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心理之间:朱子心性论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51419
  • 作      者:
    杨俊峰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杨俊峰,1979年生,山东惠民人。200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外国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传统文化与无神论。近年来,在各类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心性论在朱子哲学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而心与理的关系则是朱子心性论的中心问题。在朱子思想中,心是道德修养的现实主体,理则是道德修养的价值本体,两者以性为中介而达到统一。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心理之间:朱子心性论研究》对朱子心性论的研究主要包括心论、理论与性论三大部分,通过对传统诠释模式的自觉超越与创新,试图揭示朱子心性论的内在理路与本来面目,并进而对朱子心性论的历史地位及朱陆异同等重要思想史问题作出新探索。
展开
目录
导论 问题与方法
第一节 心性论之范畴
第二节 朱子心性论研究现状综述
一 心与性之内涵及其关系
二 涵养与致知之工夫论
三 朱子心性论在儒学发展中之地位与意义
第三节 朱子心性论之中心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 宏观审视与中心问题
二 方法论原则

第一章 朱子心性论之形成
第一节 北宋理学心性论之产生与演进
一儒家心性论之缘起
二 濂溪与横渠:道德本体之重建
三 明道与伊川:儒家工夫论之展开
第二节 朱子早期思想
一 道南指诀:体验未发之工夫路向
二 朱子早年:理学与禅学双重影响
三 就学延平:从主静到穷理
第三节 从中和旧说到中和新说
一 湖湘学派:察识端倪之工夫路向
二 中和旧说之心路历程
三 中和新说之确立与意义

第二章 心论
第一节 心之主体义
一 “虚灵知觉”:论心之功能特点
二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论心之为现实主体
三 “为主而不为客”:论心之绝对主体性
第二节 心之工夫义
一 “涵养未发”:论主敬之独立意义
二 “敬贯动静”:论敬之实践性

第三章 理论
第一节 理之本体义
一 “理未尝离乎气”:宇宙论之综观
二 “理气决是二物”:本体论之解析
三 “理一分殊”:论理之具体实现
第二节 理之工夫义
一 “所当然之则”:论格物之道德性
二 “所以然之故”:论格物之信仰性

第四章 性论
第一节 性与理
一 “性即理也”:论性之价值义
二 “只是一个性”:性一元论探微
第二节 性与心
一 “在心唤作性”:论性之主观义
二 “心统性情”:论心、性、情之分
三 “心之本体”:价值本体与现实主体之统一性分析
第三节 涵养与致知
一 “敬则万理具在”:论涵养之功能
二 “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论致知之过程
三 真知必能行:论朱子工夫论之旨趣

第五章 朱子心性论与陆王心学
第一节 心学述要
一 象山心学:易简工夫
二 阳明“致良知”教:精神与圆融
第二节 心性论辨异
一 “性即理”与“心即理”:本体视角之差别
二 涵养与逆觉:工夫路向之异趋
三 自律与他律:兼论康德义务论之局限

结语
一 朱子心性论的定位与特点
二 理学两种形态之争:再论朱子与陆王
三 儒学重建的现代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