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民间信仰的当代变迁与社会适应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45852
  • 作      者:
    张祝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张祝平,1975年生,浙江龙泉人,副教授、副研究员,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现任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民间信仰和农村社会问题。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民间信仰的当代变迁与社会适应研究》采取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浙江的丽水、温州、金华、杭州,福建的莆田、漳州、宁德、厦门、南平、龙岩,山东的烟台、青岛、枣庄、淄博、潍坊、滨州、日照、临沂、济宁、菏泽、泰安,及陕关中、桂北、鄂西等传统信仰习俗保存较好地区的30多个传统乡村和民间信仰中心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变迁的考察,主要对村庙管委会成员、一般村民进行访谈、对村庙建筑及信仰仪式进行参与式观察(如:村庙的游神巡境活动、酬神演戏活动,信众的聚餐活动等),对村庙内墙上所张贴的各类通知及有价值的碑文进行记录等,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这项成果正是基于较为广泛的田野调查和实证研究,比较完整地展现了传统信仰习俗与现代乡村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探寻民间信仰当下复苏的逻辑,同时从文化和谐的视角对现代文明中的文化观念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民间信仰文化力当代重塑的若干路径,以及发展趋向,提出了加强民间信仰事务社会化管理的政策思路和若干具体对策建议,可为政府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民间信仰管理相关规范性制度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资料。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民间信仰的当代变迁与社会适应研究》:
  新中国成立前,村庙控制权多掌握在宗族长手中。其组织和治理形式主要可概括为三类:一是跨宗族、跨村落而建的村庙,通常由各村或族分别推举理事共同组成理事会,对共同祀奉的社稷神灵定期组织开展祭祀活动,并共同管理和定期公布村庙账目。二是村落、宗族的庙宇通常由大姓族长掌控和管理,或以姓氏和房派人丁情况选派理事组成理事会,设总理事和管账各1人,定期举行醮会。三是依附村庙,或纯粹出于敬神、或出于乐善好施、或为振兴实学和奖掖后人而组建的各类神明会组织,其活动由成员轮流当头家负责操办。刘大可先生曾在其所著的《传统与变迁:福建民众的信仰世界》一书中指出,这些组织多以自愿为原则,与村落中的宗族组织既相联系,又有所区别,客观上促进了乡村民间信仰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具有协调村落事务的功能,成为乡村社区组织的一种重要补充。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述村庙信仰组织几乎不复存在。改革开放后,围绕着村届的建设、日常信仰活动的开展,由农村社区居民所组成的村庙管理组织、祭祀组织等应运重生。与传统时期相比,当代中国村庙组织有了诸多变化。
  一是以组建专门管理组织——村庙理事会成为主导趋势。据笔者对浙中、浙南两地的调查,凡有历史传承跨村而建或信众来源跨村域的村庙大多采用了理事会或管理委员会的形式来管理村庙。理事多由庙宇所在地邻近村落中热心于村庙事务且有一定威望的老年村民组成,也有当地籍退休干部、退休教师等参与。理事多以自荐和原理事会成员推荐的方式产生,多则二三十人,少则四五人。理事会内部设有总理事、常务理事及理事等,常务理事中又有会计、出纳、保管、饮食等分工。总理事人选通常由原任提名,理事会通过产生。理事会采取民主管理方式,大多制定了较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村庙收支及时公开,接受信众监督。理事会成员原则上不领取报酬,多为自愿行为。如浙南查田镇的植碧殿,影响方圆数十里,日常香火旺盛,村庙理事会由周边村落中有号召力的虔诚信众20余人组成,常务理事中有一名当地退休的小学教师,有一名村里退下来的老支书,已形成较规范的运作方式。比如,殿里的“功德箱”开启要有理事3人以上在场,并做到日清月结;来往票据要有3人以上签字才可人账;每年要接受镇审计所的审计,审计结果及时公布;还制订了村庙夜间巡逻值班等制度。据刘大可先生对福建地区民间信仰组织的考察,也认为村庙理事会管理形式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形成与运作使村庙的管理有了初步的“规矩”和“方圆”。二是村庄老年人协会管理村庙事务成为一大特色。农村老年人协会是农村老年人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维权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老年人的桥梁和纽带。③据笔者在浙中、浙南乡村的调查,农村老年人协会在维护农村社区稳定和加强农村社区管理中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其职能和影响还在不断扩大。具体表现为,在多数农村,老人协会已不仅仅是老年群众自办自治的互助组织,大多还兼管村里的其他事务,其中管理村庙事务已成为不少农村老年人协会日常的主要工作。在有些村庙规模较大的农村,虽也组建了村庙管理委员会或村庙理事会,但其组成人员多与村老人协会重叠,其实就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账目自然也不做区分,一并处理。浙江省自1982年在著名的侨乡——青田县温溪镇成立了第一个农村老年人协会以来,目前几乎村村都有老年人协会。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民间信仰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变迁
一 先民的自然崇拜与民间信仰的缘起
二 民间信仰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 民间信仰当代变迁的四个阶段

第二章 民间信仰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 信众群体庞大,结构趋于复杂
二 信仰场所增多,庙宇建筑规模越来越大
三 信仰组织形式多样,总体趋于规范
四 信仰文化经济化,民间信仰神圣性有所消退
五 主动贴近主流话语,谋求合法性意愿强烈
六 出现了新的信仰形式

第三章 民间信仰的当代特征和依存逻辑
一 民间信仰的神灵体系
二 民间信仰的表达方式
三 民间信仰的特点
四 民间信仰当代复苏的逻辑

第四章 民间信仰的价值体系及其现代意义
一 民间信仰价值的多重架构
二 生态文明视阈下民间信仰的价值审视

第五章 民间信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对民间信仰的认识和理解仍存在明显差异
二 对民间信仰的管理和引导存在较大偏差
三 民间信仰的恢复和发展滋生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第六章 引导民间信仰和谐发展的对策探讨
一 创新民间信仰事务管理的地方实践
二 加强和创新民间信仰事务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