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86061
  • 作      者:
    张云飞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张云飞,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未来哲学与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曾为韩国成均馆大学韩国哲学系招聘研究教授(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生态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出版的个人专著有《跨越“峡谷”——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2001)、《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小康》(2005)、《天人合一:儒学与生态环境》(1995)、《中国农家》(1996)等,主编的著作有《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创新抉择》(2014)等。在中国、韩国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立足于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制高点的唯物史观所主张的研究人类史和自然史辩证关系的“历史科学”的论域,按照唯物史观的实践视野、过程视野、结构视野、文明多样性视野和阶级分析视野等科学方法,提出作为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的生态文明,是一种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是贯穿于渔猎文化、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智能文明等文明形态始终的基本要求,已成为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方向。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最终使生态文明成为可能。在当代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连接生态文明的现实和理想的桥梁。
展开
精彩书摘
全球化是金融资本主导下的世界一体化的现象。大工业之前的历史是地域的民族的历史,工业文明却凭借市场经济、殖民贸易和殖民战争等力量开辟了“世界历史”。这样,“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27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在此基础上,各种力量促成了全球化。
(1)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出现的经济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出现,国际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统一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其标志就是跨国公司的出现和不断壮大、大量的经济集团的涌现。
(2)方兴未艾的新科技革命是全球化出现的科技条件。
除了现代交通工具外,信息革命正在使地球成为一个网络,再加上其他高科技的发展,就使地球的空间距离被大大地缩小了。
(3)战争的国际化是全球化出现的军事条件。
由于核技术被大规模地、集成化地运用于军事上,使现代战争真正达到了国际化的水平。现在地球上的地区和民族的冲突也具有了国际性的意义。
(4)国际政治组织的涌现是全球化出现的政治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性的政治组织迅猛增长。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在推进世界一体化方面发挥了独特而巨大的作用。
(5)世界上各民族的普遍交往是全球化出现的文化条件。
随着民族交往的普遍化和扩大化,大家开始意识到了自己只不过是地球村里的村民而已。现在的文化交往决不是西学东渐的单向过程,同时也存在着东学西渐的方向。其实,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平等化或均一化,而是加剧了不平等的发展(依附)。事实上,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等世界性的经济组织,只是金融资本控制世界经济的一种工具,例如,美国在IMF中拥有1966%的表决权,在WB中拥有20%左右的表决权。显然,全球化在实质上是资本扩张尤其是金融资本扩张的结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球上人们的行为具有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后果,人们的不当行为使局部的、区域性的问题放大成为全球性问题。
(二)全球性问题的主要表现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类活动的破坏性效应也在全球性的水平上得以扩展,这样,就形成了全球性问题。全球性问题是一种总体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人口失控。
由于缺乏适当的人口控制机制,导致了全球人口的指数式增长。公元初期,世界人口大约2亿~3亿人;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全球人口还不到5亿;19世纪初达到10亿,20世纪30年代达到20亿,60年代达到30亿,80年代达到50亿,90年代末达到60亿。预计到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至100亿。随着人口激增,资源缺乏、能源紧张、生态恶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将愈加严重。
(2)资源枯竭。
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加快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力度,造成了日益严重的资源枯竭问题。自工业革命开始,全球已进入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时代。与地球史上前五次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的大灭绝所不同的是,人类在这场过早到来的第六次危机里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这就是,由于人的活动,把其他物种的自然灭绝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据预测,如果按现在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的速度,到2050年,地球上1/4~1/2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
(3)能源短缺。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以粗放的方式开发和利用矿物燃料等不可再生的能源,致使能源储备大量下降。21世纪的世界人口比19世纪末期增加了2倍多,但能源消费却增加了16倍多。目前世界上常规能源的储量有的只能维持半个世纪左右的需要(如石油),最多的也只能维持一两百年人类生存的需求(如煤)。现在,由于能源危机引发的国际争端,已经成为威胁世界持久和平的重大问题。
(4)环境污染。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污染使环境污染成为一种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例如,人类自工业化以来向大气中排入的CO2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在过去两百年中,CO2浓度增加25%,地球平均气温上升05℃。科学家预测,今后大气中CO2每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45℃,而两极地区的气温升幅要比平均值高3倍左右。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具有十分严重的影响。如果海平面升高1 m,直接受影响的土地约5×106km2,人口约10亿,耕地约占世界耕地总量的1/3。
(5)生态恶化。
由于人类活动强度不断加大,导致世界生态状况持续恶化。例如,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和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等原因,使沙漠化的面积不断扩大。现在,地球上受到沙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有3800多万平方公里,全世界每年约有600万公顷土地发生沙漠化。
(6)灾害频发。
现在,自然灾害已经严重威胁到全球安全。例如,2000年至2006年的自然灾害数量比20世纪70年代多4倍,平均每年经济损失达830亿美元,比70年代高7倍。未来自然灾害严重的年份,经济损失可高达1万亿美元。自然灾害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打击比发达国家更加严重,这些国家的人民的自然灾害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20倍,家庭经济生活因自然灾害而下降的可能性高80倍。更为要命的是,这些问题是缠绕在一起的。
可见,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性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三)全球性问题的识别标尺
全球性问题是资本主义工业化以来诸多矛盾的集中体现,事实上是一个问题集合体。
展开
目录
序言
上篇生态文明的问题视阈
第一章生态文明的概念建构
一、全球问题的文明悖论
二、生态科学的理论提升
三、生态战略的实践整合
四、生态思潮的话语融合
五、特色理论的开拓创新
第二章生态文明的研究方法
一、文明研究的实践视野
二、文明研究的过程视野
三、文明研究的结构视野
四、文明研究的多样视野
五、文明研究的阶级视野
第三章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一、唯物史观的生态命运
二、生态议题的整体历程
三、生态理论的科学性质
四、生态理论的世界图景
五、生态理论的性别维度
第四章生态文明的文化之根
一、生态文化的历史流变
二、生态危机的文化反思
三、中华农业的生态之基
四、中华医学的生态之法
五、中华伦理的生态之则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





目录




中篇生态文明的理论规定
第一章生态文明的发生机制
一、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
二、人与自然的对象关系
三、自然系统的社会进化
四、对象活动的双重效应
五、生态文明的建构原则
第二章生态文明的历史演进
一、社会形态与文明形态
二、渔猎社会与生态文明
三、农业文明与生态文明
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
五、智能文明与生态文明
第三章生态文明的结构定位
一、社会结构与文明形式
二、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
三、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
四、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
五、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
第四章生态文明的系统构成
一、生态文明的基础系统
二、生态文明的手段系统
三、生态文明的控制系统
四、生态文明的支柱系统
五、生态文明的目的系统

下篇生态文明的实践指向
第一章生态文明的小康目标
一、生态变革的中国之路
二、全面小康的生态构想
三、生态小康的社会根基
四、生态小康的现实选择
五、全面小康的永续愿景
第二章生态文明的发展支柱
一、科学发展的生态建构
二、发展主题的生态创新
三、生态建设的辩证要求
四、生态建设的战略思维
五、环发问题的科学解答
第三章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
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体
三、中心之争的科学超越
四、人的发展的生态选择
五、生态文明的价值目标
第四章生态文明的制度依托
一、唯物史观的社会理想
二、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
三、和谐社会的生态选择
四、和谐社会的生态特征
五、社会进步的生态未来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