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传统制造业专业镇发展模式转型与产业升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10160
  • 作      者:
    千庆兰,陈颖彪,余国扬等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专业镇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传统专业镇发展面临着新挑战。传统制造业专业镇发展模式转型与产业升级在综述国内外相关专业镇、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和转型升级等理论的基础上,选取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传统制造业专业镇——广州增城新塘镇、广州花都狮岭镇、佛山南海西樵镇和中山古镇镇为典型案例区,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取得企业和区域发展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对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制造业集群的转型升级进行实证分析。结合镇域经济发展特点,揭示不同专业镇的发展模式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机理和关联,探究经济发达地区制造业专业镇的转型模式与升级路径,可为我国专业镇未来的良性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引 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专业镇是广东省经济舰学界娜广东省发达乡镇经济发展现象提出的一个 学术概念和名称,是指构建主导产业群体系的建制镇。建制镇是中国区域行政管 理体系中农村的基层单位,即镇域。这种镇域一方面拥有专门化生产的产业;另一 方面又是一个社会,拥有镇政府’对镇域全面发展负责’尤其是对主导产业发展拥 有重要的导向、服务、影响和决策作用。专业镇建设发展,就是把这种镇域的产业 经济发展、地域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社会政治和谐构建等融为一体,并在镇政府 统筹下协调发展。这种区域,在国外是难以找到的。可以说,专业镇是中国独有和 创新发展的农村发展区域(余国扬,2008)。
本书认为专业镇是一个经济地理学概念。它有三个本质含义:其一,“专业” 是指产业专门化生产产P建立主导产业群体系,体现社会劳动产业部门分工的职能 和性质,并拥有雄厚经济实力。其二,“镇”是指中国区域行政管理体系中的建制 镇’即中国农村的拥有政府权力的最基层行政区域单位。其三’它是以产业发展为 主线和动力,实现镇域全面发展,包括产业经济发展、镇域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保 护、和谐社会建设等众多领域的协调发展。
目前,国外学者尚未对中国专业镇发展给予积极关注,一是国内学者在国际层 面对中国专业镇白働仑酿及其成果不,巾国专镇建设发展的论体系尚在 建立和发展中;二是中国学者对于专业镇的理麵究,远远落后于中国专业镇的发 展实践。我国的专业镇首先出现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 山东省和福建省(余国扬,2008)。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业镇的发展实 践已有三十余年,但是对其舰体系的建立却进展缓慢。
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产业升级 (industriAl upgrAding)是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陈广汉,2010)。珠三 角地区凭借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制度创新优势和毗邻港澳及沿海的区位优势,将 本土工业化和承接国际制造业的转移结合起来,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实现 了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当前国际经济正 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代世界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新一轮嫌调整已经开始,珠三角正在经历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型的酬变化"
1.1.2研究意义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专业镇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专 业镇发展面临着新挑战。本书以我国专业镇发育最早、最完善的珠三角地区的典 型专业镇为例,总结刻画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传统制造业专业镇的产业发展现状与 困境,归纳和揭示传统制造业专业镇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与机理,根据镇域经济发 展实际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升级策略,对于丰富我国制造业地理学、专业镇和产 业集群的舰酿,黯-定的理论价值;对于促进珠三角传统制造业专业镇发展 模式转型,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可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区域 经济发展和产转型升提供参考借鉴。
