察,没有发现孩子身上有被虐待、殴打的痕迹,也没有看出心理、精神问题。
在记者走访的过程中,没有“乡主”承认虐待过孩子。就连被媒体称为“虐童丐头”、2004年被判刑的宫清平也否认虐待过孩子。
不过,据广州市白云区法院审理查明,2003年11月至2004年1月,宫清平在带两个儿童徐倩倩、宫小子到广州行乞期间,伙同宫某经常以殴打的手段逼迫两个儿童外出乞讨,并以威胁、监视、反锁屋中等方法防止二人逃脱或者被他人营救。
据徐倩倩陈述,晚上睡觉的时候宫清平就将他们锁在屋子里;每天早上4点多就要起床,不起的话,就被宫清平他们打;起床后就被宫清平他们带到外面乞讨,如果讨的钱他们不满意,就要被他们打。此外,经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区分局法医鉴定,宫小子身上有轻微伤。
太和县公安局排查后称:“未发现有拐卖儿童的集团和据点以及泼硫酸、铁笼子训练等残害儿童的行为。”
焦点三:是否“形成风气”?
【网文】“实际上,十几年来,‘带乡’在太和县宫集镇当地农村已经形成了风气,并且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带乡”的兴衰以2004.年宫小村的宫清平被判刑为转折点。
“2004年以前,有一二十户‘带乡’的。”村党总支书记宫春艳说。原宫小村村支部书记宫传文说的数字略多,“有三四十户吧”。而据太和县公安局统计,2004年以来,该县共破获拐卖儿童案件21起,解救被拐卖儿童24人。“这里面有很多儿童是卖给别人当子女的,而不是去行乞。”太和警方有关人士说。
“宫清平被判刑对我们震动很大。”宫清河对记者说,大家知道“带乡”有坐牢的风险后,逐渐退出。同时,国家免收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措施的出台,使种田的收入增加。此外,外出务工的也越来越多,有一技之长的人,年收入也不比“带乡”的低。
“现在‘带乡’的寥寥无几了。”宫传文说。宫春艳认为:“以前经济不好,出路少,现在挣钱门路多了,打工能挣两三千块钱,谁还愿意冒险‘带乡’?”李侠说,宫清平被判刑之后,村里有“带乡”经历的人都个白了,“近几年没听说谁还在做这个”。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