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的孩子
有时,父母们也得面对坚决不肯吃药的孩子,或是为了一点点小病痛就大呼小叫,以及一看到医生就尖叫的孩子。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事,但却需要我们付出耐心,讲究策略,才不至于让这些健康小问题变成对孩子及家长的真正折磨。
孩子的小毛病
生病总会带来些不可小觑的心理影响。事实上,从某些方面来看,孩提时代的生病不也属于我们最美好记忆的一部分吗?生病的我躺在温暖的被窝里睡觉,而兄弟姐妹们只有略带妒意地去上学;特别为我而做的火腿泥;独享妈妈在身边的照顾……这些都是令人眼馋的特权。生病的孩子在某种程度成为了一个重要人物。他是周围人关注的焦点,令他们牵肠挂肚。这样的情形难道不令人羡慕吗?这一切都属于心理学家们所说的“附带受益”,即孩子生病后获得的“好处”。
放松的方式
这些“好处”可能只是给他带来快乐,并成为美好的记忆。生病的孩子仿佛又变成了让大人照顾、帮助和侍弄的小婴儿。这种暂时的倒退有时对孩子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满足了他的一种深层次需求。孩子需要“喘口气”,需要暂停一会儿。此后,在他身上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突飞猛进的发展。
生病暂时打断了孩子的日常生活步骤。他有更多机会独处,有更多时间去思考。他看到周围的生活在照常进行,发现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没有自己,一切都在继续。这将引起他的质疑及迅速成长, 并意识到: 这样看来,我不是世界的中心,没了我地球照样转……
诱人的状况
但生病的“附带受益”可能会过于诱人了。孩子发现生病后好处多多:受到母亲的高度关注,被宠爱,收到小礼物,不再被斥责,不必非得吃蔬菜,可以随便看电视……这可比身体健康时快活多了。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渐渐地(下意识地)关注到一些轻微的不适症状(嗓子疼,肚子疼等),期待回到生病的状态。
共享快乐
孩子生病时的表现受母亲的影响非常大。实际上,在此期间,母亲也很矛盾。一方面,孩子生病烦扰着她:不能正常上班,家庭生活被打乱,担心忧虑,孩子不像理想中的那样活蹦乱跳。
但另一方面,孩子生病也使母亲“附带受益”。她不是正好有机会在孩子身边扮演一个好妈妈的角色,照顾孩子,围着他转,宠爱着这个完全属于她的小东西吗?可以肯定的是,母亲因此而能与孩子共享一段温馨融洽的亲子时光。此时,孩子完全依赖着她,而她也独自照顾着孩子的身体。如果这种快乐来自于母亲有意识的行为,并且只持续一段时间,那对大家都有益;如果持续过久或是来源于无意识的行为,那就会导致孩子病期延长或产生别的不适。
父母的态度很重要
那么如何对待染上微恙的孩子呢?父母们可以参考如下建议。(在“娇气的孩子”章节中,我们还将为您提供其他建议。但请您别忘了,与之前相比,这个阶段的孩子生病次数少,持续时间短,因而我们可以、也应该让生病成为他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他得了什么病,他的身体里产生了怎样的反应。当孩子知道一种可恶的细菌侵入了体内,但他的身体会在药物的帮助下进行自卫,并且正因为如此才会发烧,那么他就会感觉好多了。
告诉孩子他能够掌控自己的身体。他可以学会让自己强健起来。例如,想象身体进行自卫的场景,不要一味地纠缠在这些小病痛里,多想想病好后该干些什么,这些都将有助于他更快地康复。
不要对孩子过度保护,不要把他当成一件脆弱不堪的易碎品。大人如果成天在说“要是不戴帽子,你的耳朵会发炎的”或者“别在风里跑,不然要感冒的”之类的话,那就真的会招来疾病了。不如换个说法:“我知道你不会感冒,因为你的确挺强壮的,但我想,要是戴上这顶非常适合你的红帽子,也许感觉会更好。”也许还有必要指出,导致孩子感冒的不是风,而是通过他人传播的病菌。
一打喷嚏或稍有腹痛就惊慌失措、急忙服药也会带来长期危害。最好对孩子充满信心:“你可能有点儿感冒了,不过你很健康,只要别老想着这件事,你的身体很快就会把感冒赶跑的。”
