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IPO公司盈余管理动因与治理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085857
  • 作      者:
    黄梅著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IPO公司盈佘管理动因与治理研究》利用“承销商声誉”划分好企业与差企业,分析企业类型、IPO公司盈余管理水平与IPO后股票异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无论是高声誉的承销商所承销的好企业,还是低声誉的承销商所承销的差企业,其上市前一年盈余管理水平都显著为正,且与企业类型没有显著相关性,表明IPO公司盈余管理是一种普遍策略。《中国IPO公司盈佘管理动因与治理研究》主要包括IPO公司盈余管理文献综述、IPO研究综述、盈余管理研究综述、IPO公司盈余管理研究综述、IPO公司盈余管理研究现状评述、IPO公司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选择等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Ball和Shivakumar(2008)认为随着企业由私人持有转向公众持有,财务报告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一方面,公司财务报告标准提高,报告使用者对高质量财务报告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审计师、董事会、分析师、评级机构、媒体等也会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行严格审查与监管,财务报告的监管力量加强。他们认为,报告环境的变化会导致IPO公司财务报告更加谨慎,这一观点相反于普遍的机会主义观点。为了实证检验这一观点,他们选择1992—1999年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393个IPO企业作为样本企业,同期的非IPO的上市企业和私人企业作为对照样本,采用Ball和Shivakumar(2006)所提出的非线性琼斯模型估计盈余管理水平,发现在IPO前两年,相对于同期私人企业和上市的非IPO企业,IPO企业的操纵性应计是更加谨慎,说明IPO企业没有机会主义夸大盈余。同时Ball和Shivakumar还对提出IPO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观的经典论文Teoh,Welch和Wong(1998)的研究结果提出置疑,认为Teoh et al.研究中计量盈余管理的水平的变量——操纵性流动应计的估计存在偏差,会导致研究结论错误地支持向上的盈余管理。
  Jiraporn et al.(2008)则试图利用代理成本区分IPO公司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观和信号观。由于代理成本不易计量,作者选择治理指数作为代理成本的替代变量,实证检验了IPO公司盈余管理水平与代理成本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盈余管理较大(较小)的企业承受了较少(较多)的代理成本,盈余管理水平与代理成本呈负相关性,同时企业价值与盈余管理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研究结果总体上证明盈余管理不是有害的,而是有益的。
展开
目录
第1章导论
1.1研究问题
1.2研究意义
1.3研究方法与内容
1.4研究贡献
第2章IPO公司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2.1IPO研究综述
2.2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2.3IPO公司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2.4IPO公司盈余管理研究现状评述
第3章IPO公司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选择
3.1盈余管理常用计量方法简述
3.2各盈余管理计量方法优缺点评述
3.3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运用现状分析
3.4总体应计利润模型检测盈余管理能力的实证研究
3.5IPO公司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选择
第4章IPO公司盈余管理动因的实证检验
4.1文献回顾
4.2研究设计
4.3实证结果
4.4稳健性测试
4.5本章小结
第5章IPO公司盈余管理治理的实证研究
5.1文献回顾
5.2研究设计
5.3实证结果
5.4稳健性测试
5.5本章小结
第6章结论、研究局限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6.2政策建议
6.3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