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派的重要传承人——列子。
正本、清源、见一、今译。
详解道家列子思想的《列子见一》。
列子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的重要传承人物。道家发幽于黄帝,显明于老子,发展于列子,大成于庄子,其思想主张存在于《列子》一书中,但因《列子》一时被认为是伪书,为其解注的人寥寥无几,远不能跟《老子》和《庄子》比肩。自东晋学者张湛作《列子注》后,《列子》遂逐渐被重视起来,也引来后世尤其是近代以来的一些解注者。可惜的是,所有这些解注作品,都没有首先将《列子》的底本厘定清晰,所以导致即便是《列子》被解注后,还是不能很好地为普通读者所把握。此书就是为此而作的一次努力。作者首先将《列子》的文本作了清源,然后对其中的疑难点作了通俗易通的阐释,最后给出今译,以使读者能迅速把握到《列子》一书的基本内涵及其思想实质。
天瑞第一
一
【正本】
列子居郑,四十年人无识,将往卫。
弟子曰:“先生往无返期,弟子敢有所谒,先生将何以教?先生不闻壶子之言乎?”
列子笑曰:“壶子何言哉。虽然,夫子尝语于伯昏瞀人,吾侧闻之,试以告汝。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不生者疑始,不化者往复。往复,其际不可终,疑始,其道不可穷。’”
【原文】
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视之,犹众庶也。国不足,将嫁于卫。弟子曰:“先生往无反期,弟子敢有所谒,先生将何以教?先生不闻壶丘子林之言乎?”子列子笑曰:“壶子何言哉?虽然,夫子尝语伯昏瞀人。吾侧闻之,试以告女。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阴阳尔,四时尔,不生者疑独,不化者往复。往复,其际不可终;疑独,其道不可穷。《黄帝书》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故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谓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非也。”
【清源】
列子居郑,四十年人无识,将往卫。
原文为: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视之,犹众庶也。
国不足,将嫁于卫。
改“子列子”为列子。理由一,没有必要将大家都已经熟知的列子叫作子列子,正如没有必要把大家都已经熟知的老子、庄子、孔子等叫作子老子、子庄子、子孔子一般。理由二,前人对子列子的解释并不靠谱。大意是说,姓前加子,表示古代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名后加子,表示有德之人。后说,因为有普遍的事实依据,尚可成立。而前说,除了子列子外,似乎极少他见。借助纯粹理性,这种现象的出现,大概是因为所谓的列御寇本来就叫列子,按世俗常规,弟子对作为老师列子的尊称,应该叫列子为列子子才对,可这又太人为而突兀了,于是,有人建议将子置于姓前,叫子列子。但事实是,对一个人的真正尊重,不在名字,而在伟业。比如,如果把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叫作子列宁,并不会丝毫增加人们对列宁的尊重。正因此,庄子直抒胸臆:“名者,实之宾也。”现据全书原文有叫子列子的,有直接就叫列子的,规范起见,统一改为列子,今后行文中不再一一说明,以免累赘。
改“子列子居郑圃”为“列子居郑”。理由一,《列子》一书,历来就有经文之称,甚至被其一些圣徒一度尊称为《冲虚经》。单从这一角度说,既然是经文,行文就应该言简意赅,一如《老子》《庄子》,又或是《圣经》。“居郑”的语境含义已经足够,加“圃”不仅完全没有必要,更是徒增歧义。比如,有将“郑圃”解注为郑国的圃田,这于经文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从应然上讲,经文的每个字,都应该有它的语境作用。否则,就应该订正或是删除。如果要给“圃”字出现的错误找一个大家基本可以接受的解释,应该是后人在传抄过程中,习惯性地将“郑”意念为“郑国”,顺带就把“国”字写上了。再后人传抄时,又误将“国”抄写为“圃”。再后人,尤其是近代直至当今,则几乎全都匍匐在前人脚下,眼皮都不敢眨一下,哪还敢抬头,更别说动脑了,于是“郑圃”就似乎被约定成俗。这里顺带还想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全书,甚至中国几部最为著名的经典,比如《黄帝》《老子》《庄子》《鬼谷子》等,都普遍而严重地存在类似问题,本人也因此而为之付出了几乎半生的心血和汗水。想想马克思要把颠倒了的世界再颠倒过来时所遭遇到的种种匪夷所思的困境和磨难,就知道人类的每一步前行,都如蛙跨大海般艰难。理由二,逻辑的一致性要求。虽然列子是郑国圃田人,但《列子》一书原文中大部分凡涉及列子籍贯的地方,都称“郑”而不是“郑圃”。