别让生病变得过于“美好”,不要让它与愉快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礼物、关爱等)。应该得到嘉奖的是健康,而不是疾病。为何不送一个小礼物给孩子,祝贺他已经许久没有生病了?这样将进一步激励他保持强健的体魄。
树立榜样。孩子通常会效仿父母。如果父母中有一方经常稍有感冒就叫苦连天、卧床不起,那么孩子也更易沉溺在病痛中。
关注孩子,而不是疾病。当孩子患上某些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时,有时家长就会只把他看成一名潜在的病人。当父母将孩子与疾病视为一体,并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就有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过度保护带来的后果可能最终比疾病本身更严重。
病毒感染怎么办
从出生到4岁,孩子会遭受四十多次各种病毒的侵袭,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鼻咽炎。
针对这种病症,现今尚无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药物只能减轻患病过程中的疼痛。只有出现感染症状时才需使用抗生素(如耳炎、支气管炎等),但这种情况很常见。集体生活中的幼儿通常更早更频繁地患上这些疾病,并且更严重,因为他时时刻刻处在与病毒的接触中。其他孩子身上则较晚出现这类病症。直到有一天,所有孩子都具备了足够的抵抗力,不再那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里病毒的侵害。从这天起,孩子开始不再轻易生病了。
拒绝服药怎么办
忍受药片、滴剂、糖浆、栓剂或打针绝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但有时却很必要。很难让六七岁之前的孩子懂得吃这些苦头是“为了他好”,尤其是当他认为自己没有生病时。他只看到眼前:你们要他咽下难喝的糖浆,他可不愿轻易就范。有些孩子会听从大人的劝告,另外一些则大喊大叫,在大人拿着滴剂或针筒走过来时挣扎抵抗,所有要注入体内的东西都让他惊恐万分。可以理解:如果他认识不到这样做的积极意义,为何要安静地让别人在鼻子或耳朵里滴药水、吞下药片、在肛门里塞进栓剂或在腋下放体温计呢?孩子的身体一直处在我们的悉心保护中,他做出如此反应也在情理之中。如果您希望杜绝此类“壮观”场景的反复上演,您可以在以下建议中采纳若干。
立场坚定
这意味着您应该肯定自己的做法。您无需为给孩子吃药而对他感到歉疚,也不能流露出“这药很难喝”或“不一定非得这么做”的想法。治病是生活的一部分,就这么简单。
请您表现得坚定而直接,应该让您的孩子感到,您不会允许他不乖乖吃药。必须按时服药,没有商量的余地。您无需为自己扮演了这样一个毫不留情的“恶”父母而内疚,但也请您别威胁孩子。医生和您只是希望他好起来,因此他必须配合治疗。就这么简单。
让吃药变得容易
许多药物都有多种形态(片剂、糖浆、栓剂等),您可以与医生讨论该选哪一种。如果您的孩子不肯用栓剂,问问医生这种药或同类药物是否还有孩子更能接受的形态。其他国家已经不用这些“鼎鼎有名”的栓剂了!如果我们也能如此,那孩子服药就简单了,您也轻松了。
如果医生认为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您大可将口服药与孩子喜爱的食物混在一起让他吃。药片可以放在一勺糖煮水果或果酱里;药粉或糖浆可以溶于少量果汁或牛奶里(量不宜过大,如果孩子喝不完,那用药剂量就可能不足)。相反,千万不能让孩子把药片当成小糖果,那样混淆起来是很危险的。
尝试各种方法,尽情发挥您的想象力吧。在栓剂或体温计的一端抹上点凡士林起到润滑作用;用拔掉针尖的针筒将药水直接滴在口腔内侧;在孩子专心看电视时给他的耳朵滴药水会更容易,将药水温热也有助减轻不适感。如何滴眼药水?如下方法很管用:让孩子闭上眼睛、平躺,将药水滴在内眼角处。当他睁开眼睛,药水就能在角膜上蔓延开来。
告诉孩子您在对他做什么,怎么做,以及为何要这么做。用简单的语言向他解释病因。他会明白身体内正在与可恶病菌搏斗的“小战士们”需要援助。这样药物就有其存在的理由了(见有关疾病的章节)。在帮孩子用药时,简短地告之您将怎么做,然后立即实施,并且不要心疼。提前准备好一杯橙汁,好让孩子尽快忘掉糖浆或药片的味道。最好告诉孩子治疗将持续多久。可以在日历上把需要吃药的日子圈起来,每当他服完一天的药,就可以划去一天,或画个小星星。当孩子发现治疗的日子就剩那么几天了,他会更容易坚持下去。
