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国保险公司非寿险IBNR准备金精算评估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34097
  • 作      者:
    张伟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张伟,1971年6月生,2006年1月获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经济学博士。现任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保险精算与会计、公司财务方面的研究。曾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或参加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在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的各项责任准备金中,IBNR准备金所涉及的不确定性最高,评估难度最大,其评估值对公司负债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保险公司的IBNR准备金评估一直是监管机构及其他相关利益方高度关注的问题,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经济管理学术文库·金融类:我国保险公司非寿险IBNR准备金精算评估研究》采用综合性研究方法,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研究了IBNR准备金计提标准和方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这些关键问题的研究表明,我国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在IBNR准备金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方面合理性不足。因此,《经济管理学术文库·金融类:我国保险公司非寿险IBNR准备金精算评估研究》最后结合我国保险公司实际业务情况和财务制度的变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希望为学术界、实务界以及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虽然精算师们常常自信地假设自己构造的模型是“正确”的,而且也常常不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但是这些案例的存在以及一些相关调查研究不断在挑战准备金预测的精确性以及精算师的专业水平,使我们不得不重视准备金的构建模型误差问题。
  目前我国的非寿险中资公司中,只有中国人保和平安产险具有采用精算方法来评估IBNR准备金的初步经验,其他中资公司在这方面还是“空白”。但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12月下旬及2005年2月相继出台的两个关于准备金的重要文件,即《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试行)》和《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详细规定了计提IBNR准备金的精算方法,并鼓励保险公司按照这两个文件计提该准备金,2007年1月1日以后所有产险公司都必须按照规定精算方法计提IBNR准备金。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精算技术和制度相对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发达国家,构建模型误差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各方的重视。鉴于我国相对落后的非寿险业和精算技术以及较薄弱的数据基础,这个问题对于IBNR准备金的精算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主要针对我国非寿险业务的特点,重点分析影响我国非寿险业务IBNR准备金评估构建模型误差的两个重要现实问题:其一,我国非寿险业务IBNR准备金评估的流量延迟期选取;其二,我国非寿险IBNR准备金评估的尾部流量估计。
  一、我国非寿险业务IBNR准备金评估的流量延迟期选取
  在利用精算方法评估IBNR准备金时,通常以流量延迟表的形式来组织各种索赔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构建模型。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流量延迟期的选取,这也是构建模型的重要假设条件。流量延迟期的选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延迟期的测度时间单位和最大经验延迟期数。延迟期的测度时间单位主要指单位延迟期的时间跨度,比如,一个延迟期可以是1天,半个月,1个月,3个月,1年,等等。而最大经验延迟期数是精算人员在评估准备金时根据经验和索赔的实际情况所确定的事故发生的最大延迟期数,它由事故发生的经验观察时间区间和延迟期的测度时间单位来决定,比如,如果选择5个事故发生年作为经验观察时间区间,延迟期时间测度单位为半年,则最大经验延迟期数就是10;若延迟期时间测度单位为1年,则最大经验延迟期数是5。
  为了便于讨论,以下称延迟期的测度时间单位为单位时滞。单位时滞包括三种类型:①报告单位时滞;②决算单位时滞;③理赔单位时滞。报告单位时滞是指保险事件的发生时间和报案(或立案)时间之间迟延时间的测度时间单位;决算单位时滞是指保险事件的报案(或立案)时间和结案时间之间的迟延时间的测度时间单位;理赔单位时滞是指保险事件的发生时间到结案时间之间的迟延时间的测度时间单位。
  单位时滞的选取除了考虑财务和统计报表的频率(习惯上通常以1个月、1季度、半年或1年为报告统计时间),更重要的考虑因素有以下几点:
  (1)单位时滞的选取要与报告、理赔的索赔模式相匹配。在精算评估IBNR准备金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即报告合理赔模式是稳定的,体现在延迟期上,就是在第j单位时滞内各事故期的报告和理赔概率相同,而且对每个j都成立。比如,如果单位时滞是半年,在第1个半年内,第2个半年内,…,第n个半年内事故期的延迟比率较稳定。
  (2)单位时滞的选取要与索赔的季节性特点相一致。比如,上半年的索赔模式与下半年的索赔模式明显不同,呈现出索赔的季节性特点,那么单位时滞则最好不要超过半年。
  (3)单位时滞的选定应当与时滞的实际长短相一致,即要与报告和理赔延迟分布及其特征相一致。例如,理赔时滞的均值为15~16天,如果以1个月作为单位时滞可能太长了。
  (4)统计样本量和信息量。单位时滞不宜太小。单位时滞越小,意味着对时滞的分布越细,各组的统计样本量也就越少。单位时滞也不能太大,因为将时滞分组后会有一部分数据信息的丢失,单位时滞越大,丢失的信息越多,甚至不能反映索赔过程的本身的模式。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框架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IBNR准备金评估的基础原理
第一节 IBNR准备金及其评估的含义
第二节 赔付过程与IBNR准备金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 评估目的与评估基础
第四节 业务数据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下的IBNR准备金
第五节 报告时点的确认
第六节 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三要素标准
第七节 公司治理与责任准备金评估

第三章 IBNR准备金评估研究进展
第一节 确定性方法研究
第二节 随机方法研究
第三节 IBNR准备金充足性研究
第四节 准备金的变异性研究
第五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章 mNR准备金财务规定的合理性分析
第一节 我国IBNR准备金计提制度的演变
第二节 2007年之前财务制度计提标准的合理性分析
第三节 基于2007年之前行业数据的IBNR准备金充足性实证分析
第四节 中资财险公司IBNR准备金计提不足后果的初步分析
第五节 中资财险公司IBNR准备金不足相关因素的初步分析
第六节 我国财险公司未决赔款准备金的盈余管理与稳健性实证分析

第五章 精算评估:探索适合我国的IBNR准备金评估方法
第一节 IBNR准备金评估的基本原理分析
第二节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估方法

第六章 索赔延迟分布与模型构建误差分析
第一节 报告延迟分布估计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报告延迟分布与链梯技术
第三节 我国非寿险业务报告延迟分布的经验研究
第四节 基于总量数据的理赔延迟季节 性截断分布预测法
第五节 我国非寿险业务理赔延迟分布的实证研究
第六节 我国非寿险业务IBNR准备金评估的构建模型误差分析

第七章 IBNR准备金风险边际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IBNR准备金变异性的来源
第三节 过程误差、参数误差及预测误差分析
第四节 IBNR索赔额与IBNR准备金的预测分布
第五节 IBNR准备金与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变异性比较
第六节 IBNR准备金变异性预测方法
第七节 对我国非寿险业务IBNR准备金变异性的经验研究
第八节 IBNR准备金风险边际的评估

第八章 研究总结、建议和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后续研究方向
第三节 从评估技术到评估制度
第四节 我国非寿险IBNR准备金评估制度的问题和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