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贫困,这两个词本身似乎是水火不容的。在世界人民的眼中,美国是块充满机会的土地、全球的“面包篮”、美国梦的故乡,绝对不是一个产生贫困的温床。它是一个资源、物资和技能都势不可挡的国家。因此,大家会认为美国的贫困,无疑是个矛盾修辞法而已。
不幸的是,贫困在美国不是一个矛盾修辞法,而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贫困之于美国的意义,如同作为基础而存在的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之于美国的意义一样。贫困的外在表现,可以在这个富足的国家的任何一个角落里找到。它沿着繁忙的交叉路口延展到罕有人迹的背街小巷。最终,正如本书将要揭示的,贫困在大多数美国公民的生活中投射下了阴影。
或许,这个问题最大的麻烦恰恰就是——作为一个有着相当多财富的国家,贫困人口却占总人口的很大比重。一个国家陷入贫困但缺乏资源去改变现状,这是一回事;一个国家有充沛的资本和资产,却一直对消除贫困所做甚少,又是另外一回事。后者是美国的写照。于是,最后留给我们的就是惊人的对比。
最近几年,这些对比变得格外刺眼。无家可归的人死在公园的长椅上,而慢跑锻炼的人匆匆经过、毫无觉察。更讽刺的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妇女死在街道上的公共汽车站,而街对面就是美国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在其内,官员们正在辩论为无家可归者提供的项目预算分配问题。一个该部的员工从窗户望出去,“发现现场有7辆警车、2辆警用摩托、1辆消防车和1辆救护车,感觉非常讽刺。‘看到一个人死后可以过来这么多资源,事先却一点也没有,真是很奇怪。”她说。(DeParle,1993)。在西方国家的公共救助慈善系统中,美国的救助系统是最差劲的之一。即便如此,当美国的单亲妈妈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时,政客们却持续地削减社会保障网络,并辩称这样做正是为了帮助那些妇女。在同一个小镇上,学龄前儿童饿着肚子上床睡觉,而仓库中却囤积着满满的谷物。简言之,这些对比刺人眼目、有穿透力而且惊人。
这些奇异现象存在于美国的每一个州、城市和村庄。而且,站在全球的基础上,当然这些矛盾就非常明显了。正如阿玛蒂亚•森在他的著作《作为自由的发展》(Development as Freedom)开头中写道,“我们生活在一个空前富足的世界中,富足到很难想象一两百年前……然而,我们也生活在一个有着显著剥削、赤贫和压迫的世界”(1999:xi)。在我当前的家——圣路易斯,人们一到这里就能遇到一个显而易见的反差。当你从东往西走近圣路易斯,大拱门便从密西西比河边出现。作为纪念美国西部大开发而建的一个纪念碑,它是人民希望和力量的象征。它弯曲的不锈钢轮廓和大小,是个不折不扣的建筑奇迹。
但当大拱门在视野中越来越近的时候,美国最萧条和贫穷的城市之一也在视野中越来越近了,它就是东圣路易斯。人们可以轻易看到窗户上钉着木板的学校、堵塞的下水道系统、处在倾塌边缘的房屋。乔纳森•科则尔曾经有力地描写过密西西比河东岸、大拱门影子底下的种种邋遢污秽的状况。科则尔回忆起当地记者的一个评价:
白人的最大恐惧……是错误地离开了宽敞的公路来到了东圣路易斯。他们把在东圣路易斯迷路说成是个噩梦。对我来说,噩梦却是他们从来不离开宽敞的公路,因而也从来不知道这里的孩子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他们应该离开宽敞的公路。噩梦不在他们的头脑里,它是一个真实的地方。有孩子们就住在那里。(1991:18)
一边是富饶的资源,一边是贫困。这种矛盾和我们非正式的国歌——伍迪•格思里所写的《这是你的土地》一样富有讽刺意味。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学校里的孩子们(包括东圣路易斯的孩子们)都把这首歌唱给“这土地”。歌词激发起一股蓬勃向上的美国精神——不见尽头的航线和金色的峡谷,满是红杉的森林和墨西哥湾流的水。正如歌曲的名字所说,这种精神和梦想属于我们每个人。
然而,与格思里的其他很多民歌一样,这首歌写的也是那些运气乖蹇但希望在别处能找到更好生活的人们的艰难、奋斗以及渴望。20世纪30年代,风沙侵蚀区的不少家庭被连根拔起,他们向西迁徙寻找应许之地。一位俄克拉荷马州民在带状公路边走着,发现自己在加利福尼亚州边界上被警察拦住,而且被告知须调头往回走。他是怎么回答的?“这土地是你的土地,这土地是我的土地……”
这为格思里所写的另外两首歌词提供了背景,家长们一般都不知道,因为它们很少出现在孩子们的歌曲书上。
这边有一堵高墙,想阻止我前进
这边有一个巨大的牌子,申明是私有财产
但在另外一边,什么也没说
那边为你而设,也是为我
一个愉快的晴天的早晨,在教堂尖塔的影子下
我在扶贫办公室边,看到大家
当他们饿着肚子站在那里,我也站在那里疑惑,是否——
这土地为你而设,也是为我鲍勃•迪伦(Bob Dylan)曾跟着伍迪•格黑里(Woody Guthrie)的脚步,对此“唱过反调”。迪伦写到,“这土地为你而设,也是为我——没错——但这个世界在那些根本不听音乐的人手中”(1971:88)。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这些歌曲中,隐藏着我们国家的很多黑暗面——不平等、不公正和贫穷。借用格思里的说法,这同样是“为你而设,也是为我”。
