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4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525451
  • 作      者:
    陈力丹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力丹,男,1951年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责任教授、博导、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国际新闻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新闻理论、中外新闻史、传播学理论、舆论学。独著、第一署名论著和独编著44本,发表论文200多篇,一般文章1900 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人民日报传媒书系: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4)》主要内容包括: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新闻传播学与当前政治、2013年新闻界事件分析、新闻理论研究、传播理论研究、新媒体研究、新闻法治与道德研究、新闻业务研究、新闻传播学教育与科研。《人民日报传媒书系: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4)》展现了2013年我国新闻传播学各方面的研究现状、新闻传播业界和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是一本系统探讨新闻传播学理论及实践的专著。
  考虑到一些读者的需求,《人民日报传媒书系: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4)》特别增加了附录“博士生传播学方向中期考核”,供大家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新闻理论研究
  这年的新闻理论研究提出问题不多,不过《南京社会科学》第10期就新闻理论展开讨论的几篇文章值得关注。新闻的知识形态现在正在变成什么样子?一位作者指出:新闻将超越对线性时间的追逐,适应于所有时间,从容地提供时代所需要的事实;人们有能力处理更多的事实,提供关于事实的全新理解;新闻不再是职业媒体的垄断性知识,形成更开放、竞争更强的领域;新闻知识标准将被突破,面向不同公众群体,更灵活地为社会提供服务。但这不意味着职业新闻的灭亡,职业新闻生产会变得更有活力。③另一位作者指出,要警惕不加区别地将公关、广告等学科胡乱与新闻教育和研究嫁接。近年来商业主义、新媒体对新闻的冲击,使新闻质量下降,新闻与普通信息、宣传的区别越来越不被重视。需要重申新闻对于民主的重大意义。今天要突破新闻研究的困境,需引入包括政治学范式在内的多元范式。④
  这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呈现繁荣景象。年内《国际新闻界》第3期和第10期,《新闻与传播研究》第5期和第6期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论著的研究论文专栏;《新闻界》有11期,《新闻前哨》有6期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念、文献、报刊、事件等的小型研究专栏;《东南传播》连续7期刊载普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文章;还有一些高校学报的新闻传播学栏目,也刊登了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文章。习近平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学界也有关注,有研究者梳理了习近平2012年以来关于宣传工作的论述并谈到,习近平重提党性人民性的一致性,实际打破了30年来的宣传理念的禁区,意涵丰富。④也有来自党报改革一线的经验总结,以其头版的创新实例支持了党性与人民性统一的观点。②
  关于新闻客观性原则和专业主义,有研究者从普利策的媒介经营切入,还原了客观性、专业主义的历史语境,认为专业主义包藏了普利策作为一个商人对市场利润的追逐,客观性原则进一步加强了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规训,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媒介经营管理策略。⑧这种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批判,与美国社会学教授塔奇曼(GayeTuchman)的仪式策略说殊途同归。
  这年,有文章对新闻伦理(新闻职业道德与规范)的过往研究进行了梳理,通过对33年来几本主要的新闻传播学期刊的统计发现,近10年,新闻伦理研究的热度总体上在不断攀升。④这反映了当前新闻职业道德成为显在问题,而且扩散到网络新闻活动中。有研究者在上海的几家网媒中开展调查发现:网络新闻工作者对“兼职”较为宽容,而对“免费馈赠”相对保守,且个体与个体间对新闻伦理的认知差距较大。这一技术衍生的人群逐渐进入新闻生产核心,接受着职业道德考量。作者认为,记者对所在媒体的市场化态度和工作满意度是影响认知的主要因素。⑨这年初,糯康死刑直播事件、李某某未成年人轮奸案的传媒表现、新快报记者刘永洲事件等等,都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新闻职业规范得到不断重申。
  这年关于版权的研究多起来,并且在理论层面得到较多的讨论。有研究者认为,言论表达自由的滥用可能会削弱作者的发表权,减损作者的财产利益,打击创作积极性,而最终损害了表达自由本身(沉默的自由)。这种冲突的根源在于,作为私人财产的版权具有某种公共财产的属性;而要实现二者的协调,就需要明确言论表达以不侵害私人财产权为底线,端平私权与公利这两碗水。⑥另一位研究者关注到2012年11月国家版权局公布《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三稿,其中规定,记者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单位。对此,研究者提出自己的意见:大陆法系有着尊重、保护脑力劳动的传统。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
2013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2013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
2013年中国广播电视研究的十个关键词

第二章 新闻传播学与当前政治
宣传工作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
——解读习近平在8·19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解读习近平在8·19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关于领导人报道答记者问
我国气象报道应摆脱阶级斗争思维切实为人民健康生活服务

第三章 2013年新闻界事件分析
央视“生命倒计时”现场直播:传媒要有法治意识和对大局的政治把握
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的记者提问:中外媒体记者提问技巧比较分析
芦山地震的传媒报道:期待理性而专业的灾难报道
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规范传媒监督
“李某某涉嫌轮奸”案的报道:理性审视、平衡处理案件律师提供的材料
2013年八九月间传媒连曝假新闻:假新闻成因之一——主观统领客观
薄熙来庭审案期间的媒体报道:不能再搞“媒介审判”
浙江余姚群体性事件:灾情报道要从群众的需要和感受出发

第四章 新闻理论研究
传媒生活在人民当中
以第三方立场报道利益冲突事件
为什么传媒不能客观、全面报道事实?
不要煽情,客观、平衡地报道事实
新闻出自由的理论架构与现实运用分析
树立全民“新闻素养”理念
——科瓦奇和罗森斯蒂尔《真相》中文序言

第五章 传播理论研究
媒介环境学在中国接受的过程和社会语境
孔子具有怎样的传播思想
——从传播学角度解读《论语》
不同依恋模式下的传播学解读
“皮格马利翁效应”与人内传播
在微观层面切实改善中国形象

第六章 新媒体研究
新媒体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时空紧张感:新媒体影响生活的另一种后果
网络流行语的发生及话语特征
微博多级传播路径下传统广播的新突破
——论微电台

第七章 新闻法治与道德研究
做不说谎的记者
从新闻职业规范角度评薄熙来案和陈永洲案的报道
为什么未成年人得不到传媒的保护?
报道了假新闻,为什么不见更正和道歉?
报纸广告要守住道德底线

第八章 新闻业务研究
改变文风从写规范的新闻开始
一条会见消息的修改与讨论
制度的生命力重在落实
开阔视野,深化民生新闻
广播的性质与发展前景
提升时评的质量
评报意见

第九章 新闻传播学教育与科研
研究生学位要求与培养质量
关于科研评价体系的意见
社科基金申报论证的初审意见
关于外新史、中新史、新闻理论、传播理论课程
教学和研究中的问答
学位论文开题、评议和答辩评语
学生文章的修改与评语
“读新闻传播学书”栏目按语
附录
博士生传播学方向中期考核
2013年内发表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外国新闻传播史文章篇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