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零售业增长效率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33342
  • 作      者:
    雷蕾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雷蕾,汉族,1981年12月出生,经济学博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流通产业发展。主持并参与4项省级课题,发表多篇学术文章。
展开
内容介绍
  零售业对国民经济的先导作用日益突显,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增大,但是自2012年起,零售业的销售增幅开始低于10%,进入低速增长期,过去靠开店扩张、规模增大获得的粗放发展将被集约发展所替代,零售业的高增长时代即将结束。零售业开始转变发展方式,关键是要从过去追求量的提高到今后重视质的改善,要实现这一转变,提高零售业效率是根本,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将助推零售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基于此,《中国流通研究院系列丛书·经济管理学术文库·经济类:中国零售业增长效率研究》综合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和规范的经济学分析工具及方法,在全要素生产率(TFP)研究框架下,理论和实证相结合,深入研究了我国零售业增长的效率问题,进而提出促进零售业增长和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创新之处体现在:一是从零售产业、内外资零售业、上市零售企业、线上线下零售企业的角度,在中观、微观两个层面,综合运用效率评价的参数方法、非参数方法,对零售效率的高低从全国区域进行划分,找出制约效率的因素,使所得的结论更加科学合理;二是在对全国的零售业效率进行区域比较时,尝试通过GIS绘制出一张全国零售业效率地图,使所得结论更加直观。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流通研究院系列丛书·经济管理学术文库·经济类:中国零售业增长效率研究》:
  马克思对商品流通的内涵界定为:“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①商品流通是一系列永无止境的社会性交换过程,而非一种偶然的个别的交换行为。马克思用动态分析法,克服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要素静态分析的片面性,全面把握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马克思认为,流通本身只是交换的一个要素,或者也是从交换总体上来看的交换,广义上,马克思将交换总体分为4种形式: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活动和能力的交换;生产过程中的产品交换;直接为消费产生的交换;不同生产单位之间的交换。
  在对生产与流通关系进行分析时,马克思的观点是,流通是由生产决定的,“一定的生产决定了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之间的一定关系”②,反过来流通又对生产产生影响和制约,“生产过程如果不能转入流通,那么生产就要陷入绝境”③,流通作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要与社会生产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生产对流通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决定流通的物质内容、生产方式决定流通的性质、生产的规模和结构决定和影响流通的规模与结构。流通对生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流通是商品生产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流通是生产社会化条件下商品生产运行的基础,并对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速度、比例、结构等均起着重要影响。因此,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生产的发展要求流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实质上,马克思对流通的研究是对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流通一般的研究,流通是桥梁,把社会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及各个企业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商品流通可以调节社会生产和消费、加速资本周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但是,马克思的流通理论也具备历史局限性,因为马克思流通理论的目标在于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的流通理论过于抽象,没有对当前的多元流通方式、流通组织演进、流通与市场的关系和流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等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2.2.2现代流通理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新问题、新矛盾,流通理论也有所创新和突破,有代表性的现代流通理论主要有:陈文玲的大流通理论,最早是在1998年陈文玲借鉴日本流通产业发展经验后针对中国实际提出的。这一理论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产生的,大流通的基本特征是发展趋势国际化、发展运动特征信息化、发展总廓特征混沌化、发展结构特征物流主体化,大流通的形成有利于推进经济的全球化。大流通是现代化的流通,其理论内涵在于,大流通是涵盖有形与无形要素的全要素流通;是跨越国界的全开放流通;以消费需求为起点的全循环流通。徐从才(2008)指出实现大流通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降低流通成本、优化流通过程、提高流通效率。
  黄国雄的流通基础理论最早是在2003年提出的,他指出流通产业具备了基础产业的5个特性:社会化、就业比、贡献率、关联度、不可替代性。流通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体现在:流通业是市场运行的基础,流通使交换在空间和时间上得到延续,使价格机制、市场机制、竞争机制得以发挥;流通业是城市的基础,流通业的发达程度体现了城市的发达与繁荣;流通业是居民生活的基础,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方式;流通业是对外开放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国和世界的商贸合作频繁,商品、服务、技术在全世界范围流通。
  流通先导理论最初是由经济学家刘国光在1999年提出的,他指出随着中国商品市场由买方市场逐渐走向卖方市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也跟着转变,由原来的受资源、供给的制约转化为受市场需求的限制,因此,流通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从计划经济下的末端行业上升至市场经济下的先导行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赵娴(2007)又进一步强化了流通业的先导作用,她指出,流通决定生产,对生产过程具有能动的调节作用,通过流通,商品的使用价值得以实现,并获得了生产过程所需的生产要素,流通效率的高低决定了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快慢。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2.1 零售业的内涵
1.2.2 本书对零售业及零售企业的界定
1.2.3 本书对零售业效率和零售业增长效率的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3 已有研究的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基本理论与方法
2.1 经济增长理论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1.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1.3 新剑桥经济增长理论
2.1.4 新经济增长理论
2.1.5 制度与经济增长理论
2.2 流通经济理论
2.2.1 马克思流通理论
2.2.2 现代流通理论
2.3 零售理论
2.3.1 零售转轮理论
2.3.2 手风琴理论
2.3.3 生命周期理论
2.3.4 辩证过程理论
2.3.5 自然选择理论
2.4 效率与生产率测度方法
2.4.1 效率与生产率相关概念
2.4.2 随机前沿分析(SFA)
2.4.3 数据包络分析(DEA)
2.4.4 SFA与DEA的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零售业增长现状分析
3.1 零售业的总量变化
3.1.1 零售业发展水平
3.1.2 零售业行业集中度
3.1.3 零售企业资本及劳动投入
3.2 零售业的结构变化
3.2.1 连锁经营情况
3.2.2 零售业态概况
3.2.3 电子商务情况
3.2.4 零售业所有制结构
3.3 零售业增长力
3.3.1 收集数据
3.3.2 数据标准化
3.3.3 KMO和Bartlett检验
3.3.4 提取公共因子
……
第4章 中国零售业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第5章 零售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微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第6章 内外资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研究
第7章 线上、线下零售企业效率对比——以1号店和永辉超市为例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