在很多方面,美国的这个问题比1940年伍迪•格思里写下这些歌词的时候更加严重。从1970年代初至今,工资和收入止步不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了,越来越多的工薪家庭掉到了贫困标准线以下,市中心和乡村在经济上变得空前割裂——类似的问题可以一直排下去。在任何时候,我们总人口中大约1/5的人生活在贫困中或者在贫困线上摇摇欲坠。事实上,美国的贫困比例和收入差距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中不仅最高而且遥遥领先,尽管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度。这给我们带来了惊人的反差,并提出一个要命的问题——怎么会这样?
本书的论点和出发点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存在于美国看待和应对贫困的典型方式中。这种方式认为,贫困源于个体的欠缺,贫困也是美国主流人群不会遇到的,因而并不应该是一个国家层面优先考虑的事情。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看待美国贫困的完全不同的视角。本书认为而且将以实证证明,贫困是存在于美国经济和社会结构中的系统性失败的结果,大多数美国人在成年岁月中都体验过贫困,而且贫困问题对一个国家影响深远。简而言之,本书的目的就是设计并且细述一个思考美国贫困问题的新范式,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新范式。要实现长久而有效地减轻美国贫困的严重度、数量和不公正程度的变化,这种范式的改变是不可或缺的。
肇始
这本书的学术源头可以追溯到我早期的一本书,《生活在边缘:美国福利的真相》。为了进行“生活在边缘”的研究,我向真正的专家——那些依靠福利制度的人——学习在这个国家身处贫穷以及依靠公共救济项目活命究竟是什么样子。我听到和看到的,与典型的福利接受者的形象大相径庭。
与人们对他们的成见——太懒、不愿意工作——不同,这些家庭与你在杂货店里或者街头遇到的家庭没什么两样。他们也想在生活中出人头地,期望给孩子最好的东西,而且愿意通过努力实现这些愿望。
37岁的丹尼斯•特纳,是4个孩子的妈妈。她是与我交谈过的福利接受者的一个典型代表:
我总是努力在生活中积极向上。因为我知道要想成功必须有一个积极的心态。于是我说,“好吧,我可能没有很多东西,而且还在靠救助生活,但我依然认为自己有目标。我也许永远无法实现,但至少有个目标,正在为之奋斗。”我想尽我所能地接近它,正因为如此,我才保持积极向上……对于我的未来,我的孩子们。他们的未来是他们的。
而且这个国家还有一个好处……通往成功的道路……不仅仅属于……极少数人。我认为通往成功的道路是敞开的……对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现在,成功对不同的人来说也是不同的。我并不想获得像霍华德•休斯霍华德•休斯(Howard Hughes),1905年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1975年去世。曾是商界巨富,电影制片人,导演,飞行员,航空工程师,慈善家。——译者注那样的……成功。但我认为,成功是能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照料自己的家庭。我想这种成功对我是可行的,而且对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是可行的。用一些牺牲,和一些奋斗,我想每个人都可以实现它。(1994:9697)
又一次,我们发现了惊人的对比。14年来,丹尼斯•特纳在公共救济项目中进进出出,大部分时间都只有做低薪水的工作。丹尼斯•特纳有足够的理由感到气馁,而且如果她说自己很气馁我绝对不会责怪她。然而不寻常的是,这位母亲谈的是在美国取得成功会畅通无阻,以及她的目标和梦想。她希望,目标和梦想能够带领自己通向成功。
对于丹尼斯家以及很多我交谈过的家庭而言,问题并不是他们的态度和积极性阻碍了他们,而是他们的贫困和经济的脆弱性在生活中制造了很多路障。如丹尼斯描述的她家生活的特征:
唯一我可以说的事情,就是……生活可以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活下去。这就是我们努力要做的。我们努力做到活下去。而且……我跟很多人谈,他们说,“好吧,如果你去过埃塞俄比亚,你知道,活下去就是一件事情它就是……吃。”但是,该死的是,我并不在埃塞俄比亚,你知道的。因此,我想拥有比一点食物稍多的东西——那就是几个人的食物。因此,如果我能用一个词概括,它就是活下去,我们正在努力地活下去。我们努力地待在一起。这就是我最大的事情,让一家人待在一起,和孩子待在一起,而且,活下去。(1994:88)
我开始想得更远。如果就眼界和积极性而言,这些家庭与美国一般家庭基本一样的话,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陷入如此的处境,说到底,如果你在美国卖力地工作,你难道不该期望一个不用担心贫困的体面生活吗?
