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充实的惆怅:我的时评札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08994
  • 作      者:
    孙津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充实的惆怅》针对的领域主要是政治和文化;另有一些包括学术评论、文艺批评、以及随感;还有几篇应该是学术论文,但它们的杂文特点亦很明显,尽管题目好像仍然比较一本正经。这些杂文当然也反映出人生的一段旅程,内容无所不包又恣意挥就。既然把内容各不相同、样式也有所区别的文章收集在一起了,总要有个统领性的主题或特征化的标题才好。不过,由于活着的人都不知道经由死亡进人的另一扇门那边是什么,所以这段旅程的终点在哪里其实是很难说的,更何况世间万物总是在变。
展开
作者简介
    孙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政治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早年从事哲学和美学研究,并师从黄药眠先生获文学博士学位;近20年来一直从事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及教学,特别关注比较现代化和中国农民问题。已出版的学术著作大致可分为两类。政治学、社会学类包括:《中国农民与中国现代化》(2004)、《打开视域——比较现代化研究》(2004)、《比较社会学引论》(2004)、《为人民服务》(2003)、《赢得国家形象》(2002)、《中国现代化对西方的影响》(1999)、《新中国外交启示录》(1998)、《转型的中国》(1994)。哲学、美学类包括:《绵延与断层——中国波普》(1999)、《美术批评学》(1994,2000)、《基督教与美学》(1990,1997)、《在哲学的极限处——自由美学论纲》(1988)、《西方文艺理论简史》(1986)。
展开
内容介绍
    《充实的惆怅》是作者近十多年来的文章汇辑,大多是时评性的,针对的领域主要是政治和文化,另有—些包括学术评论、文艺批评以及随感,针对改革开放的变化分析评论各种政治思潮和文化心态,反映了— 个时代在政治关注和文化心态方面的特征。 《充实的惆怅》所收作品视野开阔,关注良多,针砭具体,思想睿智,由学术研究所反映或体现出的某种价值取向和人文关切,既有较高的学术性和审美感染力,又能启发读者的人生感悟。
展开
精彩书摘
    这里所说的“会”,指的是开会、会议。人要聚在一块儿开会,说到底,是人作为一种社会群体活动时所必需的一种沟通方式。无论是秘密会议、学术会议还是群众大会,也无论是传达指令、征求意见还是为了什么别的目的聚在一起,都是如此。 不过,这里说的并不都是作为行政或组织运转机制、载体和常态的会议,而是那些与开会需要、形式和由头并无直接关系的会议和活动,也就是为了会议和活动而生出来的会议和活动。所以,孙著“新说文解字”日:“会者,人如云集或人在说话。”中国人多热情、好议论、喜聚齐,于是比之其他民族格外生出许多会来开。亲朋好友、上司下属、学者同道、情人新交,各色人等搅在一起,叽叽喳喳、谈天说地、叙情话寒、纵横捭阖,实在不亦乐乎。所以人们越来越爱开会了,尤其是到风景区开会,旅费都省了。 最近外出开会,车过山道时,看见岩石上刷着一条大标语:“坚决打击车匪路霸!”初始真觉得有些好玩呢:在农村时知道旧日有地主恶霸,后来又有水霸、粪霸、粮霸、鱼霸等等;到城里又知有电霸、房霸;近日还在报纸上见到有什么“话霸”——这是指为人安装电话。想着想着,忽然觉得自己像一个“会霸”。顿时,小轿车的软垫子下好像钻出许多尖刺,坐不住了。偷眼看一下身边也来开此会的一个人,微闭双目,稳如泰山,才觉心安了一点:我要是会霸,那他就是大大的会霸了。