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王船山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以礼之调适为中心:centralizing on adjustment of Wang Fuzhi's ritual theory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51282
  • 作      者:
    陈力祥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力祥,(1974~),男,湖南邵阳人,中共党员。中央民族大学哲学学士(1998)、哲学硕士(2004),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2007)。中南大学哲学系博士后(2010-2012)。现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2009)、船山学社常务理事、船山基地特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湖湘哲学等。出版专著《民本论》(华夏出版社,2013)、《王船山礼学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8),点校《韩国编四书部·论语六》(华夏出版社,2010),主编各类著作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参与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在《道德与文明》、《湖南社会科学》、《西南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题录或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传统社会中仁人志士所追求的小康与大同理想,是关于传统的、和谐的、理想的社会秩序蓝图。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注重从古代社会汲取营养,汲取传统文化资源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服务。因之,该成果的问世,有助于丰富与发展船山学、丰富与发展宋明理学,拓宽宋明理学研究领域,有助于对传统礼学进行价值转换视角的研究。同时,该成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序良俗。
  明末清初王船山所处的时代为“海徙山移”(船山语)、“天崩地解”(黄宗羲言)的时代,“海徙山移”与“天崩地解”说明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不和谐系明清之际的显著特征。船山先生作为明末清初的思想巨擘,他有着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堪称明末清初的有识之士。为挽救民族危机、社会危机,船山以“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担当,力图实现其心中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
展开
精彩书摘
  即是说,宇宙万物均是由太和而化生,故此,宇宙万物应然具有了“和”之特质,这是我们所不容置疑的。由此,万物的产生、万物所具有的和的特质,本根于太和之气。诚如船山所说:“人物之生,皆组缦一气之伸聚,虽圣人不能有所损益于太和。”①船山一语道破了人物所具有的太和之特质,给人类的和谐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当然,以上只是从本体论的角度阐释了宇宙万物缘何具有和谐的特质。换言之,船山所言,只是在很大层面上谈及和谐之本体论上的意义。事实上,谈到具体事物,谈到万事万物的和谐因子如何而来,船山引入了天命概念:和谐理念的产生,乃天命所行,化物之异而适于太和。在中国哲学史上,天有三重含义:主宰之天,义理之天,自然之天。这三重天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主宰之天,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主要来自人类对上天的敬畏。故此,在和谐理念的形上层面的动力机制方面,船山引进了天命这个概念,认为万物化生虽然具有和谐的因子,只是解决了质料因,对万物具有和谐因子的动力因则来自天命。基于此,船山说:“天下之物,皆天命所流行,太和所屈伸之化,既有形而各成其阴阳刚柔之体,故一而异。唯其本一,故化合;惟其异,故必相须以成而合。然则感而合者,所以化物之异而适于太和也。”②由此,在船山和谐理念的构建方面引出了天命之概念,使万物形而上层面具备了质料因、动力因及目的因等因子,使万物在和的形而上属性层面更加完备。在主宰之天那里,缘何天命具有这种巨大的感召力,这要归结为具体的天之德,在船山看来,“《乾》以纯健不息之德,御气化而行乎四时百物,各循其轨道,则虽变化无方,皆以《乾》道为大正,而品物之性命,各成其物则,不相悖害,而强弱相保,求与相合,以协于太和”③。因为在古代,德性之天与主宰之天主宰着人类的行为,能在宇宙人世间树立巨大的德威。由此,天命万物而保持“和”的基本特征,则归结为主宰之天。
  ……
展开
目录
导论 和谐问题的缘起
一 动荡的社会现实激起了王船山对和谐社会的渴求
二 学术界关于王船山和谐思想的研究现状
三 王船山和谐思想研究之意义
四 基本思路

第一章 船山和谐思想之理论诉求
第一节 “和”之原初含义
一 古代“和”之释义
二 和谐乃人类不懈的共同追求
第二节 船山“和谐”理念之形而上学审视
一 太和:船山和谐理念之形而上学基础
二 太和流行中的宇宙万物及和谐理念
三 “和”乃性情之德
第三节 人欲失其和与履以和行
一 天人本合其害在人欲
二 和者于物不逆
三 履(礼)以和行

第二章 礼之调适何以可能与和谐社会的价值指向
第一节 礼之调适何以可能
一 船山人性为善的形而上学批判
二 习成:气质之偏人性为善何以可能
三 善者“人之独”
四 人性善为礼之调适并建构和谐社会提供可能
第二节 船山和谐社会的价值旨归
一 船山和谐社会的价值旨归:“以人为依”
二 船山和谐社会价值旨归的人本主义形而上学批判

第三章 礼以养心顺情和性
第一节 礼之有节以养人心之和
一 心性、性情、心情关系之辨
二 人心、道心与澄心、正心
三 行礼者以求遂其心之所安
第二节 礼以顺情而利己心、人己之和
一 “情”有所辨与情之特色
二 礼“承天道以治人情
三 节情去私为礼之本
四 礼与情相为出入而各惬
第三节 性乃人受之于天以全中和之德
一 性乃人得之于天之理
二 性中本有中和之德
三 礼以矫情复性以贵中和

第四章 礼以和立以利身心、人际和谐
第一节 以礼立身则动有矩度以利和谐
……
第五章 仁爱与合宜:礼以和处以立和
第六章 政通人和:大经礼正则自得其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