更多的问题开始浮现出来。还会有多少像丹尼斯一样的家庭在未来的年头里陷入贫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相比于西方其他工业化国家,为何美国为穷人提供的这么少?谁应该为贫困的状况承担责任?这些问题和其他的一些问题,最终为这本书埋下了种子。
说实话,本书起步于《生活在边缘:美国福利的真相》止步的地方。正如我在《生活在边缘:美国福利的真相》最后一章所写的,我们应该自问:我们是否还应该沿着老路一直走下去——我们一直在斥责穷人,却没有认真读读相关的材料。或者,我们应该更弦易辙,即不仅要慎重地反思贫困,而且要有责任心地看待我们和社会究竟应该在应对贫困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本书的目的,就是在证据支撑之下进行反思。
设计与战略
本书的总体设计是基于三个基本问题。首先是贫困的状况如何以及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其次,为什么贫困问题对美国影响深远?第三,我们怎样才能减轻美国的贫困程度?并且本书的每一部分都力争建构在前面一些章节的证据和观点的基础上。
先从审视美国的贫困状况和原因开始。正如本章指出的,美国让人诧异的一面就是财富的丰富与广泛的物质匮乏之间的反差。第2章对美国贫困的面貌作了一个更详尽的描述,包括贫困的衡量方法、从美国贫困的形式和特点中得到的教训、与西方其他工业化国家相比美国的贫困程度以及贫困带给人的感受和痛苦。
在第3章中,问题转向了为何美国存在比例如此之高的贫困率。过去解释贫困的关注点,大多是在个体的特性和个人的不足上。本章认为,这种方法忽视了根本的原因,以及产生贫困的机制。用一个类比来说,原来的方法关注的是,总体上谁在经济游戏中输掉了,而不是关注这场游戏在开始前就注定了必然有人会输掉的事实。我认为,贫困的根本原因能在经济的、政治的和社会性的失败中找到,并且提出了“结构脆弱性”这个概念作为理解美国贫困的新方法。
本书第二个1/3的内容,聚焦在大多数社会科学家忽略的问题——为什么贫困应该成为一个国家层面的问题。第4、5、6章提出了一个总体主张,并给出了详尽理由。第4章建立了一个自我利益的案例。无论作为个体还是在社区和社会中,贫困都一样地“抽干”我们。直接或者间接地,我们每一个人都为允许我们中间存在贫困而付出高昂的代价。此外,我还讨论了一组分析,这些分析第一次展示了大多数美国人在他们生命中某个时候都会遭遇到贫困的事实。很多人不知道,贫困就潜伏在我们每个人身边。本章展示了这种联系。
第5章谈及了价值观的问题。在美国主流人群信奉的两套核心价值观中,减少贫困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且居于核心位置。这包括犹太教与基督教所共有的伦理和美国的公民价值观,(自由、正义、平等和民主),正是这两者塑造了美国。这里提出的主张是,如果我们认真检视这两套价值观,就会发现对穷人的无动于衷是与其核心内涵截然相悖的。为了与我们的原则保持一致,共同谋划如何减轻贫困是必须的。当然,关于贫困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是存在争议的。但如果一个人宣称忠于美国这两套得以建国的价值观的话,那么在直面贫困的必要性上,便不会有争议。
美国为什么要关心贫困,对此第6章建立了第3个论点——积极介入并且关心那些正遭遇厄运的人,这是公民权的一个重要方面。社区比单个个体的简单相加之和更大,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来减轻降临到其他成员身上的病痛,比如贫困。这一点是基于公民权概念的,它要求必须要有分享社区的责任和职责的意识。当一个特定的问题被证明是结构性不公的结果时,这种义务就更加有约束力。公民义务的一部分就是存在于消除这种不平等中。此外,通过减轻贫困的危害,我们就对社区尽到了更好的职责。我主张,这种职责也是公民权概念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于是在这一部分,一个有3个分论点的主张就建立起来了,它认为总体地减少贫困是符合我们自我利益的,也是与我们最重要的价值观相吻合的,还是我们共担的责任的一部分。这些概念是个基础,可以用来建造一座从有钱人通往穷人、再从穷人通往富人的桥梁。在很大程度上,这样一座桥梁在我们讨论贫困时是缺位的,但对于积极的社会变化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探索了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减轻贫困的广度和深度的方向。第7章主张,通往积极变化的第一步是我们思考贫困方式时要有全国性转变。在前面的章节对这个转变打下的基础上,第7章探讨了新的范式及其衍生出的含义。它意味着与过去陈旧的看待贫困的方式断然告别。对贫困的新的概念建构,是为美国社会带来深刻和积极变化的一个起点。
