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实施期中之年。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办牵头组织开展《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规划纲要》(简称《规划》)中期评估工作。
为确保评估有序开展,专门制发评估工作方案,明确评估工作的目的、要求、范围、内容、方法、进度,并将《规划》各项任务分解到北京市委市政府43个相关部门和单位,由这些相关部门和单位对自己承担的任务开展自我评估。2013年5月17日,召开参与《规划》起草主要部门参加的中期评估座谈会。在综合各部门和单位自我评估的基础上,于2013年7月形成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简称《评估报告》)(征求意见稿)。在征求27家主要参与中期评估的部门意见后,进一步修改形成《评估报告》(评审稿)。同时,委托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开展第三方独立评估,并形成《规划》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报告。2013年8月,召开专家评审会,邀请7位专家对《评估报告》(评审稿)进行评审。结合专家意见和建议,对《评估报告》(评审稿)作最终修改并形成正式《评估报告》(中期评估的时点和采用的数据截至2013年6月30日,没有到期数据的,采用数据截至2012年12月底)。
通过这次评估,总的看,《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各项重点任务实施进展顺利,北京市社会服务管理扎实推进,社会建设体系不断完善,社会领域改革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为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应有贡献。从指标完成情况看,《规划》确定五大类28项主要指标除“和谐企业创建率”指标无统计数据外,其余27项指标中有14项提前完成,占52%;10项达到预期进度要求,占37%。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可基本实现《规划》各项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从重点任务进展情况看,《规划》提出的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社会参与、社会环境、社会关系方面各项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有的重点任务已经或即将完成,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均能圆满完成。
与此同时,对照《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当前北京市社会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人群不均等、城乡未一体、区域不均衡等问题亟待解决。二是社会管理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快,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和虚拟社会服务管理还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三是社会动员机制还不够健全,社会组织自主发展机制、社区民主自治机制和经常性、应急性志愿服务机制还不够完善。四是社会文明环境有待加强,社会诚信、社会责任体系需要健全。五是社会和谐关系需要加快构建,群众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和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下一步,北京市将按照改革创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巩固提升的要求,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和推动社会服务管理精细化为重要突破口,充分考虑人口带来的重大影响,注重基础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加强统筹协调和力量整合;出台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文件,加快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围绕“五个更加、一个全覆盖”目标,完善社会建设工作体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推进网格化体系建设全覆盖,着力提升社会服务管理精细化;完善社区治理结构,不断提高社区民主自治水平;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快构建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健全社会工作者培养、使用、管理机制,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社会动员机制,加快志愿者队伍建设,特别是抓紧推进完成较为困难的目标任务,全面抓好《规划》的实施工作,确保“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目标任务如期圆满完成。
为全面反映“十二五”时期以来北京市社会建设成果和经验,让各级各界更好地了解“十二五”社会建设规划中期评估情况,我们将这次评估报告、第三方评估报告、专家评审意见和相关部委办局中期评估材料等编辑成书,以便广泛参阅。
本书编辑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市有关领导、各相关部委办局和单位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因一些单位提供的中期评估材料涉密未收录编辑,在此说明,并一并对所有关心参与此项工作的单位领导和同志表示感谢!书中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