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民主主义的产生阶段——社会主义概念进入政治的结果
第一节 “社会主义”概念起源较早
一 社会主义概念的最早使用
二 社会主义概念的最初含义——针对的焦点是个人主义
第二节 “社会民主主义”概念的出现稍晚于“社会主义”概念
一 词义:“社会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或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民主主义
二 起源:社会主义概念进入政治的结果
第三节 马克思对“社会民主主义”概念的态度
一 《共产党宣言》:用“共产主义”和“共产党”来称呼自己的理论和党
二 19世纪40年代末:自称“社会民主主义者”
三 1848年革命失败后:不再自称
四 19世纪70年代上半期:拒不承认
五 19世纪70年代下半期以后:“这个词也许可以过得去”
第二章 社会民主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对自由主义及其个人主义的批判
第一节 自由主义及其精神实质:个人主义
一 古典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
二 新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
第二节 最初反对个人主义的声音
一 保守主义对个人主义的批判
二 空想社会主义对个人主义的批判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及其个人主义的历史连续性
第四节 社会主义对自由主义及其个人主义的批判性
一 马克思主义对自由主义及其个人主义的批判
二 社会民主主义对自由主义及其个人主义的批判
——以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
第三章 伯恩施坦主义阶段
第一节 曾是革命的社会民主主义者的伯恩施坦
第二节 作为马克思主义修正主义者的伯恩施坦
一 对资本主义的重新认识
二 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
三 引起争议和误导的公式
第三节 伯恩施坦主义的特点
一 修正主义即社会改良主义
二 实用主义特征
三 伦理主义特征
四 自由主义特征
第四节 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历史后果
——“哥德斯堡人的先驱”
第四章 福利国家阶段
第一节 “福利国家”来历
第二节 福利国家的类型
第三节 福利国家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北欧福利国家的社会成就
一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 保障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缩小了贫富差距
三 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第五节 对自由主义及其个人主义、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和超越性
——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和特征的延续和体现
一 积极自由观
二 平等公正观
三 互助的原则
四 经济计划化和公有经济
五 资产阶级权利的削弱
六 工人阶级的民主权利得到加强
七 新自由主义对福利国家的批评和抵制
第六节 福利国家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非制度性批判和局限
一 社会主义核心问题的退却——社会主义就是福利政策
二 福利国家的基础:资本主义私有经济
三 福利国家的实质:福利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福利调控
第五章 当代社会民主主义的多重特性
第一节 伦理主义的特征愈发显著
一 关于社会主义的依据
二 关于社会主义的含义
三 关于社会主义如何实现
四 对待资本主义的相应认识和态度
第二节 实用主义的世界观更加强化
第三节 对自由主义尤其是新自由主义的接纳逐渐深入
一 新自由主义化的表现
二 新自由主义化的后果
第六章 十字路口的徘徊——当代社会民主主义向何处去?
第一节 当代社会民主主义对社会主义运动的积极意义
一 对资本主义的局部性批判
二 对资本主义的局部改良
三 与新自由主义的界限
四 重新左转的迹象
第二节 修正还是背离?
——当代“第三条道路”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背离
第三节 当代社会民主主义及其政党的特征危机
第四节 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社会主义的当代影响
第五节 当代“第三条道路”——何种意义上的复兴?
第七章 社会民主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概念演变:从“社会民主主义”到“民主
社会主义”再到“社会民主主义”
一 “民主社会主义”的前身:“社会民主主义”
二 二战后:“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社会民主主义”
三 东欧剧变后:“民主社会主义”向“社会民主主义”的新演变
第二节 渐行渐远的社会主义精神
一 对个人主义(资本主义)批判性的日渐式微
二 社会主义未来明确目标的日渐式微
第三节 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差异
——民主社会主义不能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否具有历史必然性
二 社会主义是否是对资本主义的制度替代
三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否具有确定性
第四节 社会民主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似的精神内涵
一 相似的精神内涵之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精神
二 相似的精神内涵之二——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索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