第8章讨论了一组能有效降低贫困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政策,以及政治上可行的策略。这些策略来自新的范式,而且与前面章节中对贫困的诊断有关。它们包括创造出薪酬合理的工作、增加一些关键公共产品的获得渠道、为家庭变故导致的经济冲击提供缓冲、建立个体和社区的资产,并且提供一个实际可行的保障网络。总而言之,它们的设计目的是减少短期和长期的贫困风险。
最后一章把几个观察、主题和观点都放在了一起。特别地,我还讨论了要实现重大变化,单个个人可以采取的方法。如果这个国家要一次性地、有效地与贫困中内含的不公平作战的话,这些方法就是必要的。
为了我的论点,我在本书写作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信息收集和研究。资料来源包括我做的对各个国家各组数据的分析,包括来自美国人口调查局的信息和其他政府部门的信息,包括我与生活在贫困中的和贫困边缘上的人的讨论及对其的采访,包括历史资料,还包括有关此话题的已有的大量研究和作品。
我是想让本书建立在扎实论据和推理基础上,让人信服。尽管价值观在我的论点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它也可能带来过于依靠辩论技巧和过于意识形态化的危险,这就与手中的证据太背道而驰了。本书主张的观点应当以论据的分量来衡量。我把此项工作交给读者你们,由你们来衡量和判断。
从根本上讲,本书是用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对贫困进行思考和概念建构。在近代历史的大部分时候,我们把贫困归入个人的范畴来看待。贫困的原因常规地被简化为个人能力的不足,而且贫困的影响也被局限在此人的小家庭内或者左邻右舍中。这种观点导致了很多美国人的严重贫困并且得不到改善,甚至更本书从头到尾都在说,它为削减社会保障网络和其他社会保障项目提了借口。本书从头到尾都在说,这种视角是错误的,也是短视的。事实上,贫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必须看清这一事实。
挑战
当然,让人们用这样一种新的眼光看待贫困,充满挑战。至今,这都是很吃力的,因为,美国有几个独特的因素妨碍了人们掌握贫困的真正本质和范围。在后面的各章中,我会谈到这些因素,但是在这里有非常重要的几个因素值得先提出来。
历史上,美国被打上了强烈的个人主义意识的记号。正如赫伯特•甘斯在他的书《中产美国的个人主义》(Middle American Individualism)的开头所言:
美国人经常被看作——而且也这么看自己——处于持续的不稳定状态。然而,正如那些只要读过几页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的读者就能知道的,美国的很多方式在过去150年中变化甚微,其中一个稳定的元素就是所有的人群都在持续地追求个人主义。(1998:1)
一般而言,个人主义与社区意识以及照顾别人的意识是对立的。在对美国人价值观的评价中,劳伦斯•米切尔如此写到,“在构成我们国家和我们自己的形象中,个人主义占据了让人骄傲的位置,它的力量淹没了我们关心他人的道德准则”(1998:11)。同样,个人主义与从内在的角度看待这个国家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根源背道而驰。个人主义一直倾向于把很多社会问题都归结于个人,比如贫困。
与个人主义紧紧相联系的,是自力更生的重要历史特征。从遥远的过去到现在,有能力照顾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而不依靠其他人,一直是一种理想。正如本•富兰克林在《穷理查历书》 (Poor Richards Almanac)中所写,“上帝帮助那些帮助自己的人”。每个人都被认为,应该对自己的福祉负责,包括脱离贫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