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企业的智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03617
  • 作      者:
    罗争玉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关系的重构;企业治理、政党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互鉴;悟证管理的本来,体味管理哲学的意蕴;商商改变人类,企业的智慧改变世界。
展开
作者简介
    罗争玉,男,1970年8月生,湖南双峰人。法学博士,哲学博士后,研究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现任华文出版社社长,中国出版集团教材中心总经理,湘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理论、文化产业和管理哲学。著有《企业的文化管理》、《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等多本专著。
展开
内容介绍
    《企业的智慧》基于全球化浪潮下企业管理与社会管理所面临的新局面、新趋势,从管理的思维、管理的理念、管理的伦理等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管理的智慧。企业有自己的基业长青之道,所有组织包括国家和政党,都有从避免早衰到长盛不衰的路径。从企业找到破解“企业有生命,生命终会终结”这一魔咒的良方,而这一良方则是所有组织永续发展的终极源泉。
    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商商改变人类,企业的智慧改变世界”这一贯彻全书的主题。“商商”是相对情商、智商而言的,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并非只是一本谈企业管理的书,其立意甚至指向公共管理。政治框架的缔造应该与民间世俗秩序的结构相配合,是本书的主题。在乡土社会,政治的外衣便是“礼”,以企业生活为主体的现代社会,政治则更加要求科学。
    十年砍柴:《企业的智慧》说得好,中国企业家的确还没有走出胡雪岩的圈子,国企和民企还没有走出困境。企业没有给国家的治理提供相当的资源。中国社会治理,吸取企业的智慧很不够,需要按照公司治理的形式。不要把厚黑、权谋当做企业管理之道,当成企业的智慧。
    ——陈少峰

    智慧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比如乔布斯至于苹果。整合技术与资源,企业可以发挥富可敌国的力量,企业的智慧可以影响我们的国家公共管理。
    ——童大焕
展开
精彩书摘
    作为企业中人,同时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在思考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的同时,我们也开始重视起企业在社会中扮演的多重角色与身份,企图赋予的的理想。基于这样的反思,让我们先从它的概念开始寻找企业的现代身份。
    目前,关于企业的概念及其性质问题,不同学者具有不同观点,相互之间也存在一些争论。没有争论的地方是大家都可以认定哪些是企业,作坊是企业的雏形,手工业企业是企业,高科技企业是企业,运输企业是企业,流通企业是企业,也就是我们解决了“什么是企业”的问题,即企业的传统身份是没有争议的。争议在于“企业是什么”,也就是要将问题引向一般,即“企业是什么”,也就是对企业问题进行抽象,对企业本质问题的思考。
    企业为什么会存在呢?一些学者认为,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假如生产有了充分的社会分工,每一种生产都由一个单独的个人来完成。为了完成一个复杂的产品,这个人不仅要和很多的中间产品的供应商进行交易,还要和自己的产品的需求者进行交易。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交易都通过市场在很多的个人之间进行。
    显然,撇开质量不谈,或者说假定质量是完全一样的,这样做的成本往往很高,是不现实的。自由市场会告诉人们,一些不同的生产可以在一个企业的内部进行,不需要通过市场进行任何中间产品的交易。这就是企=业存在的本质。
    企业之所以存在,或者说,企业和市场之所以同时并存,是因为有的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更小,而有的交易在市场中进行成本更小。由此可见,同一笔交易,既可以通过市场的组织形式来进行,也可以通过企业的组织形式来进行。显然,完全由市场完成复杂生产的全过程或完全由企业完成复杂生产的全过程都是不现实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改变世界的企业
一、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的理性回归
二、企业的传统身份
三、企业的现代身份
四、世界是什么
五、改变世界的企业

第二章  效率、公平和正义
一、  企业天生的约束——效率
二、  基于效率的“新公共管理”
三、  公平理论的演进
四、  企业管理中的公平
五、  公共管理中的公平
六、  企业理论中的正义
七、  企业的最高境界——追求正义
八、  公平的正义和正义的公平

第三章  战略、制度和文化
一、  企业战略的界定
二、  基于“三环理论”的企业战略
三、  政府战略目标——“必以全争于天下”
四、  制度与文化
五、  企业的制度设计与企业的文化建设
六、  制度、文化之于社会治理
七、  制度与文化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八、  战略、制度与文化是任何组织永续发展的终极源泉

第四章  人力、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
一、  从人到人力
二、  从人力到人力资源
三、  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
四、  人力的管理——激励与约束
五、  人力的开发——教育改革
六、  新的企业价值观——把所有员工当资本
七、  基于人力资本的企业“三问”

第五章  信息、信任和责任
一、  信息对称和信息公开
二、  信息公开和信任选择
三、  信任和信用
四、  信任与经济发展
五、  信任与责任
六、  风险与保险
七、  雇员和伙伴
八、  信任与政府公信力
九、  信息与言论自由

第六章  产权、信誉和成本
一、  从传统意义走向现代意义的产权
二、  信誉是市场经济的主旋律
三、  产权和信誉
四、  信誉与成本
五、  信誉与管制
六、  利益选择与道德成长
七、  产权制度与职业经理人的成长

第七章  企业环境、企业生命和企业生态
一、  企业外部环境
二、  企业内部环境
三、  从联姻和两性看企业环境
四、  企业生命
五、  企业生态与社会生态
六、  企业成长的环境分析与生态分析
七、  企业如何度过早衰期

第八章  企业化、产业化和社会化
一、  企业化:把企业做成真正的企业
二、  产业化:企业化从量到质的激变
三、  社会化:企业的社会责任
四、  企业精神、产业精神和社会精神
五、  企业平等
六、  中国国企的投资回报
七、  新资本主义和新社会主义

第九章  企业治理、政府治理和政党治理
一、  治理及其源流
二、  企业治理与企业治理机构
三、  政府和政府治理
四、  政党和政党治理
五、  企业治理引领治理的变革
六、  企业治理与政府治理
七、  企业治理与政党治理
八、  社会治理的互惠原则

第十章  技术的力量、企业的力量和政治的力量
一、  技术的力量和科学的力量
二、  企业的力量和经济的力量
三、  政治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
四、  技术是企业第一生产力
五、  技术发展与政治变革
六、  技术发展与社会形态更替
七、  企业是技术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的中介

第十一章  企业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一、  从“化”到发展
二、  企业发展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
三、  企业发展与经济发展
四、  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
五、  企业发展与区域发展
六、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七、  发展才是硬道理
八、  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

第十二章  企业管理、管理企业和企业的逻辑
一、  企业逻辑的起点
二、  企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逻辑
三、  管理企业与管理企业的逻辑
四、  企业管理与管理企业的逻辑关联
五、  企业的人本逻辑
六、  企业的上市逻辑
七、  企业的全球化逻辑
八、  企业管理思想的演进和企业的逻辑

第十三章  企业理论、企业伦理和企业的哲学
一、  企业理论和企业伦理
二、  伦理与经济
三、  伦理与法律
四、  企业哲学和企业伦理
五、  企业哲学的结构
六、  企业哲学与企业理论
七、  企业哲学与企业发展

第十四章  企业的智慧改变世界
一、  商商的提出
二、  商商的缺乏导致社会疾病的蔓延
三、  商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
四、  企业的智慧
五、  企业的智慧改变世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