改“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视之,犹众庶也”为“四十年人无识”。理由一,“国君卿大夫视之,犹众庶也”的全部语境含义跟“四十年人无识”重复,这于经文来说,是完全应该避免的瑕疵。其实,仔仔细细考校上下文,被删的话,极有可能是某个后人对“四十年人无识”的具体阐释,完全多余而错误。试想想,一个土生土长,到很后来才成名的列子,凭什么在当时就要让国君、卿大夫等顶层人士,把他看作是我们后人才看得清楚的人?老子遇到了吗?柏拉图遇到了吗?必然存在于当今的少数天才遇到了吗?都没有。更何况,列子跟老子、柏拉图比起来,那还是有水星之与金星的差距。理由二,本寓言的核心价值,在列子所引述的伯昏瞀人的那段话,并不在列子本身。所以,过于强调列子的“四十年人无识”,意义不大,其语境作用,仅仅是为了解释说明列子要离开弟子,以引出师生的对话。理由三,清源后的经文,如果不人为地受原文影响,于寓言需要而言,已然足够。
改“国不足,将嫁于卫”为“将往卫”。理由一,“国不足”不能理解。过往注家大多将其解注为“国内遭受饥荒”,实在不知道有什么训诂依据(尽管训诂本身就很是令人失望),估计是《列子》最早注家张湛将其注为“年饥”后,后人再行演绎的结果。再说,就算“国不足”可以被解注为“国内遭受饥荒”,那在“国内遭受饥荒”的情况下,列子丢下弟子不管,自个到卫国去,这算什么师尊?列子的崇高地位从何而来?如果经典的解注可以不顾前后逻辑的话,那经典解注本身的意义又将何在?理由二,“将嫁于卫”也不能理解。后人屈服于语境需要,强将“嫁”解注为“往”,真的让作为男人的我好想从地球“嫁”到天国去。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前人的文字就可以神圣到不能有只字更改?即便前人就是圣人,那他的文字也只是他的工具,而不是他的目的,诚如庄子所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更何况,圣人的文字真的就是圣人的文字吗?几千年的传抄和解注,难道会一字不差吗?即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当今,存档在电脑里的文字,换台电脑就可能出现差错,何况手抄年代?理由三,清源后的文本,已然能够完全满足寓言的需要,不会存在任何因语境缺失而导致的文本解读困难。先生往无返期,弟子敢有所谒,先生将何以教?先生不闻壶子之言乎原文为:先生往无反期,弟子敢有所谒;先生将何以教?先生不闻壶丘子林之言乎?
改“反”为“返”。一般来说,这是古文通假。但事实是,古文读多了,烂熟了,就知道中国古文的通假文化,其实完全就是一种假文化,是为错字、别字等找看上去严谨而尊古的理由,其实是在明目张胆地为一些权威的古人找台阶,没有任何价值。其他语言大都没有这种奇异现象,实在可算得上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小大事。由于本书是以张湛的《列子注》为底本,而《列子注》的标点普遍存在严重问题,以致文本几乎不可顺畅理解,如果一一指出,会导致读者的阅读体验美感大大降低,故全书除特别需要指出外,其余一概不予论之。有研究兴趣的读者,请对比【原文】与【正本】。
改“壶丘子林”为“壶子”。这个改动,很可能招来“不尊重原著”的骂名,毕竟书中大量提到“壶丘子林”这个人。但既然相信自己,就相信到底,不怕被骂,何况世间本就没有不被骂的人。改动的理由一,“壶丘子林”明显是一个虚拟的人名,见不到史实。既然虚拟,何须死守?理由二,从原文列子的答“壶子何言哉”看,也应该是壶子。理由三,奥卡姆剃刀真理的具体运用。奥卡姆剃刀指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全书清源皆尊此定律,不再一一提及。理由四,可证诸旁证,尽管旁证本身的可靠性并不充足。《庄子》一书中多次有提到列子,也多次提到壶子,且就是本书中的这个壶子,但没有用到壶丘子林。