1.2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2.1研究方法
⑴文献综述法。系统收集国内外关于专业镇发展模式、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的相关专业舰文献’同时通过互联网、史志、报纸杂志、政府报告等多渠道获取相 关资料和数据,进行梳理和归纳,为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
素材。
⑵问卷调查和访谈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获取一手资料,分析产业 集群的发展特征。针对产业集群中的生产企业、成品销售商和原辅料供应商分别 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对于生产企业的调查,涵盖企业基本情况,以及生产、销售、 研发(R&D)等价麵不同环节的主要特征等内容;对于成品销售商、原辅料供应 商的问卷调查,主要侧重于其各自与产业集群内其他成员之间的联系。企业是产 业集群的主体,在对生产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选取当地具有典型性和代雜 的龙头企业及中小企业进行访谈•’此外还对当地商会、行业协会、代表性的研发机 构、政府主管部门等进行座谈和深度访谈。
⑴)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法。选取珠三角地区的典型传统制造业专业镇进行 案例研究,归纳专业镇转型模式与策略。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比不同典型案例区制 造业集群发展特征,揭示和比较分析其不同的升级路径。
⑷统计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Excel、SPSS等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 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对专业镇内产业集群的空间结 构及其演化进行可视化表达和空间分析。运用社会分析方法,分析产业集群内部 各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强度和密度。
研究的技术路线见图1.1

1.3研究内容与特色
1.3.1研究内容
专业镇与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目前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书 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专业镇、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和产业转型升级动因、模式等 理论的基础上,选取珠三角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专业镇_广州增城新塘 镇、广州花都狮岭镇、佛山南海西樵镇和中山古镇镇为案例区,采用问卷调查、深度 访谈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取得第一手数据,对我国珠三角地区传统制造业专业镇的 发展模式及产业升级进行案例解剖。结合镇域经济发展特点,揭示不同专业镇的 发展模式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机理和规律,探究经济发达地区传统制造业专业镇的 转型与升级路径。
全书共9章。
第1章为引言。主要说明酿背景及研究意义,介绍全书的酿方法、研究思 路及主要内容构架。
第2章为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从产业国际化、集群创新网络、跨国公司与 地方生产网络及全球价值视角,对国内外关于专业镇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理论和 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评述。
第3章介绍案例区选择和酿区概况。为了深入剖析传统制造业专业镇转型 的动力机制和产业集群升级路径,选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业镇发育早、发展水 平高的珠三角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四个传统制造业专业镇为案例区,分别 是广州增城新塘镇、广州花都狮岭镇、佛山南海西樵镇和中山古镇镇。
