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综观”与“面相”: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存在论维度解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41534
  • 作      者:
    焦卫华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焦卫华,女,汉族,1980年生,河北石家庄人。2007年9月至2009年4月为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访问学生,联合培养博士生;2011年6月获得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英美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尤其关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曾在《哲学动态》、《兰州学刊》等核心杂志发表相关研究性论文数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综观”与“面相”: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存在论维度解读》以“综观”和“面相”概念为入手点切入语言和世界的关系,并通过与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对比,深入探究了维特根斯坦的后期思想主旨。《“综观”与“面相”: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存在论维度解读》指出:维特根斯坦的存在论思想告诉我们,不要将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而要看到在语言游戏的进行中,世界形成着、展开着,即将日常语言游戏重返日常生活。《“综观”与“面相”: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存在论维度解读》以综观的方式及面相概念切入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不仅可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其常被表面化和误读的后期思想,还可通过对视觉、综观、面相、知觉和意义等概念以及维特根斯坦后期所关注的心理哲学的讨论,为当前的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中的语义认知、心理表征、心理语义学等前沿问题提供深刻的哲学洞见。
展开
精彩书摘
  《“综观”与“面相”: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存在论维度解读》:
  维特根斯坦是像茨维基(Zwicky)所言较之海德格尔错失了某些东西呢,还是他对看作现象和面相盲的分析为其消解哲学问题的思路同样指向了某种类似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基础?关于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二手资料可谓汗牛充栋,其中包含的对维特根斯坦的各种解释也是众说纷纭。虽然维特根斯坦本人一再强调自己的哲学只会有少数人看得懂,但很不幸的是后人并未向他所想的那样对之望而却步。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没有体系性,也没有晦涩的论述和艰涩的词汇,所以很容易从他的著作中摘录一二进行分析,从而导致对他的误解。实际上,只有从总体上把握他的哲学,以其综观的视角和面相之看来着眼其整体思想,才有可能尽量避免误解。遗憾的是,即便是从总体上理解他的思想的哲学家,也仍可能不能得其门而人。存在此问题的首先就是一些倾向于将维特根斯坦看作和摩尔等日常语言学派的观点相一致的哲学家,如诺尔曼·马尔康姆(Norman Malcolm)和卡利安·森古普塔(Kalyan Sengupta)等。
  森古普塔认为,维特根斯坦和其他日常语言学派哲学家们一样,“没有看到他们对生活环境的坚持所要求的隐含意义。因此他们忽略了我们的生活或行为方式,使我们对个别事实的关注依赖于这些事实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或我们分给了它们什么重大意义。因此他们没有发现嵌于语言之中的形而上学承诺,相反他们假定熟悉的日常世界与日常语言的一致不伴随任何神秘,对它也没有什么理解的。因此他们忘记了人类环境和生存的结合不能使我们经验探测关于世界的一切。……所以他们不能看到语言的形而上学深度。”实际上,首先,维特根斯坦哲学绝不是和日常语言学派一样仅仅推崇日常语言和生活常识,并以现有的日常语言来判决其他哲学思想。其次,维特根斯坦的后期思想也并非没有“形而上学”深度。维特根斯坦对共性的消解和家族相似概念的提出,从表面上看仿佛仅仅是为了消解形而上学问题,但如果仔细以综观和面相概念为切入点分析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就发现维特根斯坦哲学不是简单地消解问题,而是以某种具有“形而上学”深度的存在论思想的指引来消解问题的,虽然这种存在论是隐而不露的。如前文所指出的,他治疗哲学病的出发点虽然是日常语言,但绝不仅仅是日常语言,而是符合生活形式和哲学语法的日常语言,或可称之为“自然语言”。
  将维特根斯坦误解成日常语言学派哲学家由来已久,根据库克(Cook)的研究,“日常语言学派”这个术语源自马尔康姆,他将摩尔和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结合在一起而创造了这个词汇。库克认为,所谓的日常语言学派是马尔康姆将摩尔和维特根斯坦后期的思想混合在一起的产物,实际上这种结合并不合法,以常识和日常语言直接判断哲学观点的做法既不可行,也并非是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将维特根斯坦归结为日常语言学派哲学家的人对维特根斯坦的理解看似很符合维特根斯坦的论述,却恰恰离他越来越远。在库克看来,后期的维特根斯坦根本不是日常语言学派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之后仍然致力于形而上学的思维,只不过改变了方法。虽然他抛弃了前期的分析简约论,但却保留了前期的原始的存在论。库克认为,不设定超出经验之外的形而上学本质的存在的简约论(经验论)和柏拉图主义、笛卡儿主义等设定了形而上学本质的膨胀论都错了,错误之处就是分享了一个共同的存在论前提,所以,“哲学家们不应该支持或修正他们自己的简约论或膨胀论,而应该重新检查他们与其对手共享的前提,问他们我们看到的他人(笛卡儿主义的)身体是不是真的,说我们通过说话制造声音是不是对的,说我们有感觉经验(或察觉到感觉材料或表面迹象)是不是对的,如此等等。”
  ……
展开
目录
导言
一、维特根斯坦与语言转向
二、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  “综观”:透视现象的可能性
第一节  语言图像论的终结
一、视觉:理性与真理之眼
二、图像论的终结:意义就是使用
第二节  “综观”的表现方式
一、非视觉之“看”
二、“综观”与归纳
三、“综观”与“面相”:视之方式

第二章  综观与面相:意义的建构
第一节  面相的开启:面相转换
一、两可图:面相转换
二、面相转换与格式塔心理学
第二节  海德格尔:“寻视”与意义
一、“看到”:“已经知道”
二、寻视与意义筹划
三、用具、作为结构和意义整体
第三节  面相与意义建构
一、“面相”与“看作”
二、面相转换和意义显现
三、面相盲和意义盲
第四节  生活形式存在论
一、维特根斯坦:日常语言哲学?
二、“非存在的存在论”

第三章  综观与语法注释
第一节  语言存在论:形而上学之克服
一、此在与话语
二、词与物
第二节  “语法”:综观式的注释
一、消除语法幻相
二、回归深层语法
三、逻辑概念:语法概念
第三节  可靠性和确实性
一、海德格尔:用具的可靠性
二、信念体系与真理

第四章  综观:理解的可能性
第一节  综观语言游戏的规则
一、理解和规则
二、遵守规则“悖论”
第二节  “综观”与“家族相似”
一、家族相似
二、家族相似:综观的方式
第三节  理解异质生活的可能性
一、理解与生活形式
二、理解的真谛:生活

第五章  “他心”和私人语言:生活形式之外
第一节  私人语言在意义之外
一、情绪的存在论意义
二、心灵状态的消解
三、私人语言是虚构
第二节  动物语言及可理解性
一、动物世界的贫乏性
二、认知相对主义?
第三节  一种语言:一种生活形式
一、自然语言和生活形式
二、家族相似:私人面相的不可能
三、语言和生活形式的一体性

第六章  语法、神秘和有限性
第一节  语法与现象
一、“本质被语法所表达”
二、现象学思路
第二节  神秘:世界的有限性
一、存在-语法-神秘
二、返回生活原本

第七章  诗歌、隐喻和返乡
第一节  海德格尔:返乡之路
一、思想的缺失
二、返乡
第二节  隐喻和诗歌
一、隐喻与综观
二、诗歌:综观的视角
三、哲学之路
第三节  形而上学会终结吗?
一、形而上学的消解:回归日常
二、形而上学的克服:回归存在
三、形而上学之指引:回归生活原本

附录  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存在论思想差异
后记  词语的力量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