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道家和道教论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549241
  • 作      者:
    牟钟鉴著
  • 出 版 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牟钟鉴,山东烟台人,1939年生,196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方向研究生毕业。1966年4月至1987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1987年底至今,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哲学与宗教学教学科研工作。主要著作:《<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中国宗教与文化》、《中国道教》、《走近中国精神》、《儒学价值的新探索》、《探索宗教》、《老子新说》,《中国宗教通史》(与张践合写,获第三眉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宗教学一等奖)、《全真七子与齐鲁文化》(第一作者,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概说中国宗教与传统文化》(与吕大吉合写)、《宗教·文艺,民俗》(以上两书为四卷本《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中的第一册、第三册,该书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涵泳儒学》、《在国学的路上》、《民族宗教学导论》(主编)、《当代中国特色宗教理论探讨》、《新仁学构想》等。主编《宗教与民族》文集1-6辑。发表学术论文四百余篇。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宗教学会顾问、国际儒联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图书馆国情咨询专家、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国家宗教事务局培训中心兼职教授、山东泅水尼山圣源书院荣誉院长等。2007年12月18日受邀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与卓新平研究员一起讲解《当代世界宗教和我国的宗教工作》。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在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上,获2012年度孔子文化奖个人奖。
展开
内容介绍
  道家和道教同遵大道、同宗老子,同属道文化,却有哲学与宗教之异,在历史上两者有分有合、交摄互动。《道家和道教论稿》以系列专论的方式梳理道文化自哲学入宗教、由宗教返哲学、一学一教、不即不离的发展过程。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生命的学问,不仅有知识的积累,更有真性与价值的追寻。人们从道文化中可以更全面了解中华精神,并吸取人生智慧,提升精神境界。
展开
精彩书摘
  《道家和道教论稿》:
  3.在作风上要形成主体的韧的精神,或者说是顽强的意志力,以便应付各种危险和艰苦。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指生命活体的回弹性和后续力,这是生命力旺盛的重要标志。老子歌颂水,水不怕强力的撞击和分割,故有“抽刀断水水更流”的诗句,反过来水可以无孔不入,无物不淹,连续不断,故七十八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软的小草,抗风能力远胜于高大的乔木;弱小而顽强的军队,可以打败强大而横暴的军队。故七十六章说:“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社会生活里经常有这样的经验,为了全局必须含垢忍辱,为了前进必须暂时后退,为了达到目标必须走崎岖不平的路,这就是四十一章所说的:“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额”。有了这样的精神准备,就可以对各种复杂事变应付自如,而不会为突然的祸患所吓倒。老子所说的“不敢为天下先”,含有后发制人、以逸待劳的思想,从正面去理解,就是保持后劲,不计较暂时的利害得失,只为取得最终的成功。生命主体应当变外强中干为外柔内实。对外部的打击有较大的承受能力,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的精神,去从事于有益于社会的事业。此外,还要进行自我控制力的锻炼,“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三十三章),“自胜”是说要善于克制自己的私欲和冲动,自如地调节心理,使之平衡,保持良好状态,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五)生命长度与广度的延伸拓展
  所谓生命长度是指生命活力的强化和延续,此即养生问题。所谓生命广度是指生命主体对其他生命的关注,此即济世问题。养生论是老子哲学的重要内容,着重阐述如何保性养生以达到健康长寿。其要点如下:
  1.隐身避祸。老子认为社会政治处处有风险,善摄生者当避之以求全生。第十三章说,受恩宠(做官)和受辱(贬抑)都是人们为求进身而招来的祸患,故云:“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人们应当“无身”,即不追求自身的发达飞腾,即可以远离祸患。第五十章讲善摄生者不入死地,善于躲避野兽和兵事,实际上是指避开社会政治。
  2.不为物累。老子指出,追求名誉和贪图财富都是不爱惜生命的表现。第四十四章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的答案是清楚的,名誉与财货同自身的生命相比,是次要的,过分贪爱某物必招致大的破费,私财过多必会引起大的损失,都有害于养生。第四十六章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间各种罪恶灾祸皆起于贪,贪是养生之大忌。
  3.去甚去泰。在物质与精神生活上都要以平淡朴素为好,要“去甚去奢去泰”(二十九章)。第十二章说,沉溺于声色狗马之乐,会损害人的健康,甚至使人癫狂。“生生之厚”(五十章)反而害己之生,“求生之厚”(七十五章)反而害人之生。故云:“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七十五章),意思是不过分追求个人生活奉养之厚者,要比过分看重个人生活条件的人要高明。老子一贯主张少私寡欲,这不仅是提高精神境界的需要,也是维护生理健康的需要,奢侈确是健康的大敌。
  ……
展开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老庄与道家
老子的学说
道家学说概观
人的精神空间是无限的——读《庄子》有感

第二章 大道论
论道之一:大道一体而多元
论道之二:大道是不息的生命活力
论道之三:道——通往和谐之路
论道之四:以道为教多元通和

第三章 道家与道教同异论
道家与道教同异比较
老子是道教的导师道教是老子的功臣

第四章 道教的历史与文化
道教发展简史
概说全真道与齐鲁文化
儒道互补与安身立命
《红楼梦》与道家和道教

第五章 道教的精神与义理
道教精神略论
黄帝信仰与中华民族
长生成仙说的历史考察与现代诠释
道教生命学浅议
道教道德的特色及其现实意义

第六章 道教人物
丘祖精神不朽
张伯端和他的《悟真篇》

第七章 道教的研究
全真道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道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东亚道教研究的开拓

第八章 道教的转型与功能
关于生活道教的思考
“性命双修”的普遍意义
从金融危机看《道德经》的价值
老子的财富观
发挥道教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积极作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