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6减缓暴雨径流的设计(SS,C6.1一C6.2)
过度的都市开发、水泥建筑的建置,导致地表的透水铺面大量减少、土壤含水量降低。当暴雨来临,土地无法迅速吸收雨水,增加洪水发生的概率,并且夹带大量泥沙至公共排水沟渠,造成水路阻塞。为确保基地开发时,地表暴雨吸收量的影响降到最低,须在基地内设置相当容量的处理设施,有效吸纳控制径流废水的水量与水质。
不透水铺面系指入渗水量为零的地表,大部分人工构造物均为不透水铺面,如混凝土地面、沥青路面、不透水的地砖等。此部分的要求分为暴雨径流水量与水质的控制。
在水量控制方面,选项一,若基地地表的不透水率小于或等于50%(大部分为未开发区域),实施暴雨管理手法后,必须使开发后基地的一年及两年期的24小时暴雨尖峰径流率及径流水量,均小于开发前的数据。常见的暴雨管理手法包括减少使用不透水铺面材料以增加地表渗透率、减少建筑物覆盖率、大量设置透水铺面、规划大面积滞洪池、建筑物屋顶进行绿化等,以增加基地对雨水的吸纳量。美国LEED要求相关设施均须设置于基地内部才可以计算,基地外部设施需提出合理解释,确保暴雨会流至该处进行处理。
选项二,倘若基地既有铺面不透水率大于50%.(大部分为已开发区域),实施暴雨管理机制后,开发后基地的两年期的24小时暴雨尖峰径流量,须较开发前减少25%。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