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论及对辩
〔主席〕下面进入驳论及对辩环节。首先有请正方二辩针对对方立论进行驳论,时间为2分钟。有请。
〔正方二辩〕对方在一辩中,为我们进行了一个详细的概念解说。可是对方辩友恰恰忽略了我们辩题中最重要的两个字,是什么呢?是“允许”,允许在我方一辩稿中定义为答应、同意,也就是说这个允许是非强制性的。您有这个需求,来向我诉说,我就同意你。所以,对方辩友第一个说我们是受到种种限制,其实不是这样的。并且您说了有些家庭是贫困的,负担不起。那我就告诉您,对方辩友,既然这些外来城市贡献者选择了让自己子女在自己原来的地方接受教育,不来我们这个城市学习,那我当然也同意他。但是如果他提出了这个需求,我答应他这个需求,让他在这里异地高考,解决他们这种需求,又有什么不对呢?再来看对方辩友在第一点中提到“拼爹”一词。对方辩友,可是恰恰又是您限定了一个主体,告诉我们什么呢,今天我们异地高考的主体是什么呢,是进城务工子女。对方辩友,我就想知道了,这些进城务工子女人员为什么要“拼爹”呢?大家都是本着同样的目的,都是同样的身份,为什么我们要“拼爹”呢?好,对方辩友又给我们提出第二个观点说,我们会更不公平,因为我们会分省进行。可是我们看到什么?在我们没有异地高考之前,现在每个省的录取名额都是不一样的,这是由我们户籍制度、教育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等种种原因造成的。您既然看到了这个不公平,您为什么不去解决它呢?我们知道,我们当今中国的国情是什么?是这个户籍制度暂时无法被打破。那我们在这种无法打破、无法改变的国情下,我们选择一条途径,它叫作异地高考.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这种需求,又有什么不对呢?第三方面,对方辩友给我们提到反效率,说我们贫困学生负担不起。对方辩友,还是请你回归到“允许’’二字。其实,按照对方辩友的这三个点,甜哈恰想说明,对方辩友,无论是今天我们受教育权受到侵犯、不公平,还是反效率,这正是我们现在没有实行异地高考的情况,谢谢!
〔主席〕谢谢。有请反方二辩针对对方立论作驳论,时间为2分钟。有请。
〔反方二辩〕好的,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在座观众、对方辩友,上午好。对方辩友今天给我们描述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异地高考路,但异地高考真的如对方讲的那么完美吗?实则不然。那么我们夹透过这水中月、镜中花的虚拟现象来看本质。对方辩友今天一直给我们抓住“应该”两个字,但是你们有没有看到前面四个字“当今中国”?异地高考规定的很多准人条件,包括国务院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中关于准入条件的描述,有这么三个限定条件,对方辩友请听清楚:一、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二、合法稳定的住所;三、缴纳社会保险。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