第4章〜第8章是实证分析部分。通过中观层面的案例区调研和微观层面的 企业访谈,对案例区专业镇的发展模式及产业升级进行案例解剖。第4章和第5 章以广州增城新塘镇为例’分别从产业国际化和跨国公司嵌入视角’揭示新塘牛仔 服产业集群和汽车产业集群的升级机理。第6章从创新网络视角分析广州花都狮 岭皮具皮革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第'章和第8章分别基于链网互动舰和竞争优 势舰,探讨佛山南海西樵纺织产业集群和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 转型升级策略。
第9章是对全书观点的总结陈述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1.3.2研究特色
目前的相关舰研究’多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视角出发, 或是从国家、省、地级市等宏观层面展开’研究视角比较笼统和模糊;或是从观企 业层面进行案例剖析。从经济地理学视角,对于集聚在镇域范围内的传统产业集 群这一中观层面的专业镇转型与产业升级的酿尚处于起步阶段。本书从经济地 理学视角’以广东省典型制造业专业镇为研究案例,对这种代表着珠三角众多传统 产业集群的专业镇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和特征进行系统梳理,进而归纳和揭示传 统制造业专业镇的转型模式与产业升级机制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第2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
2.1专业镇发展研究进展
2.1.1专业镇概念及判定标准
专业镇最初是在日本的“一村一品”活动中发展起細,即每个村发挥其特色 生产产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为研究农村经济发展,开始了中国专 业镇的酿。专业镇最初是广东研究农村经济特有的名词,也有人称为“簇群经 济)姚海琳和王捃,2003)。在浙江被称为“块状经济”,在山东被称为“小狗经济”。 路平(2003)根据广东省珠三角发达乡镇经济发展现象而首先提出专业镇的概念。 曾祥效(2003)认为专业镇经济其实就是一种产业簇群。石忆邵(2003)认为专业镇 是以镇(区)为基本地理单元,主导产业相对集中、经济规模较大、专业化配套协作 程度较高的乡镇级经济,是以小企业、大产业、小产品、大市场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经 济形态。白景坤和张双喜(2004)认为在特定领域(产业)内,当若干相互关联的企 业在某一镇区域内集中,使该镇区域对所在产业的生产经营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 知名度,并在竞争与合作中形成共同的竞争优势时,该镇便成为专业镇。谢涤湘和 朱兹(2004)认为专业镇是以镇(区)为基本单位,产业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经济规 模,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营销网络覆盖面较广的镇级政治单元。王 臖认为在乡镇行政范围内的产业集群可称为专业镇。
产业集群是专业镇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它对专业镇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产业集群是产业的组织形式,专业镇是产业 专门化的区域。产业集群是专业镇形成所必需的基础条件和发展阶段之一。一些 学者对专业镇、产业集群、簇群经济的认识是模糊的’在通常研究中都会混合使用。 其实产业集群强调的是一定数量相关联的企业和机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聚, 并不一定限制在建制镇这个行政区域范围中,而且专业镇内并不仅只限于拥有一 个产业集群。
余国扬(2008)认为专业镇是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拥有1!3个关联的主导 产业并形成主导产业群(包括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和服务产业),主导产业总值占全 镇工农业总产働45%以上,在国内外黯产业和镇域竞争优势的建制镇。王捃 (1999)认为乡镇及相关产业在全乡镇产值中占30%以上,这些产业就业人数占乡 镇总就业人数30%以上的即为专业镇。
2.1.2专业镇的产业与地域
专业镇建设发展强调开发一个或两个产业和产品,以带动多数农户从事这些 产业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强调在一个建制镇区域内进行(沈山,2004)。专业镇产 业发展是仿效日本的“一村一品”活动发展起来的。我国许多城镇的专业化产业 集聚区与意大利的“第三意大利”产业集群集聚区有许多相似之处(王缉慈, 2001)。
但是中国的“专业镇” $日本的“一村一品”、意大利的“产业集群”三者存在着明 显差别:在地域上,中国专业镇是建制镇,日本是一条村,而意大利产业集群往往 跨行政区;在产业发展组织形态上’中国专业镇是建立主导产业’日本是发展一项 产品,意大利是发展产业集群。主导产业是产业集群的高级形态或高级发展阶段。
2.1.3专业镇的类型划分
