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飘香
江苏省江浦县有一个开满兰花的村庄叫兰花塘。相传楚霸王项羽败走江浦,虞姬在此自刎身亡,兰花簪落地生根。次年,乡民们家前屋后便开满了兰花,兰花伴着清苦的农家人熬着日子。
如今兰花塘“衰兰映茅屋”的凄凉景象一去不复返了。青砖碧瓦的农舍前盛开着兰花,绿树掩映下的楼群阳台上端放着兰花。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中流淌着兰花的清香,也流淌着一群共产党员为振兴兰花塘洒下的心血。
兰花塘第一任村长张定富是一位1949年入党的老党员。他看着解放了的村民在经济上一时还翻不了身,忘掉了自己成家的大事,带领父老乡亲开垦荒坡,改造低产田,开沟挖渠,种植树木。直到70年代他仍是孤身一人。看着村里的草屋逐渐被瓦房代替了,老村长总是在村子里转悠着,脸上挂着笑意。当商品经济像幽兰的清香飘进村里的时候,老村长自感知识跟不上时代,主动退居二线,力举有知识有头脑的中、青年党员上岗。他卸掉了村长的担子,心却惦记着兰花塘的事业,以在家憋得慌为由干起了护林员。上万株的水杉林在他的精心护理下,长得葱翠喜人。而老村长的头发却在10多年的护林生涯中变白了。水杉林成材了,老村长却走了。村民们送来了18只花圈,并在墓前栽上了4株兰花。年富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袁永贵带着全村54名党员默默敬立在老村长的墓前,他们铭记老村长的一句话:“不把群众和集体的事放在心坎上的党员不是好党员。”
老村长去了,而他那振兴兰花塘,让村民们致富的精神却依然在村里荡漾。前几年粮食滞销,乡里刮起了种万亩大麻的狂风。袁永贵看着大片的粮田种上了大麻,想起了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饿死人的情景。他在全县三级干部会上大胆地陈述了不能毁粮种麻的观点,指出如果毁粮种麻,吃苦的还将是农民。果然,不出两年,一些盲目种麻的群众栽了跟头,吃了苦头,而兰花塘在全乡损失最小。党支部…班人重视农业,却没有放松发展副业等商品经济。他们根据兰花塘自身的特点,组织村民结成经济联合体开采黄沙,承包鱼塘,种植果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最穷的山后村民组27户人家也在党员们的帮助下,办起了沙场和加工厂,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寡妇徐仁秀在村支书的帮助下,3个子女进了村办企业,家里盖起了瓦房,主动提出不再要救济。村里6个孤儿全部读完中学,得到了安置,敬老院里笑声不断。
兰花塘的百姓富裕了,而他们最富裕的是精神。他们集资修校舍,义务为学校铺路、绿化。村里有人争嘴,大伙都来相劝,以理化冤,10多年没发生刑事案件。去年粮食入库难,兰花塘不要乡干部驻队,超额完成售粮任务6万公斤。6张盖着乡、县、市大印的“双文明村”奖状,给兰花塘村民们的脸上增添着光彩。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