引导您的孩子学会合作,并积极参与治疗,而不是被动地忍受。例如,让他独立在日历上做标记,自己找对药瓶,或者可能的话,让他自己服药。如果向他许以一个小礼物,或承诺日历上小星星画满的那天给予奖赏,那么效果会更佳。
让孩子学会吞咽药片
从孩子学会吞咽药片的那天开始,服药就简单多了,这就是教会孩子怎么做的好处。首先请您亲自示范给他看(“我张开嘴,伸长舌头,尽可能把药片往嘴巴深处放,然后喝一大口水。如果药片没有咽下去,那就再来一次。”)。然后鼓励他模仿这些动作,但嘴里不放任何东西;接着让他用一颗小豌豆或一小片煮胡萝卜(刚开始时要非常小)试试。逐步增加吞咽物的体积,直至与药片一样大。家长一定要保持耐心:会有一些孩子学得比别人慢些。
3岁的孩子通常是令人喜爱的,渐渐地不再像一年前那样爱发脾气、老是作对。他不再那么任性,开始学会有耐心(在这点上,幼儿园功不可没),但仍禁不起挫折。此时的他常常充满了幽默和想象力。
变化
他的情感反应依然强烈,经常表现出害怕或嫉妒,夜里并非一直在休息,有时吃饭还是让人头疼(食欲时好时坏,口味多变),还不能总是很好地接受生活中出现的变化。但他的语言能力越来越强,并要求在家庭中拥有真正的发言权,而掌握语言有助于他协调人际关系。他充满好奇,爱提问,爱探索……
生理发展
3岁左右的儿童平均身高为90~96厘米,体重为13~16千克。良好的平衡感使他已经能够单腿站立、拍球、沿直线或倒退行走。喜欢随着音乐节奏跳跃或舞动。手对剪、切动作的控制越来越熟练,握笔也更稳了。到3岁半左右,他已能够踮着脚尖走几步,可以在一块木板上行走,还学会了并脚跳。虽然三轮自行车已经骑得不错了,但他仍需要大人牵着手才能像大人那样下楼梯—也就是双脚轮流踩踏。此时的他喜欢坐在秋千上让别人推自己。在公园,他一般喜欢玩滑梯或攀爬。3岁末的时候,他已经能够照样子画出菱形等简单图形;能熟练使用剪刀,但有时手眼还不协调,因而会剪出歪歪扭扭的线条;相比规则,他更喜欢乱涂乱画。
性格
孩子期待能取悦父母、帮父母做事。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毫不掩饰地流露情感。在发现了语言的幽默与魔力后,他还热衷于出谜语,在自己的游戏里独自乐得咯咯笑。尽管已经意识到男女有别,并对此好奇不已,他还是乐于把男孩女孩都当作玩伴。他会针对婴儿的事提出各种问题,如果有弟弟妹妹的话,会对他们表现出嫉妒之情。这时的孩子很大程度上依然以自我为中心,不太能想象有相左观点的存在。当感到自己不被理解时,他会委屈。
不再动辄发脾气
他不再那么容易发脾气,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怒火、恐惧和攻击冲动,试图掌控好自己的肢体行为和情绪。对他人的攻击从肢体转向语言,经常用“我会叫爸爸来揍你”之类的威胁来代替拳打脚踢。对孩子而言,这种自我控制的学习过程是艰难的,需要成年人为其做出表率。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会惧怕某些动物(或者相反,对所有动物都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独处也会让孩子害怕,父母不在时他会担心。
4岁时,他更善于表达感情了。有时,也会有个非常要好的异性朋友。他对成人以及他们的性别特征和私密生活充满了好奇。他喜欢观察、触摸(也乐于展露和触摸自己的身体)并讨论,也渴望代替父母中的一方睡上他们的双人床。小女孩们会“搔首弄姿”,试图吸引她们的父亲,如果没人纠正的话会坚信以后会嫁给爸爸。小男孩们对待母亲则非常温柔;当父亲角色缺席时,会自封为妈妈的“小男子汉”。
日常生活
许多3岁的孩子还吸吮大拇指、奶嘴或奶瓶,并对心爱的毛绒玩具寸步不离。健康方面,随着集体生活的开始,孩子患上感冒的几率增加了(上过托儿所的孩子则已具有较强的免疫力)。
孩子的食欲甚佳,也比较稳定。他更愿意吃早餐和点心,一方面因为早餐和点心比其他两次正餐随意、快捷,另一方面也因为它们以甜味食物为主。3岁的孩子仍然会通过拒绝吃饭来引起父母的注意,但他已能独立进食,也能相对正确地使用餐具、杯子和碗。到3岁半左右,他已经能实实在在地为家里做点事了:帮着布置餐桌,将衣服放进洗衣机,铺自己的小被子等。他喜欢干这些,但这种状况不会持久。在餐桌上,他开始学会自己吃了,但面对心爱的食物, 经常会“眼大肚皮小”。他对食物已经不那么“爱憎分明”了。
