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叶至善集.4,散文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116688
  • 作      者:
    叶至善著
  • 出 版 社 :
    开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叶至善先生不但继承了父亲叶圣陶先生的编辑和出版作风,而且不断有所创新,形成独特的编辑风格,促进了中国编辑水平的提高;他以“认真、勤奋、诚恳、谦虚、好学、多思”为座右铭,具有高尚的编辑道德和优良品行,是我国编辑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这部《叶至善集4(散文卷)》收录了至善先生大量的独具特色的散文作品,展示了至善先生作为一名作家的创作才能。走进至善先生的世界,一定会厚实我们的底蕴,纯粹我们的精神,完美我们的性情的。
展开
内容介绍
  《叶至善集4(散文卷)》收录了叶至善先生所写的散文作品,通过这些文章,充分展现了叶至善先生作为一位优秀的编辑家、出版家、作家各方面的才能,并给后人留下大量足以借鉴的经验,不论是对编辑、出版、创作,都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展开
精彩书摘
  《叶至善集4(散文卷)》:
  我的父亲叶圣陶早就是须眉皆自的老人了。他十八岁开始当教员,七十年来,他的心没有离开过教育事业。去年十一月,他得知片面追求升学率严重损伤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中国青年》上发表了辞意恳切的《我呼吁》,要求教育界和社会各个方面,一同来纠正这种背离党的教育方针的不良风气。
  一九一二年初,父亲在苏州公立中学毕业,因家境贫寒不能升学,由中学校长介绍到家乡当了小学教员。在解放前的三十几年中,父亲教过小学、中学,也教过专科学校和大学。如果以职业来说,父亲从事出版工作的年头比当教员还长一些,曾先后在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当编辑,但是那时他编的主要也是中小学课本和中小学的课外读物,包括书籍和期刊。所以从工作的性质来说,他仍旧没有离开教育事业。
  大家知道父亲是一位作家,是文学研究会最早的会员。他写了不少小说,有好些短篇是以教育为题材的。父亲在谈起他写小说的时候说:他当过不少年教员,因而熟悉教育界的情形,不幸得很,用他的理想作为尺度来衡量,发现许多现象都不能使他满意,因而想提起笔来讽它一下;但是目的并不在讽,因为讽了这一面,希望当然寄托在另一面。正是为了这寄托在另一面的希望,父亲付出了一生中的大部精力。
  《倪焕之》是父亲唯一的一部长篇,写的也是教育问题。这部小说写在大革命失败之后的一九二八年,主人公是年轻的小学教员倪焕之。倪焕之对教育事业充满着理想,认为只要把孩子们教育成为他所理想的人,将来就可以收到移风易俗、改革社会的效果。可是在那个时代,社会上的恶势力阻挠他实行理想教育,而且学生毕业后,仍旧与他们的父兄一样,淹没在社会的习俗中无所作为。倪焕之才觉悟到,社会如果不彻底改革,教育是不会有出路的,于是他把希望寄托于革命,开始走向社会。可是大革命失败了,革命者惨遭屠杀。倪焕之在悲愤之中染病死去,在临终前他相信革命总有一天会成功,而得到成功的将是完全不同于他的新人。
  父亲还是我国最早写童话的作家。他的两个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解放前是少年儿童最喜爱的读物,集子中的某些篇,至今还是语文课本的课文。父亲最早期的童话着重于培养孩子们的美和善的情操,可是渐渐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成分越来越多,以致有人批评他的童话不太“童”了。这种创作思想的转变与小说中的倪焕之十分相似:学校无法孤立于社会之外,教育不能脱离现实。
