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经济报道新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608876
  • 作      者:
    戚鸣,张典,葛向阳著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案例丰富、通俗易懂、紧跟时代,是媒体从业人员学习经济报道的必备读物。
展开
作者简介
戚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教授。主要从事新闻采访写作、专题报道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新闻采访课荣获北京市精品课。著有:《实用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实用通讯写作》《新闻与传播学学术论文写作》。主编有:《记者是这样炼成的——专题报道训练指南》《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新闻报道》《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传媒创新》等。主持部委级科研课题有:新闻报道娱乐化研究、新闻娱乐化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一个合格的经济报道记者既要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知识,还要适应新媒体时代新闻碎片化、传播方式多样化的新形势。本书以经济和生活的关系为切入点,用通俗化的手法讲解了基本经济学原理,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案例介绍了经济学报道的基本知识,对媒体从业人员及经济学爱好者有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引  言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经济报道的话题。
   有一个犹太人来到银行借1美元,银行要求担保,犹太人从包里取出了相当于50万美元的股票、债券。银行贷款员说:“这么多抵押你可以多贷款”。犹太人坚持只借1美元,年息6%。一年后,犹太人还了贷款取回股票、债券,贷款员好奇地问他:“为什么只借1美元?”犹太人笑答:“保险箱租金太高,变通一下,我只花6美分就租了保险箱”。
   人们对枯燥的经济数字往往不愿花精力,更没有耐心去听解释,但犹太人的这个故事让我们对数字提起了兴趣。本书中有许多这样的小故事,引导你去关注经济中的大问题,比如,股市、黄金、期货、投资、理财、加息、通胀等。今天,几乎每一个人都在用投资的眼光看世界,实现自己的财富增长梦,这就给经济报道的生动化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央视财经频道测评专家杜昌华在《央视财经密码》一书中,揭示了电视经济报道的密码:在新闻价值、财经专业内涵、电视特点三者间寻找最大公约数。比如,从2012年8月20日开始,《经济半小时》共播出18期《明天我们如何养老》。先是提出真问题,经过连续报道回归常识,换言之,通过一个人、典型案例或财经内涵丰富的生活现场,展开经济解读。他们的“工具箱”中,既包括新闻调查研究方法、财经专业研究的方法,也包括工作调研的方法。这就是“烹制”财经节目的方法,将专业财经研究的方法和电视表现融合起来,就像做中国菜,食材和佐料通过勾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以往的经济报道类书和教材,总让人有经济、报道“两张皮”的感觉,前半部分讲经济,后半部分讲报道,重心不在“融合”上。当然,经济报道的记者至少要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需求、供给、均衡价格、个体行为等理论;学习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总投资、总消费,资源利用、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及总量分析等。但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一本书造不出专家。等学成一个专业再来报道当然好,但对非经济学背景和新闻学背景的学生来说,重新建构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非一朝一夕。怎么能通过这本书最大限度地收获专业报道的本事?我们的切入点是,让读者更加关注经济与生活间的关系,从身边事发现经济新闻,比如,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指的是稍微增加某种经济活动所带来的收益和成本变动量,对外行来说,我们的任务是发现和捕捉这个变动,这是新闻发现,是记者的看家本事。至于怎么计算,得出结论,则需要采访经济学家,让他们去解释。我们的任务是发现,我们的能力是通过所掌握的初级经济知识,去发掘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本书做的就是“扬长避短”功夫,不在“拔苗助长”上下力气。
   专业有专业的标准,业余有业余的玩法。就像下围棋,有专业9段,也有业余6段,在熟悉规则的前提下,谁都能下棋,技艺水平可慢慢提高,专业棋手比业余棋手高在棋谱背得多,有童子功,每步棋比业余棋手更有预见性,业余棋手虽非科班,只要多下,举一反三,也可熟能生巧,少出昏着。先会下,再不断学习技艺,可大大提高学习兴趣。正所谓在干中学,学中干,经济报道道理亦然。