确实,他永远有那么多会议邀请,而且永远是飞机来去、车接车送、高级宾馆、美酒外烟,弄得他疲于应付。最后想了个绝招儿,干脆隔半个月开一次会。他说这样可以调节肚里的油水,还可以减肥,更可以节省——不开会时他就吃馒头咸菜,而且津津有味。他向别人推荐此经验,说人天天吃肉也是没有味道的。 会霸有各色人等,大抵可归为三类。 一类是主持和筹办会议的。一个会需不需要开,能否开成,达到什么结果,这些都不是哪个人说了算的,同时也不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决定的。 最多的情况,是某些人想达到什么结果,于是便想方设法、串联他人、巧立名目,然后开会。这时,每每会碰到不同的意见,尤其是由谁得到会议好处的争斗。这些争斗的左右者们自是一种会霸。然而,他们之间的分配搞定了,还要打通许多关节,其中最要紧的是钱的来路和挑头的单位。于是有钱者和牌子响的单位也加入了会霸阵营,作为主持和筹办,没有他们会是开不起来的。 另一类是与会者及其运作者。会虽然有好处,想开会的人也趋之若鹜,但把持会的霸方并不是什么人都收罗的。于是,与某会议题或名义有关的权威人士便抖起身价,也自成一霸了。会议如请不来这些权威和明星,成效也就大打折扣。作为对策,现在的会议开始时兴发红包,实在财务走不了账的便发礼品。由此,非物质刺激不来参会者以及能够用此妙方诱使他们参会的人便也都成了会霸。 还有一类会霸是新闻记者。我有不少记者朋友,现实得像奸商,没有好处是不肯替别人花点滴笔墨的。尤其是大报的记者,成日里第一位的工作就是在各类会议问穿梭筵席、重复收礼。一次,一位良心未泯的记者对另一位刚出茅庐者说:“你到北京来当记者——”话没说完,他儿子在一边竟抢着说:“没那么容易!”我们都笑了,笑得那么苦,因为的确没那么容易。不过,我那位记者朋友是想说“出淤泥而不染”没那么容易,尤其被告诫者是位女性。 三类会霸合在一块儿,会议必热烈隆重,奇效频奏。有一次去参加一个剧本新闻发布会,本是有些好奇才去的,谁想被拉人高级宾馆睡了个午觉,吃了两顿大席,末了还收到百十元的红包。会议的目的其实不在剧本本身,而是跑马占地,先霸一方:会上宣布此剧本由某电视台即将开拍,其他人便无从染指了。会议的各类霸者包括某级主管领导、编剧、导演、大批评家、大报记者、赞助厂家等,他们和奔着红包而来的会议代表们(发红包的消息故意提前走漏)在酒宴上称兄道弟,热面红颜,一团友谊,皆大欢喜。会后自然是报纸、电台一番吹捧。 各色会霸用不同的方式,程度不等地瓜分了作为人的沟通手段的会,众人的手段成了他们各自的目的。这是标准的人开会,什么时候会开人了,会霸恐怕也就霸不成了,我想。
    ……
展开
目录
说杂文(序)
充实的惆怅
一、文化杂议
超前
马克、资本以及思与论
雅赌与俗装
形形色色的中国女权现象
“会霸”种种
文明文明
离婚之苦
公关与攻关
妥协的艺术
学人和商人
你去美国干什么?
卢布·道勒·马克
闲话第二职业
京城的文学巾场
“触电”的诱惑
首都文化

二、时态针砭
面子
花钱办事漫谈
运气何来
正统
比较的匮乏
好奇心·使命感
在所自处
刍议主义
学问怎么就成了狗屁
国与国之间“倒”学问
简略语
言语的后现代
语言模仿现象
说话有种吗?
白日梦
穷则思变
上山下乡的资本
说偷
说美
《废都》杀人书号

三、学术随笔
人体艺术联想
故作姿态与人穷志短
“5·23”与艺术特性
关山度若飞
异乡的命令——蒂利希在美国的坐大
中世纪的魅力——从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想到的
美国的幽默
后什么现代,而且主义
重新命名?再谈后什么现代
死而不亡
合时宜否
文化的精英与通俗
肖而不像
四、世势悟语
广告式生活及其美学
现代化的中国创制
问禅和为人民服务
人类的终极解放与堕落
文化之累与话语之痴(笔争三篇及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