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思考与言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7837286
  • 作      者:
    陈坪著
  • 出 版 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坪,生于1956年,福建省永定县人。1982年1月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同年2月分配到《太原日报》工作。1984年4月1日改大报后在该报“双塔”文学评论版做编辑。1985年7月调入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为研究员、文学研究所所长,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第五届全省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山西作家作品研究。发表论文及各类体裁的文章数百篇。文学论文代表作有:《文学批评何以会“精神涣散”和“小圈子化”》、《论乡土小说与农村题材小说的不同》、《“新时期文学”与“后新时期文学”分期之我见》等。出版两本论文集:《沙痕》(北岳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敞开的窗口》(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
展开
内容介绍
  《山西文学批评书系:思考与言说》主要内容包括:近观、远非个人抉择所能了结——对张平长篇小说《抉择》的一种读法、双重误会——评柯云路的长篇小说《京都》、凭自己的力量游回大海——柯云路和他的政治小说、探寻非模式化的可能——评晋原平长篇小说《权力场》、生存境遇的揭示——柴勇长篇小说《天城七月》读后感、对反腐努力之有效性的质疑——读郭天印、杜海燕长篇小说《中国战友》有感、解读、远眺、俯瞰、辨析、感悟等。
展开
精彩书摘
  远非个人抉择所能了结——对张平长篇小说《抉择》的一种读法
  《抉择》,是张平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日益严重的腐败现象表达出最深切的焦虑和忧患意识以唤起社会对反腐问题严肃关切的一部长篇警世之作,对此报章评论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肯定。但所有的评论文字都忽略或有意回避了《抉择》体裁上的特殊性:它其实是一部以小说形式出现的政论性文学作品。
  政论性文学作品的属性,是由其对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的揭示和展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根本性质决定的,是作家欲借形象的表现手法对当前的社会政治问题发表评论的产物。因此,作品中人物及其关系的设置、情节的发展和推动,都不能脱离作家要表达一种认识、要阐明一个道理的主要设想。所有人物,都程度不同地为有助于“说明”问题而存在;他们的“出场”或“亮相”,也主要是为了“证明”问题的严重性或解决问题的刻不容缓。这一来,作家对人物感情的刻画、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也势必要受到相应的制约,只能是粗略的和简单化的。我们读《抉择》,也会产生这样的感觉。问题在于,要使作家充满激情的反腐观念在一个便于演绎的框架中顺利展开,以达到对一个大型国有企业领导班子严重的腐败问题进行深入揭露和发表相关评论的目的,就决定了《抉择》不能不以作家的理性思考和议论见长,无法着力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很自然的。
  读《抉择》,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家是多么急切地渴望把他对围绕着中阳纺织集团公司像滚雪球似的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的了解及其认识传达给读者,所以,他笔下的李高成内心就总是为充满紧张度的理性思考所占据。《抉择》中大量使用的理性分析式的内心独白,更多的不是基于人物自身的心理需要,而是要为作者“关注政治、关注社会、关注理想”的目的服务的,这就使他必须依靠大量直抒胸臆的旁白和“画外音”作解释及说明,为的是诉诸于读者的理解力。因此,影响和支配着李高成这个人物言行举止的几乎所有心理活动也只能通过作家大段大段的议论和不加节制的说教来得以表达。
  ……
展开
目录
近观
远非个人抉择所能了结——对张平长篇小说《抉择》的一种读法
双重误会——评柯云路的长篇小说《京都》
凭自己的力量游回大海——柯云路和他的政治小说
探寻非模式化的可能——评晋原平长篇小说《权力场》
生存境遇的揭示——柴勇长篇小说《天城七月》读后感
对反腐努力之有效性的质疑——读郭天印、杜海燕长篇小说《中国战友》有感
深切的体察与理解——评李锐短篇系列小说《厚土》的艺术追求
茶道上的空谷足音——评成一长篇小说《茶道青红》
向着大地的回归——评李骏虎中短篇小说集《前面就是麦季》
悲剧模式的超越——评张雅茜近期小说的变化
张雅茜新世纪中篇小说创作中的“人生如戏”意识
由“神圣联系”的瓦解和重建引起的困扰——张行健中篇小说《田野上的教堂》读后感
在乌托邦之域徜徉——玄武散文解读

远眺
超越灵肉冲突——对张贤亮长篇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一种理解
被遗弃与被断送的——评王安忆中篇小说《小城之恋》《荒山之恋》
超越羞耻心文化——谈王小波中篇小说《黄金时代》
在性爱与道德之间——川端康成的性爱观及其他
西飏小说的解读
为一个时代和属于那个时代的一类人画像——评周琼长篇小说《放手》
农民革命和农民心灵的画卷——重读丁玲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俯瞰
“新时期文学”与“后新时期文学”分期之我见
……
辨析
感悟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