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真伪问题,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著名公案。自魏晋以降即聚讼不已,近来由于相关出土文献的激荡,争论弥烈。作者考镜源流、旁征博引、推陈出新,着力从公案学的角度,对与王肃伪造《家语》说相关的公案群进行透彻的爬梳与剔抉;对此案产生的诸多取径,如误说误文流传讹变、疏证辨伪方法移植错置、文本内外关系牵强附会等进行认真的推究与归纳;就丁晏所谓王肃伪造众书之说对康有为的刘歆遍伪群经说之影响进行清晰的揭示与论证;对此案所涉《家语》三序的可信性程度、孔安国身世等重要而又诸说纷纭的史事进行缜密的析说与考证。作者认为:郑学之徒马昭对《家语》为王肃“所增加”的指控无法置信;王柏因缘《中庸》分篇案,曲解唐颜师古的看法,演绎出《家语》“古”“今”文本两分的说法,这一理论又为伪《古文尚书》案晚《书》文本两歧的趋同化思路而加固,其实不能成立;王肃之“序”与注“解”均表明,肃欲依托作“圣证”的为孔子而非孔安国。“末序”所述孔安国生平著述行实,历有渊源。返本复初,孔《序》称《家语》为孔安国“撰集”可以信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