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构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055638
  • 作      者:
    赵璇著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构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要包括:选题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相关研究综述、《构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意蕴、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范式的当代转换、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特点和构建路径等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我们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呢?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探讨。
  从原始生成看,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成员基于其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而生成的精神文化,是对其远处自然属性的超越和对其物质生活及其精神追求的反思。中国是世界上四大古代发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化是世界四大古代文化的源泉之一,又是其中唯一没有中断的而延续至今的文化。精神家园的形成表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自觉,中华民族精神记载了中华民族生存的智慧和文化的创造,记载了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以其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
  从历史演进看,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不同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内涵,但是也有一些一以贯之的核心内容被中华民族的成员高度认同,深入到民族文化心理的潜意识中,甚至内化为民族的文化本能。
  从主体看,精神家园应当是被各民族、各层次、各类别中华民族成员所“共有、共识、共建、共享”。当代中华民族成员大体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全球华人及其中华文化认同;以中国公民为主体的中国自然法人,接受中国法律约束;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的先进分子及其道德和理想追求等。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本书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意蕴
第一节中华民族
一、民族
二、中华民族
第二节精神家园
一、何为精神家园
二、文化意义上的精神家园
第三节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及其特点
一、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特点
第二章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范式的当代转换
第一节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传统范式
一、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二、以传统文化为内容
三、以伦理价值观为基本特征
第二节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当代范式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质特征
第三章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特点和构建路径
第一节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特点
一、共有性
二、时代性
三、先进性
四、创新性
第二节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结构
一、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承载主体
二、多元综合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结合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时代升华
第三节构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路径
一、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利益
二、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
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四、加强民族团结
第四章中华民族共同利益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根本
第一节利益是人奋斗的目标
一、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
二、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创新与发展
第二节中华民族共同利益
一、经济利益
二、政治利益
三、文化利益
第三节发展中华民族共同利益,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一、经济利益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物质基础
二、国家利益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三、各民族文化共生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土壤
第五章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基础
第一节文化认同
一、什么是文化认同
二、文化认同的类型
第二节中华文化认同
一、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二、中华各民族文化是相互交融的
第三节提升中华文化认同感,夯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
一、个体认同
二、群体认同
三、民族认同
四、国家认同
第六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灵魂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精神”的主要思想
一、马克思的“民族精神”思想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民族精神”的创新
第二节中华民族精神意蕴
一、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二、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回归精神家园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二、明确民族的时代任务,熔铸民族精神时代特征
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夯实民族精神的经济基础
四、深化民族先进文化建设,完善民族精神的文化支撑体系
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全民族精神的教化和传承
体系
第七章民族团结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保证
第一节民族团结理论的发展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团结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第二节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命线
一、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共同利益的前提
二、民族团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三、民族团结是应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挑战、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
四、民族团结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强大力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