  父亲编过好几部语文课本(建国前小学用的叫“国语课本”,中学用的叫“国文课本”),都是跟朋友们合作的,如夏丐尊先生、朱自清先生、宋云彬先生、吕叔湘先生等。他们抱着试验和改革的态度,因而各套课本都各有特色。值得特别提出来的是,一九三三年和一九三四年出版的《开明小学国语课本》,一共十二册,所有的课文和练习都是父亲编写的,插图的作者是丰子恺先生。这套课本文艺性强,知识面广,语文教育进度适当,密切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因而符合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在语文教育上有不少创新。父亲还写过不少文章论述语文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与夏丐尊先生合著的《文心》。
  父亲编过好几种供青年或少年阅读的刊物,影响最大的数《中学生》杂志。现在六十开外的人,有许多还怀念建国前的《中学生》,说这种刊物是他们的良师益友,帮他们开阔了眼界,懂得了应该怎样去探求知识,怎样为人处事。他们说,《中学生》上从来不刊登教训人的文章,编者和作者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青年读者,与他们一同探讨他们的切身问题,因而使他们感到亲切,潜移默化地受到启发。在反对封建教育和法西斯教育方面,《中学生》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
展开
目录
父亲的希望
《公路行旅》书后
由一封旧信想到的往事
附:俞平伯致叶圣陶的信
对《“圣陶”的来历》的更正
他的心没有离开过教育事业
五卅运动中的《公理日报》
《抗战八年木刻选》的诞生
“赋别寄哀思”
七十年前的日记
关于《景泰蓝的制作》
父亲是怎样教育我的
月下老人的系念
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
“六腊运动”
细数家珍
父亲的 “顶真”
父亲的希望
编父亲的集子
教育
疲倦
为建立《叶圣陶纪念馆》的说明
父亲和基础教育
旧事重提
给罗店中学的一封信
他一直在关心着我们的国家
明年花胜今年朵
没有写下来的读后感
担心
成功的喜悦
题《五醉图》
三则“叶老”的故事
怅惘
海棠的缘份
父亲的“少作”
送父亲到甪直
我的父亲叶圣陶
父亲和气功
《十三经》索引始末
改诗
在叶圣陶研究会成立会上的致辞
“更画半边儿”
鲁迅先生的三句话
谈父亲的《语文教育二十韵》
《毛泽东选集》出版庆祝会
一部手抄的《毛主席语录》
父亲跟至诚谈剧本创作
一大堆的遗憾
初读《俞平伯全集》
我学作文
父亲提的修改意见
儿时唱过的歌
广告中的明星像
我给父亲念《论语》
陪父亲喝酒
读我书
如水集
喜雨
病中情味
微雨
化为劫灰的字画
头发的故事
寄卖所
司机们
擦皮鞋的
成都盆地的溪沟
脚划船
谈写日记
漩涡
史先生
某种人物
雅安山水人物
对镜子的三种态度
记《小梅花屋图》
读朱自清先生的一组怀旧诗所想起的
打不跑的人
为收信人着想
附:朱自清致朱光潜的信
罚站的叔叔
红杉的遭遇
博识家鲁迅先生
夏丏尊与白马湖

徐调孚先生的《记夏丏尊先生》
读了《倒影集》
夏丏尊先生谈读书
姚传芗之《寻梦》
谁都牵挂的那个小女孩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赞《蟋蟀》
怀念王峻岑先生
“丏”和“丐”
悼念方宗熙同志
冬至夜的祝福
叫我怎能不歌颂
一封谈绘画的信
胡愈之先生和开明书店
给爆竹安上药线
纪念夏丏尊先生
“期文化之交互”
非常难得的一本《平屋杂文》
鲁迅先生与连环画
梦中诗人
纪念章雪村先生
焚稿记
只求更好
重游富春江
意识波
章锡琛先生和开明书店
追悼会后的梦
新挂钟
怀念王伯祥先生
《我的外公》读后
在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上的祝辞
董纯才先生和开明书店
听琵琶两首
至诚终于先去了
祝郭人全先生九十寿辰
代采访者写的访问记
文学研究会的《文学家明信片》
唱国歌
舒适的旧梦
令人羡慕的五十年
曾经有过这样一所小学
《爱的教育》七十年
大酒缸
他日相呼
柑橘和竹子
家居北京五十年
戏赠周以谟兄
珠穆朗玛峰的正名
愿作鸳鸯不慕仙
喂蚕
淡淡的童趣
纪念《中学生》七十年
俞平伯先生的明信片
梦见在立达的课堂里
题东山魁夷先生画册
我不赞成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