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唯心是法与观空法门
“唯心是法”的观念,究其根源,当来自佛教。佛教天台宗认为,心为万法之本,在他们看来,世界呈现的万千气象,不过是人心一念的产物。宇宙万物之中,只有心才是最真实的最根本的存在。玄觉《禅宗永嘉集·净修三业》日:“三界无别法,惟是一心作,当知心是万法之根本也。”《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日:“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人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人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十分明显,灵宝派吸收了佛教的心法理论,以充实其大乘思想。《无上内秘真藏经》卷七指出:百昌一地,生生种种不同,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千差万别,众兆杂类,但皆为大地化生。品物不同,国土差殊,形貌不等,根机有别,“天尊随类相好优劣,各顺物宜,习其本业。即得本业,随类受形,所受形者,皆具道德,悉人大乘。当知秘密真藏,功德广远,非可格量。一切众生,心心同受,业业不等,或造恶者,或行善者,种种运为,皆由心作”①。这种重视心性、强调修心的特性,显然有别于其他教派,故能独放异彩,引人注目。
在灵宝派看来,传统的仙学属于小乘之道。《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卷十一日:“一切众生,以学道故,住于小乘。或寿限永劫,飞行往来,分形散影,乘驾龙凤,此皆执著,未名漏尽。”相反,大乘之人“能厌生死,断诸染着世间习气,令此神气妙合太空,空体自然,不属阴阳,自无生死,契此妙空,应念现相,升入无形,运度终尽,飞升大罗,出三界地,永离生死,克证道位,得为天真,方名得道”。
所谓“妙空”,亦名“真空”。《无上内秘真藏经》卷一日:“真藏法中,众兆本身,非空非有,非真非实。众生苦乐,非空非有。种种施为,无非真实,非空非有。见在众生,等天尊性,非空非有。未来众生。等天尊性,非空非有。过去众生,等天尊性,非空非有。云何有差而生分别,无生无灭,无因无果,而为真果。”《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卷七日:“修舍心时,修智慧时,则得无为,常住安乐,住于真空平等法地,不可思议微妙之处,如无上道,难可譬喻。”概括而言,真仙上士,了达大乘,悟空非空,即达真空妙有的境界。
一是心法,一是空观,这是灵宝大乘理论的核心思想。其主要的修持方法则是“观”。所谓“观”,即细心伺察思维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定心运想,明其底蕴。正如《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卷七所说:“真性常住,无变易故,是名真人,是名童子。观于内空内法空,故观一切法,本性皆空,无常苦乐,净不净者,是名法空,以法空故,故名空空。善男子,十方真人一切童子,常于是中通达。”此外,除空观法门外,灵宝道教中尚有许多观法,如四种观、十四种观、二十种观。
《太上灵宝元阳妙经》卷六有四种观行,“一者观身常净,不染秽恶。二者观心常定,无有异想。三者观诸法中,无有我相。四者观于力物,一想平等。是为四种观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