对于专业镇类型的划分,石忆邵(2003)划分为三种类型:生产加工型、商贸流 通型、产供销一体化型。普军和阎小培(2004)划分为三类:历史传统与仿效形成 类型、全球商品链形成类型、创新网络形成类型。王捃(1999)认为专业镇有以珠三 角为代表的横向一体化和以浙江为代表的纵向一体化两种类型,并指出横向一体 化是纵向一体化的初级阶段。余国扬(2007)认为专业镇发展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农产品及其加工专业镇,这是建立在传统的农产品资源基础上的;二是专业市 场带动型专业镇’主要是通过专业市场的建立’以销促产;三是承接国际产业专业 发展起来的外资型为主的专业镇;四是产业配套型的专业镇’即依托周围相关联产 业发展起来的。从主导产业的属性来看’专业镇可以分为高新技术产业型、传统制 造业型和农业生产型三类。白景坤和张双喜(2004)认为从形成的主导力量来看, 主要有地方政府推动型专业镇和企业自由选择型专业镇,其中后者还可以分成内 生型的专业镇和嵌入型的专业镇。沈山和田广增(2005)将专业镇分为内生动力 型、外生动力型、混合动力型三种。
2.1.4专业镇的发展动力
符正平(2002)认为,大多数专业镇是自发形成发展起来。曾祥效(2003)认为 专业镇是由产业转移推动、镇域优势拓展、产业辐射影响等动力推动而发展起来 的。熊晓云(2004)认为是产业集群推动的结果。沈山和田广增(2005)认为是从 “一村一品”开始发展起来,从专业市场带动发展起来,凭借镇域地理位置优势,吸 引外资发展起来等。在专业镇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从中国专 业镇发展实践来看,专业镇发展有两种动力: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外部动力是 多种多样的,其中政府的导向和服針分重要。内部动力的核心问题是产业发展,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引言1
1.1酿背景与意义1
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意义2
1.2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2
1.2.1研究方法2
1.2.2研究框架3
1.3酿内容与特色3
1.3.1研究内容3
1.3.2研究特色4
第2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5
2.1专业镇发展研究进展5
2.1.1专业镇概念及判定标准5
2.1.2专业镇的产业与地域6
2.1.3专业镇的类型划分6
2.1.4专业镇的发展动力6
2.1.5专业镇的形成机制7
2.1.6专业镇转型与未来发展7
2.2产业鑛与产业升酿进展8
2.2.1产业集群概念辨析8
2.2.2产业集群类型划分8
2.2.3产业集群升级理论9
2.3国际化与产业升级研究进展11
2.3.1国际化的概念界定11
2.3.2国际化相关理论12
2.4创新网络与产业升级酿进展14
2.4.1网络与创新网络的概念14
2.4.2集群创新网络构成15
2.4.3创新网络动力机制15
2.4.4创新网络演化阶段16
2.4.5企业技术创新与集群创新网络17
2.5跨国公司嵌入与地方生产网络升级酿进展18
2.5.1跨国公司、地方生产网络和嵌人的概念18
2.5.2跨国公司与地方生产网络的关系19
2.5.3跨国公司嵌人的内涵与特征19
2.5.4嵌人与地方生产网络的学习和升级治理21
2.6对现有酿的评述21
第3章案例区选择与研究区概况22
3.1典型案例区选择22
3.2酿区域概况22
3.2.1广州增城新塘镇22
3.2.2广州花都狮岭镇24
3.2.3佛山南海西樵镇25
3.2.4中山古镇镇25
第4章国际化与广州增城新塘牛仔服产业集群升级27
4.1新塘牛仔服产业发展概况及历程27
4.1.1新塘镇牛仔服产业发展概况27
4.1.2新塘镇牛仔服产业发展历程27
4.1.3新塘镇牛仔服产业集群发展现状28
4.2新塘牛仔服产业集群国际化特征32
42.1成品销售商、原辅料供应商多从事进出口贸易业务,外销额和比例不高
32
4.2.2生产企业多从事进出口贸易业务且外销比例大,企业涉外员工较少32
4.2.3“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内外向国际化发展方式32
4.2.4由订单驱动的渐进式无序国际化过程模式33
4.2.5处于间接出口、小规模营销的试验性国际化阶段34
4.3新塘牛仔服产业集群国际化联系34
4.3.1新塘牛仔服产业集群价值链各环节的国际化特征34
4.3.2新塘牛仔服产业集群国际化联系网络!1
4.4新塘牛仔服产业集群国际化的困境及动因!6
4.4.1新塘牛仔服产业集群国际化的困境!6
4.4.2新塘牛仔服产业集群国际化动因解析!8
4.5国际化带动新塘牛仔服产业升级的机制与模式58
4.5.1国际化带动新塘牛仔服产业升级的机制58
4.5.2国际化带动新塘牛仔服产业升级的模式59
第5章跨国公司嵌入与广州增城新塘汽车产业集群升级66
5.1增城汽车生产网络的发展概况及地位66
5.1.1增城汽车生产网络的发展概况66
5.1.2增城汽车生产网络的地位分析67
5.2广汽本田嵌入增城汽车生产网络的发展阶段及特征72
5.2.1广汽本田嵌人增城汽车生产网络的发展阶段72
5.2.2不同阶段的嵌人特征及生产网络结构特征分析76
5.3增城汽车生产企业和生产网络现状分析78
5.3.1增城汽车生产企业发展现状78
5.3.2增城汽车生产网络特点81
5.3.3增城汽车生产网络的密度和中心度82
5.4广汽本田嵌入地方生产网络的影响因素83
5.4.1经济嵌人的影响因素83
5.4.2技术嵌人的影响因素84
5.4.3制度嵌人的影响因素85
5.4.4社会嵌人的影响因素85
5.5广汽本田嵌入地方生产网络的模式87
5.5.1广汽本田一企业自身战略和区位资源共同作用下的嵌人模式87
5.5.2广州电装一整车企业带动下的跟随嵌人模式93
5.5.3广州基业空调有限公司一自主发展的内生嵌人模式96
