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森阳一对近代日本天皇制的认识与批判,在总体方向上反映了日本社会中进步知识分子对本国历史的基本态度,并构成了对保守政治势力的冲击。而从上述分析介绍中可以得到证实,其独到之处在于特有的文本解读及后殖民分析与鲜明的历史批判姿态的有效结合,在更深的层面上揭示了日本现代社会的复杂矛盾状态(新殖民主义状态),以及保守政治势力和一些民众对“历史问题”暧昧不清的症结所在,为人们重新认识日本提供了新的镜像,也为邻国公众了解日本的历史与现实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小森阳一的著作是知识理性和政治批判相结合的产物,故得到社会和公众包括邻国的理性回应,当是作者所热切期待的。正如《放送》中文版序中所言:“为了便于与我们共同度过21世纪的中国读者朋友们重新正确认识近代天皇制与日本社会之间的关系”,自己愿意“把这本书亲手敬献给中国的读者”。这种真诚的期待,实际上是对中国读者提出了很高的阅读要求,那就是以理性的心态理解日本社会批判者的著作,并通过这样的阅读加深对日本的“正确”认识。记得2003年小森阳一访问北京在清华大学做“天皇制与现代日本社会”的讲演之前,我们于私下交谈中,他曾流露出担忧。他举例自己访学韩国所做天皇制批判的讲演,被韩国右翼极端民族主义者利用,来声讨日本,这样的结果是自己所始料不及的。我想说,面对日本进步知识分子对本民族历史的反省和对邻国的虚心坦怀,我们应该抱之以同样的坦诚与理解。
最近一些年来,日本政治集团中的保守主义势力不断上升,现任首相日前仍扬言要继续参拜靖国神社。这无疑是妨碍中日两国政治交往、关系恶化的主要障碍,也是刺激中国民间民族主义情绪的因素之一。因此,去年的“西安事件”和最近的北京亚洲杯足球赛“骚乱”,也可以说事出有因了。然而,这种大众民族主义毕竟不是一种理智的态度。而理应对此做出反思的中国知识界也不见有什么议论出现。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150年间历史中有大半时间是处于被殖民被侵略的弱者地位,无论民间还是知识精英层都由衷期待一个强大民族国家的出现,对民族主义的正当性和纯洁性也深信不疑,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今天处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世纪,中国的经济腾飞和作为政治大国的崛起已经成为现实,我们无法再仅仅依靠民族国家理念和单纯的民族主义意识来面对世界和邻国。在此,小森阳一那种超越民族国家框架的对本国历史的批判姿态,是否可以促动中国知识界的思考呢?如果中国读者能够理性地阅读《批判》和《放送》两书,与日本知识分子共同建立起知识讨论的公共空间,一起来化解历史仇恨,那么,小森阳一“面向亚洲的联带意识”才不会落空,才有望促动亚洲各国之间建立起真正的“信赖关系”。
……
展开
——叶渭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