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球化背景下主权信用评级对金融市场影响的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44703
  • 作      者:
    郭亚静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郭亚静,1975年9月生,2013年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执教于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主讲《金融市场》、《金融工程》等课程。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参与课题四项,出版专著一部,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市场、国际金融。
展开
内容介绍
    《全球化背景下主权信用评级对金融市场影响的研究》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主权评级调整对不同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影响表现存在差异的原因。指出主权评级调整加大了一国的金融不稳定性,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会强化市场的波动,尤其是在危机时期主权评级的负向调整将引起市场剧烈波动,影响国家的金融安全。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在参与国际化的进程中,主权评级调整对金融安全的影响不可回避。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全球化背景下主权信用评级对金融市场影响的研究》对我国金融安全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并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进行探讨。
展开
精彩书摘
  2.2.2&nbsp;信用评级机构层面的研究<br>  1.评级机构行为与金融安全<br>  在亚洲金融危机后,评级机构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力凸显,刘劲松(1998)的研究指出国际上的金融评级机构已演变为“金融警察”,在国际金融领域拥有超级力量,然而评级机构的消极行为诱导了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金融市场中对评级机构的抨击不断,广泛质疑其运作方式和标准,面对全球一体化的金融市场,中国越来越多地承受着评级机构所带来的压力。付俊文(2010)提出金融产品的价格制定受到信用评级的直接影响,同时一国的货币市场利率以及相应的汇率也会受到影响,而国家的经济金融安全水平与信用评级联系密切。发展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评级体系,有助于对国家经济金融主权的维护。孙亦军(2010)的分析指出,国际市场中的信用评级机构行为欠缺风险警示作用,反而成为危机的助推器;难以做到评判的独立性和客观公正性,对一国的金融安全存在不利影响。黄莺、江涌(2011)认为,目前的国际评级机构只有权利而缺乏相应制衡,对市场严重垄断,评级机构拥有影响金融市场的能力。<br>  2.发展信用评级机构的原因<br>  曹荣湘(2003)认为,主权评级的发布会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向,为防范风险,应强化自身的主权评级能力。伴随成为WTO成员方过渡期的缩短,中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金融风险,厉以宁(2005)认为,通过国内信用评级机构的建立完善培育自有民族品牌,有利于弱化金融风险的冲击,需要对现有信用评级市场进行有序的开放,并构建有效的市场监管体系。吴红(2009)指出,提供信用中介服务的评级机构,对于保护一国的金融主权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信用评级机构,往往能通过影响一国债券发行价格,实现对资本市场走向的控制。拥有自主的民族信用评级行业,有助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对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起到积极作用。何伟、周晓(2009)提出全球金融危机使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权威性受到质疑,中国的信用评级业应抓住时机,加强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建设。斐然(2010)通过对大公国际资信评估公司对外发布50个典型国家的信用等级事件,分析了国际评级市场存在的问题,指出评级机构在维护国家利益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梅新育(2010)指出国际金融市场中现有的信用评级工具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异化,国际知名独立信用评级机构集中于美国,同时垄断了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地区新生的信用评级市场,而这些机构对美、英及其金融机构和非美、英西方国家的不同“评级标准”,令人怀疑这些信用评级机构能否真正做到他们自我标榜的公正、客观。<br>  3.完善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的建议<br>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将发展本土评级机构的研究推人高潮。史建忠(2008)从次货危机影响因子人手,分析了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出现的误差,并将这些教训与当前我国的评级产业问题相结合,提出避免发生相同危机的建议。郑良芳(2010)指出中国信用评级市场被美国控制后的五大危害,分析世界各国对信用评级业严格控制的做法,提出全力扶持民族评级业发展。斐然(2010)通过分析评级机构在维护国家利益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提出了我国评级机构今后发展的建议。冯光华(2010)分析国际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评级行业的发展建议。<br>  ……
展开
目录
第1章&nbsp;导论<br>1.1&nbsp;研究背景<br>1.1.1&nbsp;金融的全球化发展<br>1.1.2&nbsp;金融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冲击<br>1.2&nbsp;理论基础<br>1.2.1&nbsp;信息不对称<br>1.2.2&nbsp;交易成本理论<br>1.2.3&nbsp;委托代理理论<br>1.2.4&nbsp;博弈论<br>1.3&nbsp;研究意义<br>1.3.1&nbsp;理论意义<br>1.3.2&nbsp;现实意义<br>1.4&nbsp;写作思路和章节安排<br>1.4.1&nbsp;写作思路和技术路线<br>1.4.2&nbsp;章节安排<br>1.5&nbsp;主要研究方法<br>1.6&nbsp;主要创新、难点、重点和进一步解决的问题<br><br>第2章&nbsp;主权信用评级的相关研究评述<br>2.1&nbsp;国外学者相关研究<br>2.1.1&nbsp;主权评级对债券市场的影响研究<br>2.1.2&nbsp;主权评级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br>2.1.3&nbsp;主权评级的溢出效应研究<br>2.2&nbsp;国内学者相关研究<br>2.2.1&nbsp;主权信用与国家金融安全<br>2.2.2&nbsp;信用评级机构层面的研究<br>2.3&nbsp;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br><br>第3章&nbsp;全球化背景下主权信用评级发展研究<br>3.1&nbsp;主权信用评级定义、成因、作用<br>3.1.1&nbsp;主权信用评级定义<br>3.1.2&nbsp;主权信用评级产生原因<br>3.1.3&nbsp;主权信用评级作用<br>3.2&nbsp;主权信用评级发展历程<br>3.3&nbsp;主权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级体系、主权信用机构作用<br>3.3.1&nbsp;主权信用评级机构<br>3.3.2&nbsp;主权信用评级体系<br>3.3.3&nbsp;主权信用评级机构作用<br><br>第4章&nbsp;主权信用评级变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br>4.1&nbsp;数据集<br>4.1.1&nbsp;国家<br>4.1.2&nbsp;主权评级指标<br>4.1.3&nbsp;金融市场指标<br>4.2&nbsp;主权信用评级变化情况<br>4.3&nbsp;主权评级调整对金融市场的影响<br>4.3.1&nbsp;20世纪90年代主权信用评级调整情况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br>……<br>第5章&nbsp;主权信用评级对金融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br>第6章&nbsp;主权评级调整对金融安全的影响与我国金融安全体系构建<br>第7章&nbsp;完善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对策思考<br>英文人名对照表<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