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丛书·大国粮食安全的底线思维:预警机制与实现路径》:
3.索马里的持续危机
1991年以来,索马里一直没有中央政府,之前又经历了几年的内战。2004年以来,过渡性联邦政府曾试图行使权力,但一直无法将其控制力扩大至国家大部分地区。半独立的地方政府在北部的索马里兰和彭特兰已实施某种自治和行政权。近几年,冲突开始呈现地区间竞争的苗头。冲突导致了1992 1993年索马里中南部出现大面积饥荒。2000年以来,该国各地区已出现局部粮食安全危机。2006年,摩加迪沙的激烈战斗使该城约50万居民逃至城市西北部相对安全的阿夫戈耶走廊。2009年,索马里约有320万人需要紧急粮食援助。其中过半为国内流离失所者;其余则或是受冲突影响,或受干旱及潜在的生计危机影响,或者两者兼而有之。2010年初,虽然2009年粮食获得丰收,但粮食安全形势对索马里中南部和中部人口而言显得更加严峻,而安全局势已迫使几乎所有国际机构撤出了这些地区。
第三节第三层级粮食安全
第三层级(微观)粮食安全是涉及局部人群的即期性问题,其实质是一个收入问题,即有钱就能买到粮食。长期以来的经济高速发展使得收入分配差距趋于扩大,粮食市场化不断推进,短时间内由于粮食价格的剧烈波动,使得低收入弱势群体的粮食问题得不到保障。三级粮食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一级粮食安全和二级粮食安全,如果粮食供给总量不足,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群粮食消费不足,如果一个地区粮食供需存在缺口又不能及时调入粮食,或者部分粮食品种紧缺,必然会导致价格大幅上涨,使得贫困人口有效粮食消费不足。在实现一级和二级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只有消除贫困,才能解决三级粮食安全问题,这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所在。
一、三级粮食安全情景模拟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丛书·大国粮食安全的底线思维:预警机制与实现路径》假设一种极端情景来模拟第三层级(微观)粮食安全问题。
世界饥饿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太平洋和南部非洲地区,这些地区农业投入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粮食自主供给的弹性小,也有一少部分饥饿人口分布在发达国家,主要是贫困人群,很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冲击。粮食消费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边是一部分人群面临过度粮食消费的困扰,如由于长期的肉、蛋、奶等摄人过多带来一系列“富贵病”,加之粮食能源化趋势的加重,富人汽车吃掉穷人的面包,而另一边是针对低收入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相当一部分人群挣扎在饥饿的边缘,买不起满足基本生存所需的食物,解决温饱问题成为奢望,富人和穷人争粮带来的道德危机显露无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景是对文明社会极大的讽刺。
短时间内由于不可预测的内部或外部粮食供应出现较大变化,信息传播畅通无阻,媒体舆论迅速放大,引发粮食价格剧烈波动,通货膨胀严重,低收入弱势群体本来就很微薄的收入又大幅缩水,衣食住行捉襟见肘,正常的粮食消费得不到满足,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再出现发展援助资金或政府投入减少等情况,就会有更多的贫困人口难以获得粮食。这种情况对粮食宏观调控的反应是否准确及时到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旦政策出现偏差甚至失误,粮食供给配置严重失衡,使得相当一部分人群因丧失食物获取权成为饥饿群体,势必冲击到一国经济社会稳定甚至执政的民意基础,会造成一场较大规模的人为悲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