   央视的《对话》节目是我国经济人物访谈高端的节目。节目以“说出你的故事”为主要内容,以讲述者的真实故事赢得观众,以人性的独特魅力感染人。因此,节目一般以人物为核心,直逼人物的真实思想,展现他们的矛盾痛苦和成功喜悦。这是将企业家的成功经历转换成行为艺术的过程。但凡运用明星效应,通过他们的行为折射经济社会的最新动向和潮流,甚至撬动某个艰涩难啃的谈话,报道的生动吸引人便不在话下。从百多年前的怪杰特斯拉,到今天的怪才马云,还有神奇的巴菲特,如脱缰野马高起的房价和众多地产大佬,互联网巨富,城市化趋势,经济成功人士背后潜藏的故事往往能体现社会发展、民心向背。他们的个人成功,其实也折射民众生活的幸福“指数”。大人物、大思想和小故事,这是经济人物报道需要的三个要素。
   企业报道与百姓生活的关联性较少,也有广告嫌疑,所以,这类报道虽多,报道效果却不太好,除非是事件性的企业报道,特别是负面报道。但企业更想要的是,让大众知道他们的成就。如果将增加效益转换成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将企业品牌镶嵌在执行人的励志故事中,对百姓就不再仅仅是企业报道,而是人生指南,这类书一直在图书排行榜前列。洛杉矶奥委会主席彼得•尤伯罗斯,曾经听过英国专家德•波诺博士的一次演讲,颇受启发,那是一个关于创造性思考方法为主题的演讲。奥运会举办国以往总是亏损,尤伯罗斯想在洛杉矶奥运会扭转这种局面。他首先改变了大公司赞助奥运会提高知名度的惯常心理,决定把私营企业赞助作为经费的重要来源。他规定入围只有30个席位,企业间争夺的结果,使组委会获得了3.85亿美元,而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381家赞助商,总获仅900万美元。奥运会结束后,尤伯罗斯给世人提供了一份惊人的账单:耗费5.1亿,赢利2.5亿,洛杉矶旅馆、饭店、商店额外还收入35亿美元。这个案例反映的是尤伯罗斯的创造性思维空间,让人们不由地关注他的经济行为,启发常人的思考。供人借鉴的是经济知识,报道的价值能够举一反三。
   我们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各种手机报、微信等,移动媒体将新闻碎片化,改变了我们获取新闻的习惯,也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条理性,却增强了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和趣味性。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报道财经新闻,给未来的记者新的施展空间,也增加了更大难度。海量信息会增加我们的取舍负担,尽管有可能“人人皆记者”,追溯信息源却成为最难的事,就如马航失联飞机,数据的提取过程不提供带有语境化的数据,是观众对这期间各种新闻准确性产生质疑的原因。当然,假设全部数据真的有信源,带语境,那对记者编辑来说是根本不可行的。看指数识世界,数字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数字也改变了经济报道的原生态,未来的记者们应当适应这种变化。
……
展开
目录
经济新闻导论 / 1
一、经济新闻的定义 / 3
二、经济新闻的发展脉络 / 4
三、财经记者的职责 / 7
四、常见经济新闻类型 / 11
五、中外财经名记者 / 18
经济报道必备的基础知识 / 23
一、经济学原理的基础知识 / 25
二、经济生活中的具体概念 / 36
三、经济学领域主要代表人物 / 46
经济史开卷有益 / 61
一、一家报纸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日记 / 63
二、一个事件的评判就是一个知识仓 / 66
经济新闻解读的推理逻辑 / 73
一、深度观察:用理论解释现实 / 75
二、视角差异:经济话题层出不穷 / 77
三、理智判断:经济分析的前提条件 / 80
四、思维工具:经济分析的武器 / 84
用供需杠杆撬动谈话议题 / 87
一、十字军东征话题也可猎商 / 89
二、企业家访谈展现独特魅力 / 92
三、嵌入“危机”绕不开的关键词 / 97
四、话题延伸谈古论今 / 102
用制度经济学报道企业改革 / 107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发现 / 109
二、企业出问题?决策做分析 / 112
三、产品与流通用“看不见的手”掌控 / 113
四、企业管理监督与激励 / 116
用经济周期理论解读身边事 / 119
一、产品价格涨跌见周期 / 121
二、银行破产 股市暴跌 七八年又来一次 / 123
三、“菜篮子、内裤头” 经济回暖晴雨表 / 124
破解投资与消费的群羊效应 / 131
一、抱团取暖买涨不买跌,催生预测报道 / 133
二、纳什均衡理论,收获理财报道 / 139
三、乐活,消费引领时尚报道 / 141
数字从来都不是冷冰冰的 / 147
一、数字中发现新闻 / 149
二、数字中预测新闻 / 150
三、数字中解读新闻 / 151
四、数字中提炼主题 / 155
经济新闻是如何讲故事的 / 161
一、故事搭台数字唱戏 / 163
二、因果制造悬念?抒情衬托高潮 / 167
三、形象化主题方清晰 / 170
经济人物是如何传播思想的 / 177
一、大人物的大思想和小故事——经济人物报道三要素 / 179
二、伟大的发现取决记者练内功 / 181
三、经济人物的真知灼见为普通人所关注 / 185
四、作者的概括能力决定报道高下 / 188
五、注重细节和故事使人物丰满起来 / 191
经济调查是如何挖内幕的 / 199
一、网络成为寻找新闻线索的新平台 / 201
二、调查记者的责任是做到对社会负责 / 205
三、采写方法更重实验和专家解读 / 208
移动媒介是如何催生经济报道革命的 / 219
一、移动浪潮引爆信息泛滥 / 221
二、网络互动催生话题经济 / 224
三、新媒体报道争夺碎片时间 / 230
四、搅局传统媒体频繁洗牌 / 233
参考文献 / 236
后 记 / 23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