孩子变得更灵巧
这时的孩子更灵巧了。以前,当大人把纽扣或难解的地方解开,他就能自己脱衣服。现在他开始学会自己穿衣服,并且能完全独立地穿上一些最简单的衣服。这方面的进步对他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一般来说,从3岁半开始,孩子就不会再搞错鞋子的左右脚,并且能独立穿好没有系带的鞋子。得到大人的指点后,孩子们会很乐意自己洗淋浴或盆浴,并能表现得非常棒。
更安稳的夜间睡眠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睡眠安稳多了。大部分孩子夜里不再醒来,下午也仍旧要午睡,不睡午觉的孩子也能安静地休息一会。如果醒来,他也许会安静地在自己的床上玩一会儿,直到再次入睡,
或大人来看他。但也有许多孩子会哭泣、喊叫或爬起来,有时还会爬到父母的床上去。哭着醒来的孩子通常是因为做了噩梦,但他很少能描述这些噩梦。得到安抚后,孩子便再次香甜地入睡。睡前的“仪式”尽管仍然很重要,但渐渐地已经不再那么一板一眼了。有些夜里能控制大小便的孩子可以一觉睡到天亮;另一些会叫大人带他去厕所。少数孩子需要大人喊醒他,在床边的尿盆里解决。
语言发展
大部分3岁的孩子讲话流利,词汇丰富(800~1000个词语)。他会表达复数概念、使用人称代词,但语法还有待改进。无意义的押韵和文字游戏令他着迷。他经常更愿意用语言来表达,而不是行动,并且能做到“言”“行”一致。他能理解较为复杂的指令,如“去把球找来,放在桌子上”,能描述出简单图片上的内容。
随着数月内词汇量的增加,孩子慢慢开始说出更长的句子,并能正确运用一些副词,会表达否定意义、使用助动词。当语言表达跟不上思维速度时,他会结巴。到3岁半左右,他会越来越多地以“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什么……”为开头进行提问。同时,他们在概念、短语的表达及过去、现在和将来时态的表述上进步显著。
智力发展
在家长读书给他听的过程中,3岁的孩子开始想要看书上的图文。他偏爱识字读本和图画书;喜欢听动物的故事,常常融入小熊或兔宝宝的角色。他喜欢听大人一遍遍地重复这些故事,最后甚至能将其中的一些内容背下来。他也愿意通过碟片或磁带来听故事。能够认出自己的名字;有时能够背诵数字至5或10,但还不会数2个或3个以上的物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变得更加专注和有耐心了。在3岁半左右时,能够听大人读长达二十几分钟的故事了;尤其喜欢出现重复段落的故事,对以人物或动物为主角的童话尤为感兴趣。该年龄段的有些孩子也开始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有自己钟爱的曲子,并且能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蹈或跳动。他能记住许多儿歌,并背诵出来。在书写方面,大部分孩子还处于涂鸦阶段,但很多孩子已经能画出笔直的线条,并临摹出若干字。到3岁半,孩子们一般都会数到10了,还能用积木搭出“宏伟的建筑”。另外,他知道自己的姓氏和父母的名字了(有时甚至直呼其名)。
最喜爱的游戏
他喜欢一切有轮子的东西—三轮脚踏车、玩具汽车、推车、小火车,并为自己的交通工具“铺设”好障碍重重的道路或路线。他还喜欢玩水。踩泥水、洗碗、吹肥皂泡、漂小船等都是令他着迷的游戏。要是还有泥土或沙子,那就更带劲了:捏泥巴,用沙子搭城堡,挖路或开凿隧道等。
他喜欢用手指作画或用颜料涂抹;能够穿起较大的珠子;会玩拼图游戏。想象的世界在游戏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经常会虚构出一位“朋友”,并编出无数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孩子喜欢假扮商贩、医生、爸爸、妈妈,还有老师。也非常热衷于给自己化妆、戴面具,以及假扮他人、装成大灰狼吓唬别人。简单的拼图游戏,带图画的棋牌游戏,修修弄弄的小零活,堆砖头,这些都是他最喜欢玩的。一些小女孩渴望打扮玩具娃娃,但她们尚笨拙的小手在给娃娃穿衣服时显得力不从心。孩子第一次开始期待圣诞老人的到来,并对此兴趣盎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