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最近一些工厂发生的跳楼和罢工事件,温家宝总理呼吁将农民工当自家孩子一样来看。中国的农民工人数非常之大,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又是“隐形人”,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付出和贡献。记得刘心武写过关于农民工的小说,这些作家和一些社会学研究学者,也比较关注农民工生活的,但是一些普通市民,态度上则从正视到漠视到鄙视到敌视不等。我以前在南京读书,当地一家报纸,凡是遇到农民工犯罪,必然渲染一下他们的身份和省籍。此等迎合市民、强化偏见之举,非文化人之所为,编辑作者若良知未泯,应为之汗颜。
我曾在纽约科技博物馆看到一个展览,叫“美国东北地区民工展”。美国民工这个词不是我的杜撰,而是直译,其原文为migrant farm worker。Farm worker就是农民工,这个词之前加了个migrant,也就是“移居”、“流动”的意思。从某种意义上说,和中国流动作业的农民工很像。展览是康奈尔大学移民项目所发起,展览成型前,曾作过历时五年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康奈尔大学的发展社会学系有个农民工研究项目,研究在美国的“流动工人”。他们通过展览、教育等活动,促进美国社会对于美国流动“民工”的认识。这些民工大部分是“无证工人”(undocumented workers),亦即非法移民。该中心试图通过调研和教育活动,彰显该群落独特的社会贡献。中心曾发布简报,宣称纽约州居民多半肯定非法民工的贡献,还称他们对美国社会造成的负担并不大。比如在医疗上,他们出于对无证被抓的恐惧,小病不去看,并不占用多少医疗资源。在一些州开始立法反移民之时,约有53%的纽约人赞成给予非法移民驾照,我猜这也与康奈尔大学之类组织的宣讲不无关系。移民自己之间也相互救助,并在发达后反哺社区,比如“流动工人网站”,就有很多针对流动工人子弟的奖学金,还有各种教育项目。
此展览系巡回展,现在在雪城科技馆展出,被我撞个正着。我农民出身,这回看到美国民工展,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美国住久了,科技博物馆里冒出个民工展这种事再平凡不过,在美国的各个地区,都有帮人了解普通劳动者的活动。比如在西弗吉尼亚的一次春季文化节上,我就见过当地特有的矿工生活展览,其中展出了矿工的矿灯、矿区商店的代用券、挖煤工具,甚至还有探测可燃气体的金丝雀。在俄克拉何马,我看到关于印第安土著生活的各样展览。各个州都有每年一度的“大赶集”,名为“州集会”(state fair),展示各种各样的民俗和各地民情,比如养蜂、养猪、养牛等等。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历史并不悠久,可是其历史长度之不足,被广度之有余所弥补,其覆盖面十分广博,各行各业都有。当我们中国人想到历史的存留时,我们想到的可能是檀香扇、京剧、琴棋书画这些以文化人为核心的“历史”,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劳动者的历史。因此,看到一个把以非法移民为主的边缘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的展览,我颇为敬佩。
在这次展览现场,我还看到很多中小学生在看,而且还在填写什么表格。凑近一看,原来是学校里布置的作业,要求他们不仅来看,还要记,到时候还要提交参观报告。让中小学生在看科学展览的同时,来了解农民工的生活,这也是个很好的举措。这些小孩就是美国的未来,让他们在长大的过程中对不同的人多一些了解,日后就可以少一些偏见和误会。
展览介绍了美国东北各个时期的农民工,主要是来自国外的民工。比如墨西哥人,他们有很多人是收获季节来打工一段时间,完了回去,其中有很多非法移民。课题组采访了很多墨西哥的民工和他们的子女。虽然这些人很多事“黑”在了美国的墨西哥人,但调查中都很坦然,困境归困境,眼睛还是往前看的,比如子女教育,自己的英文学习问题等。在一个异国,这些人是幸运的,一旦进来,就可去别的地方(采取极端歧视性法律的亚利桑那州除外),到纽约来也不需要什么纽约州入户指标。警察们抓贼的多,抓非法移民的少,所以有的人可以黑很长时间。他们的孩子,不管他们父母是谁,是什么身份,基本上都和本地人孩子一样,接受当地的免费公立教育。
……
展开
——于建嵘
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专制是一种统治方式。因此,民主是众乐乐,专制是独乐乐。
——野夫
安徽桐城自古都是才俊辈出的灵秀之地,如今的南桥先生,更是一名生在中国、学在美国的洋才子。他通过发生在美国社会的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所讲出的是地球村里普遍适用、雅俗共赏的全球化的大道理。读来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
——张耀杰
南桥是一位深受尊重的教育者、作者和译者,他生活在美国,充分利用了他在这里的生活体验。不论作为一个学者还是一位父亲,他总有独到眼光,让人从多重视角去理解美国文化。他的判断力敏锐,故而其视点也不同一般。交往接触之中,他心态开明,心地良善,这也使得他的观点充满关切,且趣味盎然。
——艾迪维娜·彭达维斯博士