夫子尝语于伯昏瞀人,吾侧闻之,试以告汝。
原文为:夫子尝语伯昏瞀人。吾侧闻之,试以告女。
中间一定不能用句号,否则,义理逻辑不连贯。
从语境义理看,后面的话明显是伯昏瞀人而不是壶子说的,所以,改“语”为“语于”,以使逻辑清晰。
改“女”为“汝”,理由前面关于通假现象时已说,不再重复。全书统改,也不再一一提及。
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不生者疑始,不化者往复。往复,其际不可终,疑始,其道不可穷。’
原文为:
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阴阳尔,四时尔,不生者疑独,不化者往复。往复,其际不可终;疑独,其道不可穷。《黄帝书》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故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谓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非也。
“其言曰”后必须加单引号,否则,文本义理难以贯通,导致理解混乱。删除“阴阳尔,四时尔”。这六个字怎么就混进了文本,不得而知。删除后的文本,无论形式还是义理,立马清晰自然。清晰自然,大多是既好又对,正如大自然本身。
改“疑独”为“疑始”。这个改动原本应该惊天动地,万众侧目,但鉴于它本身极度高难,现实层面上,必将是雪落雪原,无痕无迹,无声无响,此即某个高人所说的“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凡认定文本为“疑独”的,多半是以《老子》所谓的“独立而不改”为依据。所谓所谓,是说《老子》本就没有“独立而不改”这一说,这完全是后人的妄解妄注。据帛书本归元的【正本】,原本是“独立而不垓”,《老子见微》一书第25章对之已经有过详尽解注,这里不再论证。当如此这般被认定为“疑独”时,解注者本人可能又怀疑对“独”不应该疑,而应该信,于是,就又采用万能的通假大法,强将疑通假为凝,然后顺便就训疑为停止、不变等跟本字不相关的怪异含义。人类社会的这种普遍现象,大圣庄子在《则阳》篇中一针见血:“力不足则伪,知不足则欺。”那不伪不欺的解注又有什么权威和不容怀疑的根据呢?可惜,在这样极度高难的事情上,不被大众怀疑的根据没有,但总有人不会怀疑,因为总有人不怀疑真理的确定性存在。对这些不怀疑真理确定性存在的人来说,庄子一段极度烧脑的天书可作根据。《庄子见独》之《大宗师》中有说:“闻诸副墨,副墨闻诸洛诵,洛诵闻诸瞻明,瞻明闻诸聂许,聂许闻诸需役,需役闻诸於讴,於讴闻诸玄冥,玄冥闻诸参寥,参寥闻诸疑始。”根据列子这里的文本,“疑始”显然是合乎语境的。为方便读者阅读,这里拟给出这段天书的白话文:“我是从文字那里听闻来的,文字又是从传诵那里听闻来的,传诵则是从观察者那里听闻来的,观察者是从倾听者那里听闻来的,倾听者是从需要者那里听闻来的,需要者是从内心的声音那里听闻来的,内心的声音是从自然的玄元那里听闻来的,自然的玄元是从浑沌那里听闻来的,浑沌则是从不知是开始或不是开始那里听闻来的。”至于这段白话的理解,能理解的,请翻阅《庄子见独》的相应部分。不能理解的,他人怎么说,都不能理解,正如欧拉无论以怎样通俗的语言对我讲解他的上帝公式e^πi+1=0,我都完全无法理解一样。人作为造物主,都有其所长,有其所短,完全不必沮丧自身之所短,诚如后文所指出的那样:“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删除“《黄帝书》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故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谓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非也”。理由一,《黄帝》并没有那些话,类似的话,存在于《老子》,这从侧面反映出很多后世的解注者,很是喜欢乱点鸳鸯谱。理由二,它所欲阐释的含义,总体上跟文本总体不搭,局部上已经被前文所完全包含。理由三,它看似是一堆互不关联的杂言的堆积,完全不知道中心在哪里。理由四,删除后的文本,形式完整,义理完足。
天瑞第一 001
黄帝第二 050
周穆王第三 129
仲尼第四 147
汤问第五 197
力命第六 244
央朱第七 279
说符第八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