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乘起信论考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3087823
  • 作      者:
    梁启超著
  • 出 版 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年—1929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少年中国说》。
展开
内容介绍
  《大乘起信论考证/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宗教与哲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分为六个部分,首先阐明研究本书问题之预备,进而分别从文献和学理上对《大乘起信论》的作者、译者及成书年代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考证。书中指出,《起信论》的作者并非马鸣,译者亦非真谛;它不是一部印度的撰述,而是梁陈间的中国人著作,并且肯定它是中国人所著的最了不起的佛学创作。
展开
精彩书摘
  《大乘起信论考证/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宗教与哲学》:
  如无明之互相熏。文日: 
  (云何熏习起染法不断?所谓以依真如故有于无明。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郎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造种种业,受于一切身心等苦……。 
  云何熏习起净法不断?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因绿故,则命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湼盘。以此妄心有厌求因缘故郎熏习真如……: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减。以无明减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减……。』 
  吾辈本来清净平等不增不减之众生心,何故能为客麈烦恼所污?既已被污,何故又能复其本体?举要言之,则吾侪忽迷忽悟其可能性安在?论主解答此问题,谓由真如无明互有受熏之可能性故。无明蒸真如起妄心,安心复熏无明,造出种种境界及一切苦,于是本与佛同体者变为众生。真如熏无明克妄心,被克之妄心复熏真如,结果能将无明及其所缘生之境界全波,于是现在案生位者皆成佛。
  ……
展开
目录

前論 研究本閻題之豫備
本論上 從文獻上考察
一 起信論果馬鳴造乎?
二 起信論果真諦譯乎

本論下 從學理上察考
一 起信論在佛學界位置概說
二 佛身論之史的發展舆起信思想
三 心識論之史的發展舆起信思想
四 從敦理上討論起信論成立之年代臭地方

結論 趄信論之作者及其價值
餘論
一 起信論奥占察經
二 起信論舆釋摩訶衍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