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第四)
(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生活在贫困之中,也不能长久生活在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喜爱仁,有智慧的人利用仁。”
1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第四)
(译文)孔子说:“富有和显贵是人们所想得到的,如果不当得而得到,就不该占有;贫困和微贱是人们所厌弃的,如果当得而得到,就安于贫贱。”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第一)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一副伪善的外表迎合人意,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1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d门)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第六)
(译文)孔子说:“好品德呀,颜回啊!一竹筒饭食,一瓢饮水,居住在简陋的巷子,别人忍受不了这种忧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的欢欣。好品德呀,颜回啊!”
15.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第十三)
(译文}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言,就与仁相近了。”
16.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第十七)
(译文)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一个有仁德的人了。”子张又问:“哪五种品德?”孔子说:“恭敬、宽容、诚信、勤敏、仁慈。恭敬就不会受到侮辱,宽容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取得成功,仁慈就会让别人为之效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