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孔子家语》公案探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56492
  • 作      者:
    刘巍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巍,浙江省嵊泗县人。1992年7月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98年7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毕业,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2013年7月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经典文史之学的修习与研究,曾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清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多次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优秀成果~等奖、青年优秀论文奖,著有《中国学术之近代命运》。
展开
内容介绍
  《孔子家语》真伪问题,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著名公案。自魏晋以降即聚讼不已,近来由于相关出土文献的激荡,争论弥烈。作者考镜源流、旁征博引、推陈出新,着力从公案学的角度,对与王肃伪造《家语》说相关的公案群进行透彻的爬梳与剔抉;对此案产生的诸多取径,如误说误文流传讹变、疏证辨伪方法移植错置、文本内外关系牵强附会等进行认真的推究与归纳;就丁晏所谓王肃伪造众书之说对康有为的刘歆遍伪群经说之影响进行清晰的揭示与论证;对此案所涉《家语》三序的可信性程度、孔安国身世等重要而又诸说纷纭的史事进行缜密的析说与考证。作者认为:郑学之徒马昭对《家语》为王肃“所增加”的指控无法置信;王柏因缘《中庸》分篇案,曲解唐颜师古的看法,演绎出《家语》“古”“今”文本两分的说法,这一理论又为伪《古文尚书》案晚《书》文本两歧的趋同化思路而加固,其实不能成立;王肃之“序”与注“解”均表明,肃欲依托作“圣证”的为孔子而非孔安国。“末序”所述孔安国生平著述行实,历有渊源。返本复初,孔《序》称《家语》为孔安国“撰集”可以信从。
展开
精彩书摘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若,少孔子四十三岁。”《索隐》:“《家语》云‘鲁人,字子有,少孔子三十三岁。’今此传云‘四十二岁’,不知传误,又所见不同也?”《正义》:“《家语》云‘鲁人,字有,少孔子三十三岁’,不同。”③巍按:明覆宋本《家语》作“有若,鲁人,字子有,少孔子三十六岁。”④在岁数上与《索隐》与《正义》所引出入三年,《正义》所引“字有”,疑应为“字子有”,夺“子”字。《史记》未举其字,而《家语》有记载“字子有”。又《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冉求,字子有,仲弓之族,有才艺……”⑤《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冉求字子有,少孔子二十九岁。为季氏宰。”⑥则均以冉求字子有,无异辞。如此则《论语》称名“有若”“冉求”,白纸黑字,毋庸再辩者,可见陈鳣“《论语》记弟子不应称名”之说,不能成立。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据《家语》记载,有若与冉有均字“子有”,我很怀疑《论语》之编纂者为了不至于将同字的两人混淆,才出具二人之名,这可视为变例。这种特殊情况使得太史公也不详有若之字了。那么,琴牢在《论语》中称名为“牢”是否也是这种情况呢?《家语·七十二弟子解》“琴牢,卫人,字子开,一字张。(陈士珂:《史记》无⑦)”;⑧又“颛孙师,陈人,字子张。”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同。⑩由此我们认为,很可能《论语》之编纂者为了不至于将字“张”的琴牢与字“子张”的颛孙师混淆,亦出具其名,适符同一变例,而这同一类情况让太史公对他连名连字两不知了,更何况郑玄?王肃因为有传自孔家的新材料,对之特为敏感,岂料后人无识,反以为伪乎?
  其二,陈氏提到“《汉白水碑》琴张、琴牢判为二人”,确是很重要的史料,但是否就足以证明“肃臆说不可信”呢?
  众所周知,清代学者或不免有“凡汉皆是”的鄙陋,尤以乾嘉学者为甚。他们勤于搜求证据,但思想方法有时流于简单粗暴,未能充分合理运用所得材料,殊为可惜。此处就是一例。
  陈氏列举的“《汉白水碑》琴张、琴牢判为二人”,与梁玉绳揭示的“《仓颉碑》分琴牢、琴张为二人”,均可证明汉时流传着琴张、琴牢非为一人的说法,这一说法与《家语》、王《序》的说法有所不同,但是未必不可相通,它反映汉人对同字之孔门弟子加以区分的努力,不可拘泥视之。在这个问题上,似也不可只论“汉”不“汉”而不论是与非。
  其三,上述汉碑证明,相传确有“琴牢”其人,而非乌有先生,《汉书·古今人表第八》有“琴牢”,是很自然的。王氏父子偏据《家语》伪书说,有失于武断。既然流行有“琴张、琴牢判为二人”的说法,而汉儒如贾逵、郑众、赵岐皆主琴张为子张说,则汉人的主流意见是“子张”(即他们认为的“琴张”)与“琴牢”非一人,“子张”已经前列于《古今人表》“上下”,则此处当为“琴牢”,如果列为“琴张”,则无异于一人而占两位,殊不可通。又《古今人表》此处位列“中上”,此确定不移者也,“曾皙”前列为“上下”,此亦确定不移者也,《孟子》云“如琴张、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王念孙说“《人表》所载,皆经传所有。”更准确地说“《人表》所载,皆本于经传”,则“琴张”当与“曾皙”同列,岂有降一格处理之理?而若以《家语》的看法衡之,则无论此处为“琴牢”或“琴张”,皆可通也,因为同是一人,举名与书字,无大关系。更可能与《论语》的编纂者一般,为了不至于将字“张”的琴牢与字“子张”的颛孙师混淆,而特笔为“琴牢”。从诸文献所载其行事看,列于“中上”,亦颇合适。照这一种看法,则班固与王肃所注之《家语》实为同一见解也。岂可不谓渊源有自乎?
  总之,《家语》此条为王肃本独有而非伪造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与班固所见《家语》一致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
展开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从群经注疏看《家语》公案之缘起
一 张融不信《家语》之真相
二 马昭“王肃所增加说”之源流

第二章 前王肃时代《家语》之流传
一 王肃之前《家语》的踪迹
二 为王肃本所有而非伪造之《家语》材料示例

第三章 唐宋学者有关《家语》伪书理论之演成
一 颜师古“非今所有《家语》”说及唐人之主流见解
二 王柏的王肃“托以安国之名”伪作说
三 《家语》为王肃“私定以难郑玄”说与王应麟一则材料的误导

第四章 《家语》伪书案与伪《古文尚书》案
一 对王肃人品心术的怀疑与晚《书》之关系
二 类似于伪《古文尚书》的伪《家语》锻炼成狱之心理趋向

第五章 《家语·后序》之可靠性与孔安国“撰集”说
一 《家语》“序”的名目
二 今本《家语》流传所生歧疑例
三 《家语》“末《序》”所载孔安国生平著述解
四 《家语》“末《序》”所载孔安国年寿世次征实
结论
征引文献
索引
附录 读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汉代经学“古文”争议缘起及相关经学史论题探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