5.6增城未来汽车生产网络升级策略99
第6章创新网络与广州花都獅岭皮具皮革产业集群升级102
6.1狮岭皮具皮革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构成102
6.1.1核心网络层的构成102
6.1.2辅助网络层的构成105
6.1.3支持网络层的构成107
6.2创新网络核心主体行为特征分析107
6.2.1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处理107
6.2.2原辅材料供应商特征108
6.2.3皮具生产企业特征112
6.3创新联系测度与企业创新绩效评价115
6.3.1创新联系测度方法115
6.3.2创新联系测度指标117
6.3.3创新网络联结度与企业创新绩效分析119
6.4狮岭皮具皮革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120
6.4.1创新网络组织结构120
6.4.2创新网络空间结构123
6.5狮岭皮具皮革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演进动力125
6.5.1初始阶段的网络演进动力125
6.5.2成长阶段的网络演进动力127
6.5.3发展与提升阶段的网络演进动力128
6.6创新网络带动皮具皮革产业升级的模式解析131
6.6.1奥王达模式——通过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131
6.6.2华尼模式一通过合作创新型带动产业升级133
6.6.3叶氏模式——内外结合带动产业升级135
第7章链网互动与佛山南海西纺织产业集群升级138
7.1链网互动的舰基础及内容138
7.1.1链网互动的理论基础138
7.1.2链网互动舰的主要内容141
7.2西樵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概况143
7.2.1西樵纺织产业发展历程143
7.2.2西樵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条件144
7.3西樵纺织产业集群链网互动现状诊断146
7.3.1研究方法和样本情况146
7.3.2西樵纺织产业集群嵌人全球价值链的现状147
7.3.3西樵纺织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现状150
7.3.4西樵纺织产业集群构建链网互动问题诊断152
7.4链网互动带动产业集群升级策略154
7.4.1完善集群升级导向政策和配套服务设施,营造良好软硬环境154
7.4.2协同大中小企业关系,特别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154
7.4.3完善核心网络,利用外部资源强化并嵌人全球价值链,推动集群升级
155
7.4.4强化辅助网络,从单方面被动到多方面主动嵌人全球价鎌,促进集群
升级156
7.4.5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集群创新力度156
7.4.6专业市场与创意纺织园相结合,共同打造集群品牌157
第8章竞争优势与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升级158
8.1竞争优势舰的主要内容158
8.2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与条件159
8.2.1古镇灯饰产业的发展历程159
8.2.2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发展条件分析161
8.3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163
8.3.1古镇灯饰在全球灯饰价值链中的地位163
8.3.2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165
8.4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升级面临的问题166
8.4.1产品质量有待提升166
8.4.2缺乏优势品牌167
8.4.3对外贸公司依赖较大,出口地集中在发展中国家167
8.4.4研发和设计环节普遍缺失168
8.4.5集群企业间的互动交流不足168
8.4.6相关行业协会影响力不够168
8.4.7人民币升值和汇率问题168
8.4.8灯饰专业性人才缺乏169
8.5打造竞争优势带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对策169
8.5.1生产要素条件升级170
8.5.2需求条件升级171
8.5.3配套产业升级172
8.5.4企业战略升级172
8.5.5政府扶持升级173
第9章研究结论与展望174
9.1研究结论174
9.2研究展望176
参考文献177
附录182
附录1新塘牛仔服生产企业国际化现状调查问卷182
附录2新塘牛仔服产业集群销售商调查问卷188
附录3广汽本田嵌入增城本地汽车生产网络情况的调查问卷193
附录4广州花都狮岭皮具皮革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生产企业调查问卷199
附录5广州花都狮岭皮革皮具城商家调查问卷202
附录6佛山南海西樵纺织生产企业调查问卷205
附录7佛山南海西樵镇纺织设计人员调查问卷209
附录8中山古镇灯饰企业调查问卷21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