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赵仲牧文集.第二卷,美学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8219385
  • 出 版 社 :
    云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赵仲牧文集(第二卷):美学卷》主要内容包括:审美价值探源、从审美活动的特点看审美教育的地位、视觉美感及其意识结构、诗词审美形式感的创造和再创造、第一组专题审美形式感的分析、第二组专题审美表现的分析、审美心理研究讲稿、论休谟的美学思想、再论休谟的美学思想等。
展开
精彩书摘
  美也是事物和人的一种价值。人们说“樱花很美”,实际上是肯定樱花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美学家提出的美产生的根源问题,确切些说也就是对象的审美价值产生的根源问题。
  在国外,“价值”和“价值论”并不是两个陌生的术语。在西方,价值的观点是比较流行的。1926年,美国新实在论哲学家培里的《价值通论》出版了,被西方认为给价值论(或价值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美国新实在论哲学家和美学家桑塔亚那写到:“美是一种积极的、固有的、客观的价值。”(1)在苏联,卡岗在1963年出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讲义》中,明确提出应当把美看成是一种价值范畴。斯特罗维奇在1972年出版的《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写到:“人的审美关系历来是价值关系,没有价值说的态度,要认识它原则上是不可能的。审美关系的客体本身具有价值性。”(2)斯特罗维奇坚持用价值的观点逐步建造自己的美学体系。(可惜他的著作一直没有译成中文。)①
  价值或价值论,并不是某一个哲学学派的“专利品”。新康德主义者洛采,可用新康德主义的观点去阐明价值和建立价值论的体系。实用主义者杜威,也可以用实用主义的观点去分析价值和确立自己的价值观。我们当然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探索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本性,去追溯价值和审美价值形成的根源。这份提纲的任务就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指南,去开辟寻找审美价值产生根源的新途径。
  其次,对根源问题做一点说明。
  法国“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一生写了很多美学著作,《美的根源及其性质的哲学研究》是他的美学名著之一,从书名和书的内容来看,狄德罗是把“美的根源”和“美的性质”这两个美学理论的中心问题区别开来。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美学界以及苏联的美学界,经常把美的“根源”和“性质”合并在一起,称之为“美的本质”。我认为“根源”和“性质”是虽有密切关系但不尽相同的两个问题,二者可分可合,有时候还是把美的本质问题一分为二为好。在美学理论的错综复杂的网络中,这两个问题居于核心的地位。要解决美学理论中其他问题,必须追本溯源,从解决这两个问题人手。就这两个问题来看,如果要明确回答“美的性质是什么”,不可避免地要先给“美来自何处”找到相应的答案。或者说,如果要阐明审美价值的本性是什么,则必须先阐明审美价值来自何处。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美像琴声一样,是来自客观方面,来自主观方面,还是来自其他地方?苏东坡没有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其实,这也是历代美学家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难题。
  美或审美价值的根源在哪里?前人已经作过不少探索,开辟了许多道路。今人有必要去鉴别一下,哪些道路还可以走下去,哪些道路挂着“此路不通”的牌子,避免重蹈覆辙,走人死胡同。
  西方历代的哲学家、美学家和艺术家大致通过以下几条主要途径去寻找美的根源。
  ……
展开
目录
美学理论
审美价值探源
从审美活动的特点看审美教育的地位
视觉美感及其意识结构
诗词审美形式感的创造和再创造
第一组专题审美形式感的分析
第二组专题审美表现的分析
审美心理研究讲稿

西方美学
美在哪里——西方美学漫说
艺术、美和人本主义——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想
“诗是虚构的历史”——论培根的美学思想
论休谟的美学思想
再论休谟的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美学
“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略谈诗词创作中的“寄托”
论中国古代审美理论中的寄托范畴
审美范畴与审美活动——二论中国传统审美理论中的寄托范畴
寄托范畴与审美意识——三论中国传统审美理论中的寄托范畴
审美范畴与思维模式——试论中国传统审美理论的体悟型思维
心理美学与书法艺术
诗词鉴赏和审美心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